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政协同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1-11-21陈世栋张平
陈世栋 张平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0-0099-03
引言
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推进高校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任务是运用设计创新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继而增强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从教育的职能出发,培养满足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设计人才就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典型的实践应用性特点,对于高校而言,能将人才培养与真实产业项目研发做到充分的融合是比较理想的培养方式。从产业的需求出发,随着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单个领域专业化知识的突破式创新迈入了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综合式创新的时代,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开展综合式创新成为促进产业优化整合和持续升级的关键动力之一。尤其在当前国家正在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企业对高品质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此可见,无论是基于教育职能还是产业需要,客观上都要求企业的创新研发与高校的设计教育能够结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将企业的创新战略与高校的人才培养高度整合的双赢体系,构建产学政协同的综合性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领域和设计教育领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惯性导致在促成产学协同的道路上存在很多阻碍因素需要克服。对于高校的设计专业来说,需要大胆地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约束,并联合更多的兄弟高校,积极寻求与产业界形成更广泛的合作。在此过程中,争取政府和相关产业协会的多方支持和背书,也是促成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的关键。近年来,扬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尝试转变培养思路,深化產教融合,促进产学政的有机衔接,在创新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产学政协同的条件分析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设计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与源泉。产学深度合作的契机已经成熟。但国内的企业和高校都面临着一些亟待克服的发展障碍。概括来说,主要是高校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的长期各自独立发展形成的隔阂。这种隔阂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产业领域来说,曾经以山寨模式发展起来的惯性导致很多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缺乏经验和耐心,从而容易陷入创新战略与创新实践不同步的焦虑中难以突破。而对于高校的设计教育来说,由于和产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困惑,甚至陷入了究竟应该更偏重技术知识学习还是更偏重艺术实践经验的培养模式的争论中,实际上,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会造成学生在一部分能力上的缺失,特别是在实际的产业开发实践中会表现得更明显。
(一)企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设计创新困境
国内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以OEM模式为主。很多产业都是通过仿制国外产品走过起步阶段的。在这些领域里,中高端的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主体都是居于产业链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企业研发部门。国内企业要追赶并升级到更高的价值链中,必定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首先,企业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设计研发成本的陡增,这通常会让处于中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难以适应;其次,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商家的竞争中享受到更好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对新的体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基础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创新研发的成本还会进一步增长;此外,企业开发的产品最终都要经过市场偏好的检验,由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经验不足,也会导致创新风险的上升。总的看来,对于本身利润率较薄,缺乏研发经验的单个企业来说,其资源往往不足以支撑持续的设计研发和创新。因此,单个的企业很难突破创新的瓶颈,必须要寻求更丰富的资源整合才有可能。
(二)高校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国内的设计学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后,学科的基础理论大都是从西方和邻国引进的,同时期的本土制造业还处于代工和仿制阶段,因此,学科知识体系与本土的产业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最初的专业筹建大都是从学校自身原有的资源优势出发探索发展的路径,于是就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类具有偏重型的教学模式。
第一类是以艺术院校的设计类专业为代表,招生对象以艺术生为主体,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偏向艺术思维和人文学科的培养体系。在该体系内的学生特点是艺术感知力和形式表达技能较突出,但对设计的科技内涵和理性认识不足,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学生主要是从构建艺术表现力的角度产生设计创意,但由于对基础的工程学方法,以及产品的材料、结构、工艺、表面加工和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存在欠缺,这些创意往往难以在技术上实现落地和产品化。
