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培训机构体育舞蹈参与男女比例失衡因素分析

2021-11-22张凯旋首都体育学院赵菡果南宁师范大学

灌篮 2021年28期
关键词:男女舞蹈机构

张凯旋 首都体育学院 赵菡果 南宁师范大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需求逐渐由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1]。体育舞蹈源于欧美,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体育舞蹈不仅可以满足练习者对身体素质提升的需要,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自信心和文化素养。借助改革开放的机遇,体育舞蹈在中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给我国居民提供了更多了解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参与体育舞蹈活动的机会,形成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同传统体育项目如篮球、武术相比,体育舞蹈社会认知还相对薄弱,发展体系有待完善,群众基础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学员是使体育舞蹈在中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本保障。体育舞蹈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等形式。男女配合不仅是体现体育舞蹈魅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眼球,扩大学员范围的重要途径[2]。但是通过调查发展,目前体育舞蹈学习中多以女性为主,男性体育舞蹈学员较少。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学员性别现状分析

1.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学员整体性别情况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学员展开,受调查者性别和年龄的一个整体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学员在年龄上两极分化严重。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习体育舞蹈的学员多处在少儿或大学阶段,这部分学员的时间较为充沛,学习体育舞蹈多处于培养文化素养,提高身体素质,拓展兴趣爱好的目的。同时大多数27岁及以上的学员多步入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较大,日常空余时间较少,因此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员数量较少,这部分学员参加体育舞蹈学习多出于舒缓身心、改善形体的目的。在性别方面,受调查者有将近四成是女性,男性性别比例将近达到1:4,这就意味着在男女双人训练中,四个女学员中只有一人可以实现男女配合训练,这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学员性别比例调查

受调查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均存在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90%的培训机构男女比例高于1:4,甚有5%的培训机构中没有男性。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男女比例不平衡在双人舞教学中就不能发挥男性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引导作用,导致女学员在双人舞能力上的提升不明显。另外一班内男女比例高于1:3,由于男女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不同,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长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采取不同的侧重点。但是男学员过少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对教师在教学中引导男女在体育舞蹈表演上的优势提出了挑战。

3.学生参与体育舞蹈学习的目的分析

由于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对事物的认知也有很多不同。在体育舞蹈学习方面,男女的学习目的主要可以归结为兴趣爱好、考学、父母提倡、改善身姿和提高身体素质五个方面。

研究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不同,男女在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许多对于一些以对抗、力量性的运动项目感兴趣,如篮球、足球等,或者对一些思维逻辑较强的项如金融、互联网等充满好奇。对以艺术素养培养如音乐、舞蹈等项目的兴趣程度不高。其次,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理念的不断加强,艺考成为众多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自身发展需求走进大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众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纷纷开设艺考培训班,吸引学员学习,因此部分学员出于升学考试的目的选择体育舞蹈学习。其次,对于一些在校大学生、时间较为充足的白领人员,他们想通过体育舞蹈来缓解作压,塑造良好的身型,提升自身的艺术气质,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最后,目前社会对体育舞蹈的印象较为刻板,往往认为舞蹈运动跟男士的阳刚之气不相符合,因此许多家长或男性出于社会环境考虑不考虑体育舞蹈项目的学习。

(二)体育舞蹈项目男女比例失衡原因分析

1.体育舞蹈项目宣传存在偏差

随着体育舞蹈项目的兴起,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异常活跃,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因此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但是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宣传中多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例如在抖音推广中往往选择跳的较好的女学员进宣传,或在大型的体育舞蹈赛事中往往对男性的解说较少,镜头的聚焦点也多集中在女性,因此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刻板印象。其次,目前多数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宣传中缺少对体育舞蹈学习的适用人群的宣传,在宣传中过度侧重于对学员艺术素养、身体姿态、身体素质等的宣传,对体育舞蹈表演中的爆发力、控制力等特点的宣传不足,从而影响了学员对体育舞蹈的正确认识。

