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人发展共同体,推进“大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2谢春梅
谢春梅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当今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正孕育着革命性的转变,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反思,全人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成为引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全人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提倡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浙江省内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院办学宗旨明确,致力打造国际型、现代型、创业型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有内涵有特色,促进全人发展,培养世界的人、创业的人、和合的人,为国家为社会育才输送合格毕业生是我院的中心工作,铸魂育人更是我院根本重点,学校办学理念彰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学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积极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发展、教学和管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学生为本的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全人发展大平台共同体,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思想,提出以下构思,作为开展我院工作的一张金名片。
1.突出思想引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委建立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委书记亲自抓,抓牢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组织定期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狠抓落实,提高实效。学校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关注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和专职教师等有利政策,成立学院全人发展教育中心,设立思政研究专项经费、开设学院思政专项奖,鼓舞人心,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企业导师合成众力,整合运用一切可能的力量,落实搭建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等工作矩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今年学校党委书记茶山上的微党课教学,形式和内容都很好,正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加强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学生人人发展的育人功能
习总书记曾提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上思政课不能拿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如何讲好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讲的东西要和社会发展现实结合起来,和学生当下相结合。思政最应当讲究的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善用“大思政课”,讲好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百年党史故事、抗疫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多讲好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引导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思政老师头脑有思想胸中要有墨水,拒绝照本宣科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其次是开展集体备课,思政备课是新常态,制度化推进集体备课会。“备理论”“备学生”“备热点”“备教学方法运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邀请专家督导全程参与,思政课兼专教师共同讨论,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心灵。学生在学校里面应该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的怎么样?都是学校和老师的首要任务和使命,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不同层次教育各个领域。学校上下一致,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第三是开设“全人发展”系列选修课程。作为学院特色课程,注重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和将来工作需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传递正确价值导向。目前全人发展课程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哲学模块涵盖较广,如《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入选院级精品课程;《浙江历史文化》与浙江省博物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博物馆老师理论讲解浙江历史发展沿革,还有《浙江发展与浙江精神》、《习近平在浙江》、《课说浙江》等,结合浙江地域优势,认真讲好浙江的“三地一窗口”,这是思政课的宝贵教学资源,用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学好本领,努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构建全院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指出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能够融会贯通,所有老师都挑起了“思政担”,努力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要求无论是思政课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正形成一种共识——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全员、全课程育人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自己从一名授业老师转变成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让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思政课被孤岛化,要同心同德,志同道合,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积极开展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探索,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状态。
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3.18”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讲义》,从中领悟课程思政的真谛,理解一个共性育人为了学生,做到“头脑之中有育人、心目之中有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避免用专业的话语讲思政而不是把专业课讲成了思政课,要同向同行。
4.发挥利用好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素质提升系列化
常态化素质提升是万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精心策划素质大讲堂内容,将育人理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大一阶段重点在于做好学生的适应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学生处负责;大二阶段开设党史、十九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形势与政策等专题讲座,党委负责。大三阶段开展系列就业毕业指导讲座,由系部负责。每一年结合学院素质项目万向教育基金融入全人发展理念,让学生参与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计划、人文素质提升项目、“升学圆梦”专升本奖学金项目、“创业筑梦”创业基金项目,拓宽视野锻炼能力。鲁冠球“三创”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的生动教材。讲好鲁爷爷创业奋斗故事,充实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探索,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精气神,努力生活、勤奋学习、踏实工作,传承与弘扬鲁冠球精神,担起为党和国家出力责任和使命。学院有特色“新六艺”课程,融入课程特有的知识、文化、能力,以传统文化涵育学生综合素养。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由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和QQ多维联动的网络思政育人融媒体矩阵,新闻、图片、微视频、内容真实帖实际,传播改革发展正能量,切实把互联网的变量变为育人的增量。
5.多措并举,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思政实践活动品牌化
“传承与守望”大型思政实践活动是思政老师们一手打造的实践育人品牌,每年不同的主题,引领学生传承劳模工匠精神,传承强军报国之志,传承浙江历史文化,传承抗战老兵保家卫国不朽情怀,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构建丰富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红色爱国基地的参观实践;每年开展“思政杯”特色实践展示大赛、微视频大赛;建设志愿者队伍,为浙江省博物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等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开展关爱抗战老兵、浙江方言口译志愿服务;教师指导学生建立思政社团,编排红歌合唱团。这些都是育人途径。依托区域地方资源、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都锦生故居、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等校外实践基地,点线面、全方位和重点结合,努力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多方联动,共同参与,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建立三门县健跳镇校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进行海洋文化、五水共治等调研。拓展与浙江省博物馆、都锦生故居、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博物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建立思政共建关系。
组织学生志愿者到企业、农村、社区进行开展“三下乡”、精准扶贫,积极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与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参加实践能力,磨练意志、锻炼品格、健全人格。今年以茶文化为基础,拟建设中国茶叶博物馆育人基地,茶艺带来修身立意。
6.紧密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
积极开发社会育人资源,构建学校、政府及社会、企业各方共同参与、共建机制、共享信息、共担责任的实践育人共同体。资源协同共享,优化课程开发,校中校、校中厂、产中校的合作模式,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相吻合,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相适应、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又能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地方对结,推进学院的“双高”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双百工程”方案,聘请百名客座教授、百名行家导师,企业导师参与育人工作,产教融合,邀请企业参与培养学生、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职业素养,共同考核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人才。
7.加强师资建设,塑造一支让学生满意的全员教师队伍
学院秉承“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形成合力、全人发展”理念,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学生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政领导员工集体共同工作。要求每个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员工都是学生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有义务有责任,形成一种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完善教师队伍合理化,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办学工作突出位置,尤其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把党、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全部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系统中,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