第二类是以工科院校的设计类专业为代表,招生对象以理工科学生为主体,在教育的模式上偏向技术思维和工程方法的培养体系。该体系试图将工程技术能力作为设计的基础,并与设计创新能力相结合。其教学方式大多延续了工业时代的技术类专业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结构化,理论的系统化和训练的标准化,这在短期内促进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框架性认识是有效的,但从长期来看,太过强调知识框架会让学生过早形成对思维的限制,这对培养学生开放性的设计创新思维,以及艺术审美素养具有不利影响。
学科细分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其产业背景是专业技术领域的不断细分,其哲学前提是机械还原论的基本理念,即假设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可以类比于一个机械系统,其处理的问题有明确的边界,而且可以不断细分至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就如同牛顿物理学中的原子),从而可以运用技术逻辑构建理论模型对文体加以描述和求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设计专业被分别设置在艺术类和机械类,并形成了不同的培养体系。但作为典型的交叉专业,设计并不能单独划分到某一领域之中。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情境是综合性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并不符合机械还原论的前提假设。因此,无论是将设计创新等同于艺术创造活动,抑或是理解为在理性驱动下的逻辑建构活动都是狭隘的。现实中的设计问题面临的约束条件具有多样性、非确定性以及动态变化等特征,多数时候都无法有效抽象成可解的数理逻辑问题。因此设计的解题过程也要求设计师必须兼具开放性和严谨性,既需要开放性的思考方式和良好的艺术表达技能,也需要严谨的数理逻辑方法和高效的系统思维能力。因此,设计的教育需要在培养人敏锐的感性洞察力和想象力的同时,也还要能够具备充分的理性思考力,由此可见,突破传统偏科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构建感性直觉.想象力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设计创新越来越趋向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因此偏重型的培养模式所造成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凸显。但从操作层面来看,仅仅依靠单个高校的教学改革,是很难克服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系性偏科问题的,必须要联合和引入更多外部资源,包括教育体系的内部联合,以及与外部的产业和政策的对接,形成优化整合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决产业现实的设计问题中,在项目的实践中补齐短板,共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三)突破困境和局限性的策略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企业在设计创新过程中主要面临研发投入不足、人才资源有限和缺少独立开发经验三重困境,而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培养体系偏科,理论与本土实践存在脱节,设计创新难落地等问题。综合以上问题可以看到,企业与高校在资源结构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首先,高校的创新设计人才和创意资源可以补充企业创新人才上的不足;同时,企业的产业资源和工程开发人员的专业经验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技术端的知识,指导创意设计的成果能够有效落地;此外,通过产、学、政的联合,共同组织研发活动,可以避免企业研发负担过重的问题;最后,在实际的项目研究和产品研发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对设计方法的运用,补齐知识偏科的短板。
虽然在策略层面看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必然的选择,但在操作层面上还有非常多的具体工作需要相互协同和在实践中落实,通过整体的规划和层层落实推进有效的产学政协作机制建设。从路径上来说,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通过高校、企业的某一方,或第三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来牵头,先组织自由度比较大的开放性创新项目,将企业较长阶段的开发战略需求和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进行对接,再阶段性推进,达到逐步深入的目的。
二、产学政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构建
所谓产学政协同育人就是指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充分政府及行业协会组织的组织协调力和政策资源,更好地将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资源不断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可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的动力、监督和自我更新三方面构建有效的机制,具体来说,包括精准把握需求、有效配置资源、优化过程管理、有效输出成果和管理成果。从而实现共建共享、深化融合,促进教育、人才和产业的有机衔接,形成产学政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
(一)需求与策略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一般是通过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主的方式实现,即基地合作模式,具体培养过程有“三明治”式和交替式等。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分为不同的阶段,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企业以观察和实践为主。学生的学习流程是先学习,再实践,然后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并不能完全适合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分阶段式的學习过程更适合理论体系相对成熟的工程学科,而设计创新的特点是发现和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因而其学习过程更适合在相对完整的产品开发实践中学习。同时,对企业来说,也希望能够借助学生的创新实践来提供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因此,在合作形式上,更适合以“创新工作坊”的模式开展实践。在构建激励和动力机制方面,可以引入团队间的“竞赛模式”,让不同学校、不同团队小组的学生形成相互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以促进创新的实践效果。
(二)资源配置分析