2.传统文化观念制约男性学员的选择

男女性别差异思想自古以来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逐渐被取缔,但是关于男女差异化的思想仍影响了当下人民的生产生活,引导了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产分工。

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音乐、舞蹈、美术等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相较于传统文化教育如数学、语文、物理等,舞蹈等以文化修养为主的学科受关注程度不高,男性学员较少。另外,通过调查近几年体育舞蹈专业考试分数线可以看出体育舞蹈是进入大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文化课相比,体育舞蹈专业文化课分数线较低,加之体育舞蹈在短期内通过训练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因此许多女性选择学习体育舞蹈作为艺考项目,从而走进理想大学。

传统观念下男性被赋予养家糊口的重担,女性则多是相夫教子的身份。因此在这种传统观念下导致大众认为男性通过学习体育舞蹈并不能承担家庭重任。女性通过学习体育舞蹈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3.教育教学忽视性别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教学开展中并没有就男女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而是同一种教学同时传授给男女学员。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深挖掘男性在体育舞蹈中的优势所在,同时也阻碍了学员水平提高,针对不同性别的学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例如男性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高于女性学员,女性学员的身体柔韧性和身体线条较男性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加强女性学员的肌肉力量训练,对于男性学员则需要在教学中贯穿柔韧性、身型塑造等训练内容。

(三)体育舞蹈项目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解决对策

1.优化体育舞蹈宣传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宣传中主要侧重对女性学员的宣传,从而导致部分学员对体育舞蹈项目存在认知偏差。因此为了提高学员对体育舞蹈项目的认识,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优化体育舞蹈的宣传式。首先,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方式进直播宣传,在直播中不仅要体现体育舞蹈学习的好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展现男性学员体育舞蹈表演和双人舞表演,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提高男性的参与度;其次,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宣传中要将体育舞蹈肌肉力量、爆发力、控制力等特点宣传出来,全面的展现体育舞蹈的艺术特征和体育特性,从而吸引男性学员的关注。

2.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在工作分工上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实际工作表明女性在某些岗位上完全可以胜任,甚至比男性做得更加出色。因此就体育舞蹈而言,男性应该摒弃对体育舞蹈认知的偏差,提高对舞蹈和音乐的认识,放弃体育舞蹈只能由女性学习的想法,勇于尝试并接受体育舞蹈,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避免出现男女不平等、男女差异等相关言论,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男女平等的思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可以尝试采用交叉教学法,如在男性教学中加入女性思维,从改变男性对某些女性活动的认知,降低传统观念对男女性别的影响。

3.优化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导向

调查发现前学习体育舞蹈的学员多集中在26岁以下,并且以少儿居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男女在少儿时期的学习特点,思维逻辑等,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对于26岁及以上的学员,这部分人群的身体发育以基本定型,男性的骨骼重量明显高于女性,肌肉重量也较女性平均水平高出近10%,因此教师在进肌肉力量训练时要注意考虑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可以加大训练量,对于女性而言,要将训练负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另外在双人舞教学中要针对男性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合理设计舞蹈动作。对于男性学员而言,由于其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强,舞蹈速度快,因此在表演中对耐力和速度要求较高的动作尽量由男生完成。将展现柔性美、线条美的舞蹈动作交给女性,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男性和女性在体育舞蹈表演中的优势。将最好的视觉体验展现给观众。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郑州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中普遍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体育舞蹈学员多集中在26岁以下,并且以少儿居多。另外多数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男女性比例出于1:5,更有5%受调查培训机构中没有男性。就目前体育舞蹈学习目的来看,女性和男性多出于兴趣爱好和艺考的目的,其次是改善身姿和提高身体素质,深入分析其原因研究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体育舞蹈艺考分数低,男女认知不同有关。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舞蹈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的原因主要于培训机构宣传存在偏差、传统观念制约男性思维、教育教学中忽视性别差异有关。

猜你喜欢

男女舞蹈机构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