APP下载

基于创新扩散视角浅析校园足球试点学校优化措施

2021-11-22赵聪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24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领导者观念

赵聪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一、前言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我国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基层单位,2025年其数量将达到5万所。然而对于这数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的规模来说,其质量将影响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与扩散。文章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对我国校园足球试点学校自身建设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利于试点学校改革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改革去芜存菁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二、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使命不清晰

国家之所以重点扶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目的就是更好地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这是它们近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调查发现:许多中学足球活动时间从高一、高二、高三依次递减,足球课被占用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高中阶段特色学校足球的开展情况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也有许多学校追求“短、平、快”的“面子工程”,大力推广足球舞、手持足球操等。可以看出当前部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观念与校园足球的历史使命有偏差,致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功能发生了异化。[1]

(二)“政策洼地”效应显现

“政策洼地”效应主要体现为“两个途径”的争夺,第一就是寻求中央特殊政策倾斜,第二就是争夺地方政府自身制定的特殊照顾。“政策洼地”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遴选特色学校初期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同时也对特色学校在足球开展方面有很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没有内生动力、缺乏创新的特色学校出现“等、靠、要”相关问题。特色学校既然要成为不同区域校园足球开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政府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转变思维、因地制宜地大胆创新,走出“优惠政策之洼地”,打造“改革创新之高地”。[2]

(三)遴选程序失真,功利主义严重

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出现井喷,其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为完成上级指令,积极回应国家政策,得到上级认可,对于试点学校的评选,往往出现照顾现象,致使总有部分申报学校递程材料失真,但最后成功入选。第二,存在部分学校在硬件软件都低于评选标准的情况下,为争夺上级部门的扶持资源,为了得到政策红利、招生红利等,不惜借用套用其他单位资料材料来增加己校成功砝码,缺课少课,隐瞒不报现象时有发生,但可以通过某种关系却能申报成功。

三、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试点学校的角色

(一)创新扩散理论基本观点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各行业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在社会系统内部通过特定传播渠道加以推广普及的理论。[3]其代表性的人物是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他认为:在创新扩散过程中需要具备四种关键要素,即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扩散网络,里面观念领导者起着连接作用,创新呈现S形曲线向外扩散,主要是观念领导者采纳了某种创新之后,通过社会示范,将这项创新影响给其他人,从而后期采纳人数剧增。

(二)试点学校的角色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主体包括试验区、试点县以及试点特色学校。2万余所特色学校是校园足球改革试点的基层试验主体。其目标任务是通过创新引领示范,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校园足球。引领示范有如下特征:第一,数量相对较少;第二,学校具有创新精神;第三,参与改革的意愿与积极性高于其他同类学校。而在罗杰斯创新扩散社会系统中,将潜在采纳者分为观念领导者及追随者,且后者数量远大于前者,其次与追随者相比,观念领导者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更高。在创新方面,观念领导者先于他们的追随者采纳某项创新,即前者更具有创新精神。[4]从以上分析得出,如果将校园足球改革系统的各个参与主体作为结点,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连边,那么系统就成为一个扩散网络,试点学校相当于系统中的观念领导者角色。

四、创新扩散理论下试点学校优化措施

(一)科学规划试点学校数量

按照罗杰斯的理论,新事物通常在扩散初期流向社会网络中的观念领导者,其采纳行为通过人际交往、传播和干预等方式刺激其他网络成员后进采纳决策。但是在扩散网络中观念领导者数量具有“饱和效益”。相关研究发现:观念领导者越多,会造成个体间社会网络的重叠越多,导致个体创新扩散价值贡献边际递减。因此在扩散网络中观念领导者的最佳数量比例一般不高于网络总数量的9%。也有研究发现:新技术的扩散程度超过90%,在扩散网络中观念领导者数量达到3%即可实现。[5]反观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2019年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数量的7%左右,而计划到2025年,授牌学校目标是5万所,占全国中小学数量的13%左右。按照创新扩散理论,这样的数量基础将溢出最佳比例数量,存在的结果将导致国家扶持资源的流失,因此有必要科学规划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的规模,并对现有的授牌试点需要采取退出措施,保证校园足球改革的质量工程。退出措施可以 考虑:

