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思辨性阅读”的突破途径

2021-11-21成芹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思辨能力新课程

成芹

摘 要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高层次核心素养。本文从六个方面总结出提升语文思辨性能力的途径:辨在“语言”明“用意”、辨在“细节”探“主旨”、辨在“行为”得“动机”、辨明“形象”得“理性”、辨在“情感”知“进退”、辨清“观点”破“成见”。

关键词 新课程 ;思辨能力;突破技巧

在2017年版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个方面,既并列又相互渗透。相对而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训练更显重要,它是依着在对文本和语言有见识能理解基础之上的“能识见、会评判”,只有真正能够做到运用主观能动思维,结合具体的语境与情境,作出合理的评估、反思,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辨在“语言”明“用意”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所以,对于语言,不能司空见惯而熟视无“思”,其实,语言的美在于“咀嚼”,更在于“思辨”。如同“牛奶”与“奶牛”,“牙刷”与“刷牙”字数相同,读音一样,不同的位置表意完全不同,故辨一辨语言,更能清晰透彻把握作者的“用意”。

例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一文,将“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改成“张良出见樊哙”,在比较中思辨,明白了此句为了凸现樊哙的忠诚而有意为之的细节。刘邦与张良,俱见项王,情况危急,生死未卜。而张良一出军门就见到了樊哙,说明樊哙一直饿着肚子守在军门,如果换成了“出见樊哙”,就失去了这种意味,这一辨“语言”,思一思效果,人物的性格形象立现。

再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如果更换称呼,将“将军”换成“大王”,看看刘邦“用心”究竟为那般。辨一辨,才清晰刘邦的“用心”。称“将军”,表明刘邦只认可项羽带兵打仗的才能,将来若不和,也是两军之间的较量,无可指责。如果称“大王”,则表示刘邦承认了项羽的领导地位,他日打败项羽,自己则变成了弑君夺权的叛臣贼子。一声“将军”,抬高了项羽,消除了戒备,忍辱负重、韬光养晦,躲过了眼前危机,为将来的发展偷来了一线生机。这一“辨”,透露出刘邦了隐忍求安、以图长远的良苦用心。

二、辨在“细节”探“主旨”

文章的主旨,更多地隐含在细节中。通过对文本细读,揣摩语言,推敲细节,文章的深意浮出水面。

如苏教版《祝福》一文,鲁四老爷与鲁四婶一直作为封建卫道士的形象而存在。鲁四婶果真如鲁四老爷一般冷酷无情吗?翻开课本,一处处细节,彰显鲁四婶略胜鲁镇人一筹的文明。逼死祥林嫂的,不是一人,而是一群人。按照罪恶的大小轻重排序,她婆家无疑首当其冲。凶残而贪婪,全不顾祥林嫂的死活。然后就要算上鲁镇的那群男男女女了,仍然称她为“祥林嫂”,音调古怪,笑容“冷冷”的,“神情”是“鄙薄”的,最终只落了“厌烦和唾弃”了。作为社会下层人物,他们的冷酷更令人绝望。而在其中,柳妈该是最甚的。同样忌惮祥林嫂寡妇身份的鲁四婶,她没有鲁四老爷那般冷酷与厌恶,收留下她,给了她活计,也给了她活路。即使在祥林嫂越来越不济,“甚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也没有打发她走,可见,鲁四婶还是有一点教养与涵养的。面对祥林嫂被“卖”,“阿呀,这样的婆婆!……”“祥林嫂竟肯依?”这寥寥之语,暴露了鲁四婶认为婆婆没权卖媳妇和祥林嫂有反抗的权利,这几处细节,彰显了她内心远未到凶恶和极端冷酷的境地。可见,鲁迅先生通过这几处细节,告诉我们,杀死祥林嫂的,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一种制度、礼教养成的愚昧的封闭的风俗思想。

思一思细节,辨一辨动机,主旨更深刻。

三、辨在“行为”得“动机”

深思能辨析出人物真正“动机”,既而更准确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书中,多处涉及“报恩”这一行为。如姬为报信陵君恩情而窃符,项伯为报张良救命之恩而通风报信,侯生为报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而“北乡刭”,朱亥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而“椎杀”忠心耿耿的老将晋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韩信了。他报答了“饭他”的漂母,“驱他”的亭长,甚而至于是“辱他”的“胯下少年”,这些行为如果不思不辨,统统当成传统美德“报恩”而加以颂扬,可能就会误导了学生,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健康。虽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优秀传统,但不加区分,一概而论,也是不妥的。当行为涉及到国家民族利益时,报“恩”则慎之又慎,不能以私情凌驾于家国之上。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如姬的“窃符救赵”、项伯的“夜信张良”、朱亥的“椎杀晋鄙”……当然,即使不涉及家国利益,纯粹的个人报恩,同一行为,也是不一樣的“精彩”。

韩信建功立业受封楚王后,即召漂母,赏赐千金,这是报恩;又召南昌亭长,赏赐百钱,教训他:“公,小人也,为德不卒。”此则为报仇,借报恩之名行报仇之实。

而“以德报怨”辱他的胯下之少年,实需好好思一思,捋一捋。一,“以德报怨”,赢得宽仁之名;二,赦免屠中少年之罪,提拔其为楚中尉时,赢来重贤之誉,相信这一做法会起到燕王千金买马骨的效果。我们可以预见,楚地的人才正擦亮眼睛看着韩信的这一手,随后纷纷出山;三,韩信完全有能力杀死辱他少年,却不因怒滥刑乱刑的统治者,得来达理之名,必将大获民心;四,必得来胯下少年的效忠之心,还将洗胯下之耻。如此一看,报恩者名为酬人,其实是更高明的为己。

