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笔谈
2021-11-22孙镇江
孙镇江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学 江苏 新沂 221436)
初中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重点关注。这个年龄的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危险期”,稍有不慎很容易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小学阶段不同,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走进初中后已经成为了“大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担心变少,关注度明显降低,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会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困难。所以说,明确初中生家长的教养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学的有序进行,更可以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运用好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对待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民主与尊严以消除自我的刻板化。这个时候,大力倡导合理把握父母教养力度,才能让正面的积极教养代替消极情绪,从而在促进心理健康教学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
1.善于运用父母温暖情感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
学生步入初中,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了新的变化。随着力量的不断增加,初中生所能制造出来的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如果再用以往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很容易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进而适得其反。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一件事情的推断,虽然这或多或少是心理层面的一种表达,但是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拥有更多的自信。反应在心理健康层面,也更容易认清自己,明确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更侧重于严厉型,尤其是父亲对男生的要求中通常有更多严厉因子,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极易被压制。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反抗意识虽然已经萌发,但是考虑到实际抗击能力的不足往往会用消极的反馈来应对来自父母的严厉因子,可是一旦到了初中,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心层面的成长,也就会重新对自己进行考量。在这个时候,父母的温暖情感更有可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温暖情感包含的层面有很多。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感恩情怀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温暖情感。很多情况下,我们提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希望通过感恩教育获得更多学生对情感投入的反馈。但是,在初中生眼中,并没有绝对的“感恩”。在常规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感恩也不是无故发生,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之间相处的细节,从中找到感动的地方,从而产生感恩情绪。这看起来好像无可厚非,却在最初就忽略了温暖情感的相互性。事实上,学生是有感情的个体,与其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父母的付出,不如让学生在温暖情感中感受到更多自己的重要。如果从学生出生时开始追溯,最初充满最多感恩之心的其实是父母。孩子们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无数感动,这种情感不因为任何物质或者功利的目的产生。用更多的温暖情感对待孩子,应落足于父母对子女的陪伴。在这种被感恩以及被需要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更能够得以激发。
2.积极提倡民主教养方式消除学生自我刻板化
所谓的刻板效应,更多的强调了事物的固有属性而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的自我刻板化很大程度上来源自外界的评价。在我国的传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中,出现过一组矛盾的现象:我们一便极力地阻抑学生不能过于刻板,希望他们性格多样,自主灵活,一边又不遗余力给学生“贴标签”。对于这种行为,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的“小团队”意识变强,而很多情况下学生为了适应这种“合群”的概念,反而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生活。这种行为不能被全盘否定,但也切实存在诸多弊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生的刻板化程度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事实上,最早的“贴标签”行为也往往由父母开始。这种“标签”不一定完全都是贬义,甚至于有的时候充满赞美的“标签”也司空见惯。但是,致使学生产生自我刻板化印象的,通常也就是这些言过其实的赞美和批评。假如赞美不够真诚,反而不如沉默更有说服力。积极的民主教养方式更尊重学生的个人主观意志。在一个家庭氛围比较民主的环境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也相对变得客观。这是因为处于民主教养中的学生本身就在家里有更多的发言权,这种观念上和相处模式上的平等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容易去发现自己的优势,进而激发出更多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自信。除此之外,民主的教养方式更能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充当着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时,在思路问题的维度上也就更多地朝向了自我的“主人翁”意识行进,从而进一步促进父母的民主教养方式。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如果父母只是用赞美的方式来认可学生,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初中生的自我刻板化有时候不单单因为是对自己的否定,还因为在非民主的赞美中产生的对自己认识不清的盲目。善于使用父母的民主教养则可以有效消除这种盲目。
3.适度把握教养力度不放任自如也不过分干涉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以及常规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再只是“防”,而走向了“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和父母未能适度把握教养力度有直接关系。在社会影响层面,频频报道出的有关小学生伤害、自伤事件,已经从舆论上让学生的心理矛盾逐渐升级。一方面学生极易受这类信息的影响,甚至于是进行一定程度或者更为严重的模仿,另一方面则又给一些性格软弱的孩子带来恐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偏差行为就更不可控,家长或已经没有了管教的耐心,又或没有了管理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易先失控的往往是家长,而非完全是学生。当父母发现自己惯用的教养方式到了初中突然行不通了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就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误区。这种误区具体表现在有的家长或许会变得十分“专制”,即过分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而有的家长则表现出“破罐子破摔”,表现出彻底对学生置之不理。
毫无疑问,以上两种教养方式都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合适的教养力度应该在把握好“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我调节,父母既不可放任自如也不能过分干涉。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发现父母的焦虑有时对初中生来说比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更可行。因为初中阶段也是学生的情感发展期,这个年龄的少年情感较以前更为细腻。在适度的教养力度下,学生获得了更多可以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得到了更多父母行为上的尊重,这都容易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甚至于对一些内心相对成熟的学生来说,还会激发出他们的同理心。所以说,父母的教养力度应该像是在“放风筝”,既让学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又不可不拉紧手上的,或者说是心里的那根“线”。
4.巧妙进行正面评价以积极教养代替消极教养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避重就轻基本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问题。特别是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为了更好地维系自己的完美形象,总会在潜意识中放大别人的缺点而非自己的过错。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绪特点,巧妙地施行正面评价更容易让他们在心里面愿意接受建议,并可以相对自主地反思自己是否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心智不成熟的小学低学段特别喜欢被夸奖。这种行为倾向具体表现在不论教师再生气,学生也依然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用“表扬XXX”开头,那些刚刚还是热火朝天的局面往往立即偃旗息鼓,学生们纷纷模仿着“榜样”的做法给予教师积极的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生在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前提下,对待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也有着类似的变化。表面上,学生或许会对一些班主任或者是家长的表扬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于是吹毛求疵,但是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表扬的本身,而是因为表扬的内容和方式。巧妙的评价要恰到好处,正好说到学生心里才更加有效。
小南的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也略显粗暴,消极教养在小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起初的时候小南不敢对父亲表现出任何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南越来越羡慕父母温和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小南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也在悄无声息的重新树立。再次面对父亲的拳打脚踢,小南终于不再坐以待毙。当他伸出手反抗的时候,父亲愣在一旁,转瞬又变得暴怒非常。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多少也给父亲敲响了“警钟”。事实上,在家长任何暴力行为的背后,都要有的清晰认识便是——总有一天孩子一定会还手。那么,与其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局面,不如从最初的时候就不要过多的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有经验的初中班主任都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内心憧憬被夸奖,但一定要夸到他的长处。比如说他画画好,教师就不要非得说他写字行。这种正面评价的内心需求更多的是基于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优化,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有效方式。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影响。巧妙地推进家校共育,在了解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前提下有效分析,不仅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学,还能提升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艺术。在获得更多父母温暖情感的用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民主的教养氛围来消除学生的自我刻板化,善于把握好教养力度让心理健康教育游刃有余,巧妙运用正面评价产生积极教养影响,都可以切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