第一,明确退出条件。试点学校的退出对相关挂牌学校的利益影响较大,是对其荣誉、资金、支持性政策及认定身份的剥夺,有必要科学的设置一定的适用条件。既能防止退出机制的滥用,又可以发挥其监督、激励的功能。退出机制中可以设立警告、暂时撤销、内部整治、再考核和撤销等具体退出方式,对应不同的退出类别,设置不同的适用条件。

第二,合理安排退出程序,试点学校的退出成因可能存在不同,因而在退出程序上也要本着透明、公正公开的原则加以性质区分,要统一制定处置流程图,规范初步认定、调查核实、与负责领导衔接、上会决议,上报审批、公布处理决定、申诉复议等处置程序。

第三,配套退出申诉机制,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存在决策不当或人为不正当竞争而出现问题的,允许申报学校在一定的期限内针对疑义,向复查审核机关提出申诉。审核机关在申诉复议时要坚持“有则有、无则无”的原则,对发现认定有误的,应撤销认定结果。通过此种途径和渠道,被退出学校可通过自身方式实现申诉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诠释了和表达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退出的配套保障。

(二)完善遴选审核过程

在创新扩散理论中,观念领导者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社会测量,即给定一个创新主题,寻找一定人员去了解该创新的有关情况,然后对众多被询问者进行测评,他们中拥有得票最多的系统成员便会成为观念领导者。衡量观念领导者的另一个有效补充是观察法,它的优点在于调查者可以详尽记录系统成员的综合能力,所收集资料具有高度准确性。在校园足球试点改革创新扩散过程中,研究发现,足球试点学校的遴选都是各个学校自主申报,上级部门审核,即可成为授牌单位。这样的结果缺乏前瞻性,尽管采取随机抽查,但缺少事前实地考察,与书面材料审核难以形成无缝衔接,虚假问题还会存在。[6]因此,在试点学校的遴选过程需严肃遴选过程,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让真正优秀的学校脱颖而出。遴选方案可以有:第一,结合地方实际,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实施弹性化评鉴标准。第二,避免非量化评价,因其侧重于事物的质的方面,主要依靠人们的认识、经验和主观判断。所以需建立一批“观千剑而识器”有资格担当的评鉴者,补齐对足球特色学校非量化评价的短板。

(三)加强试点学校的自身建设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得知观念领导者应具有开阔的眼界,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以及在扩散系统内所处的地位高于追随者。结合我国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的遴选是自主申报而来,缺乏社会测评,那么理论上会出现部分试点学校与观念领导者的角色之间存在差距,因此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来完成观念领导者的角色。具体做法:

第一,增强核心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的理念传达到全体师生员工,改掉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和片面追求政绩的观念,要坚持问题导向,变压力为动力,制定科学计划和任务措施,集全校之力交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关于校园足球改革的答卷。

第二,增强看齐意识,向新的“顶层设计”看齐,向新作风、高效率看齐,在具体行动上要防止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发生。同时跟上新“顶层设计”的步伐,充分理解新思维、新决策,迅速实施新部署、新路径,上下保持一致,各方同频共振,形成强大合力。使校园足球改革打破旧思维,充满朝气,向胜利目标迈进。

第三,要“谋”出新作为,“干”出新实效。“谋”就要转化固有思维,创新路径,努力解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足球运动需求与学校短缺的足球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知行合一谋出新作为。“干”就要在校园足球工作中出实招、严监督、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以创新创效为荣,让工作业绩亮起来。并且要按照足改方案为统领、校园足球文化为引领、监督管理为手段、守纪守法为保证,形成闭环,通过发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确保足球改革创新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领导者观念
领导者的归零时机
坚持系统观念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当观念成为艺术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