这一思,这一辨,动机极明,人物形象瞬间丰满。

四、辨明“形象”得“理性”

教材的选文经过时间的积淀,为人们所颂;在历史的长廊中,在千百年口口相传下,许多人物形象已经被贴上了标签,定性了。亦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重信守义,曹操的奸险阴毒,刘备的宅厚仁心;项羽的妇人之仁,刘邦知人善任……但是,时光在流逝,观点在更新,彼时彼地的那个情境中,可能是这种形象,时至今日,则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辨析一下人物真正的面貌。

如在《史记》一书中,不管是传统评价,还是课本的批注,多见对刘邦的贬低,多有“粗鄙”“自私残酷”之言,尤其在《高祖本纪》“未央宫祝寿”一情节中,“粗鄙”尤其典型。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为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乍一看,真“粗鄙”,对父亲说话不敬就算了,居然在金銮殿上、群臣面前羞辱老父,真真缺教养。可是,如果联系全文,顺着刘邦的性格发展脉络来理,就显得偏颇了。一是刘邦本就“意豁如也”,不拘小节,爱开玩笑;二是这次聚会本是“置酒未央前殿”,是君臣狂欢的联谊会;三是汉建朝之初,纲常还没有建立,“君君臣臣”界限还不鲜明,更遑论森严了。从这几点出发,就直接定性“粗鄙”,未免显得草率。这样一来,我们看人物,评形象,更理性,更客观了。

五、辨在“情感”知“进退”

在历史的潮流中,有的如昙花一现,刹那灰飞烟灭;有的如中流砥柱,岿然屹立。那些经历时间检验历久弥新的东西,便是我华夏民族的瑰宝,需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之,亦如传统,亦如家国情怀。

说到爱国,不管时代如何更新,外延有多绚丽,其内核是永不变的,即对家的眷顾,对国的拳拳。当然,时代在发展,环境在改变,其内涵也会随之更新,但爱国的情感不变。所以,在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一系列爱国情怀诗句汹涌而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大家广泛探讨。“成家”与“爱国”矛盾吗?一番讨论,几经辨析,终于得出结论:霍去病的诗在固定的时代、特定的背景下才成立的。正常而言,“成家”与“爱国”毫不背悖,特定时代还是 “爱国”。例如“勾践灭吴”后所采取的“奖励生育”政策,在生产力低下、科技乏微时代,“人力”就是国力, “成家生孩”就是切切实实的爱国行径。

辨明情感内核与外延,思清情感存在的语境与条件,再遇类似,我们进退自如,得心应手。

六、辨清“观点”破“成见”

经典文章,它的思想,它的观点,几乎约定俗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就想到了“将相和”,蔺相如的宽容和家国情怀,廉颇的勇于反省与负荆请罪;谈到《鸿门宴》,脑海中就蹦跶出项羽因妇人之仁而错失良机,结局令人扼腕……是的,这些经典的文章,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教材编者,都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解读。这些解读与文本本身共同构成了一个学习系统,左右着人们的认识,影响着人们的判定,“脸谱”已形成,从某种情形来看,这些解读不是创新,而是继承,也就是“成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许多东西悄然间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思辨性思维、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留侯论》一文,在文章中,苏轼旗帜鲜明地提出“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同时还申明,“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苏轼的眼中,能“忍”住侮辱,不因突降的“耻辱”而忘掉“志向”,这对于刚经历过“乌台诗案”而侥幸“逃脱一死”的子瞻而言,这样的想法弥足珍贵,是他度过难关成就自我旷达的第一步,是必由的,更是必须的。在他那个时代,在他那样的处境,能“忍”确实是“大勇之人”,是“豪杰之士”。

但是,如果面对突然“临之”、无故“加之”的侮辱一直采取“忍”之态度,真能称之“大勇”吗?不能,我们的回答不容置疑。如果一味“委曲求全”而“忍”,是必“懦夫”而遭弃。“大勇”者终是“大成”者,如而不能,即使“忍”而竟终 “一事无成”,与“匹夫”相称的绝不是“大勇”者。所以,“忍”而成“豪杰之士”,关键在于此人最后成就之大小。大成就者是称之为“大勇”,小成绩者称之为“豪杰”,无所建树者“懦夫”也。这是其一。其二,当我们面对国家、民族尊严之事,能“一忍了之”吗?在《人民日报》微专栏的《81192,请返航》一文中,面對入侵挑衅的敌机,“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英雄王伟,被授予“海空卫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这事让我们更加懂得,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面前,从来都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一思,这一辨,“忍”抑或“不忍”,学生心有分寸,行或许就无“偏颇”了。

思辨力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健全个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了思辨,思维显得有层次,观点一般不偏颇,能够透过表象,探讨深层次的内涵与动机。本文是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总结出提升语文思辨性能力的一些途径方式: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细节到文学作品主人公的行为、形象,再到文本本身的观点与主旨,通过这些角度与层面的思辨,从技巧到形象到主旨,让学生明白了思维提升的切入口,找到了思辨力提升的突破口,明白了思辨力的发展并非讳莫如深,而是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可以提升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仅既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作者通联:江苏灌云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思辨能力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写作思辨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