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资源 提升想象能力
2021-11-22赖丽珍
赖丽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500)
引 言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未能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受到了影响。阅读是想象的触发点,想象是阅读的生长点[1]。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特点,立足文本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质疑、补白、拓展,培养想象能力。
一、朗读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精妙、情感丰富,特别适合学生品读感悟。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语句,帮助学生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想象画面。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首先,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看到瓜藤爬上了屋檐,有的学生说看到房前挂满了青的、红的瓜,有的学生说看到满墙都是碧绿的藤和叶……然后,笔者让学生给看到的这幅画面取个名字,如“瓜藤攀檐图”“别有风趣的瓜架图”“房前瓜架图”等。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等形式的朗读。有的学生用惊叹的语气来读,把对乡下人家的赞美之情完整地表达了出来;有的学生用渴望的语气来读,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参观乡下人家的强烈愿望;有的学生用轻缓、柔美的语气来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有的学生用高昂的语气来读,读得摇头晃脑,充满激情,让我们如同置身瓜架下,抬头仰望那一墙的藤和叶……在这样个性化的朗读中,学生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真切地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之美。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语音、语调等变化,想象与词语关联的画面,让他们在文本的意境中自由、欢快地飞翔。
二、质疑想象,内化文本语言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当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激发想象,并内化文本的语言[2]。
例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写作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疑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比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句话,学生不容易理解,提出了问题:“平时妈妈是直接拿出钱给我们,而文中的母亲拿钱时为什么要用‘掏’呢?”这时,笔者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你们知道‘掏’是什么意思吗?”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掏”的意思。于是,笔者继续问学生:“这个‘掏’字能换成其他字吗?”学生认为“掏”还可以换成“取”“拿”“捏”等。学生回答后,笔者追问道:“这些字都表示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作者要用‘掏’字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这个‘掏’字可以体会到什么?”学生再读课文后,体会仍然不深,只是从“掏”字体会到母亲把钱藏得很深。学生说完后,笔者又追问道:“母亲为什么要把钱藏得那么深?”学生只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简单地认为母亲可能是害怕把钱弄丢了,至于其他原因就说不上来了。这时,笔者及时出示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从中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困难,而文中作者要用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这对母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为母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二十七元。当读完这些背景资料后,学生自然理解作者为什么用“掏”字,心中的疑问也就自然解决了。
可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出疑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适时解疑,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三、空白想象,感悟理解文本
中国画一般非常注重留白的技艺,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同样留有一些空白点,如动作空白点、情感空白点、语言空白点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充分对话,展开想象,从而感悟理解文本[3]。
例如,五年级下册《跳水》一文中,船长从船舱里走出来看到儿子站在桅杆上时,作者并没有提到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空白点”。在教学时,笔者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儿子处于危急情况时,船长可能会怎么想?”问题抛出后,学生马上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白”。有的学生说:“船长可能想,我的儿子这么淘气?真是不要命了!竟然爬到那么高的桅杆上……”有的学生说:“船长可能想,儿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得赶紧想个办法把他救下来,否则他就命在旦夕了。”有的学生说:“船长可能想,当务之急是命令儿子跳进水里,只有这样才能救回他的命……”待学生讨论交流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那你们说说,船长命令儿子跳进水里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个办法好,只有跳进水里才不会受伤,这是唯一能救儿子的办法。”有的学生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因为当时情况危急,船长的儿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有的学生说:“这是个好办法,因为船长知道只要他儿子跳进水里,船员们一定会立刻跳进水里救他的儿子……”
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在阅读与想象中,走进了船长的内心世界,深刻地体会到船长想出的办法的巧妙之处,同时产生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四、拓展想象,体会文章内涵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在结尾处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特别耐人寻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进一步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4]。
例如,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故事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结束了。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交流时,有的学生说:“鸟太太看到了飘动的胡子,就用剪刀剪下一段胡子拿来晾尿布。”笔者不满足于此,又让学生继续展开想象:“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胡子又在风里飘动着,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有的学生说:“有个小女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刚好看到飘动的胡子,就顺手剪了一段胡子绑住头发,变得更加漂亮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走进教室,看到试卷被风吹散了,刚好看到飘动的胡子,就剪了一段胡子拿来捆好试卷,教室又变整洁了。”有的学生说:“路边的小树被风吹歪了,农民伯伯看到了飘动的胡子,就剪了一段胡子绑住小树,小树又直起了腰……”在学生合情合理的想象中,胡萝卜先生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让他们在无限的想象中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文本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意义。据此,教师要根据文本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质疑、补白、拓展中,培养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课文内涵,提高语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