推进协同育人机制还需要整合各方的资源。首先是时间规划方面,需要综合协调不同参与单位的时间安排。从实践的经验出发,比较理想的规划方式是将学校培养计划中的专题设计实践环节与创新工作坊活动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冲突。专业负责人需要提前做好预案.积极参与沟通和协调。对接良好的机制一旦形成,创新活动就能渐自发的积累和生长起来。其次是地点的选择。通常比较理想的地点是在新兴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孵化工场,在开阔的空间里开展小组协作、专题研讨、阶段性成果展示和小组答辩等活动。企业的市场和技术等相关部门管理者也可以方便地参与指导和交流。第三,是运营费用和活动奖励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筹措、政府补助和高校专项经费等多途径结合。通过透明化管理实现整体协调,稳步推进。
(三)过程管理分析
优化过程管理是对接产业和学校需求的关键。企业会更注重能输出有设计开发潜力的创意方案,学校则更注重学生在过程中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从产学各自的需求出发,评价标准也会各有侧重。因此,分阶段性地引入不同方向的专业指导意见,并融合双方的评价标准,做到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过程管理可以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1.项目调研与设计构思阶段。以高校教师和资深的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为主导,并与政府及相关单位形成对接。此阶段主要任务包括:(1)指导学生展开项目调研,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组织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设计的发散构思,并形成创意的输出。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需要暂时搁置现实中的各种约束,企业的相关人员可以先不介入,以免形成思维定式。
2.设计方案评估与完善阶段。由高校教师、资深设计师和企业的开发人员共同参与对学生指导和交流。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各小组对方案构思进行整理分类,检查创意思路的覆盖面是否全面,补充完备;(2)建立评价标准,对方案进行科学评估,筛选有开发潜力的方案;(3)完善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逐渐加深企业的参与度。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将更多产业领域的知识经验融入到方案决策和完善过程中;其次,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也能够给企业的研发人员带来思路上的启发,进而突破以往思维模式的局限,更好地开拓创新;第三,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交流和协作能力,学会站在新的高度上思考和完善解决方案。
3.小组答辩和成果评价阶段。主要由企业、政府和高校三方的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工作坊的成果进行评价。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通过公开答辩活动,促进学生表达和方案陈述能力的训练;(2)让不同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进步。(3)对创新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奖励优秀团队,形成示范效应。
(四)成果管理分析
成果管理是保证产学政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可持续革新机制的关键。具体的成果管理过程包括对成果的综合评审,择优开发和分类归档等内容。整个过程都需要产业、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合作。评审过程由三方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领导展开。筛选出有机会作为新研发方向的优秀成果,在政府的協调组织框架内,企业和高校共建合作开发方式和知识产权的共享机制。对于未来具有开发潜质的概念性成果,可以评审后进行分类归档。通过持续的积累来建设产业的创新资源库,为提供研发的原型支持。此外,企业的成功研发案例,在数据脱敏处理后,也可以进一步添加到资源库中,为竞赛工作坊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成果展示和实践经验。
三、产学政协作育人模式的初步实践
自2019年开始,扬州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我校联合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和扬州职大等高校设计专业,以及海客创新设计集团和文创礼品产业的相关企业,在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展创新工作坊训练以及“星扬杯”设计竞赛的综合性实践探索。工作坊以“创新新生扬州文化”为主题,以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为目标。大赛汇集了江苏四校在校设计专业优秀大学生,通过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创新工作坊项目。大赛期间,在由企业资深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以及高校教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小组的带领下,各个小组的成员们共同协作,完成了从设计调研、思路整理、头脑风暴、评估提炼、设计完善和设计答辩的完整设计流程。在首届活动中,在头脑风暴阶段共产出二千余个创意点,并最终形成了33套产品系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三方专家的一致好评,部分成果已经被相关企业选中和继续迭代开发。主办方与各高校、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扬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竞赛工作坊的模式初步获得了成功,也为后面的实践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合作不但能够在有限成本的条件下构建产品创意资源库,还能够在开放的设计交流中让驻厂的技术开发人员思路更加开阔。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全程在工作坊园区开展设计的小组团队比留在学校专业教室的小组团队更具有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主要是由于在园区无论是前期调研还是后期的开发阶段,校企间的沟通更加充分,相互间的沟通也会让工作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速度更快。
总结与展望
竞赛工作坊的实践探索开辟了整合高校、政府、企业多方资源构建产学政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活动结束后,参与的同学们普遍反馈收获很大,虽然有些疲惫,但从精神上感觉很充实。有的同学形容“享受了一场充实而有营养的设计创意大餐”。在工作坊进行的各个阶段,多个本地企业前来参观交流,对大赛所产出的创意点以及大赛的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有许多企业在赛后主动找到主办方了解大赛模式希望可以共同开展文创大赛,将扬州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创设计的魅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长久的设计转化,共同推动扬州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工业设计的发展。通过大赛平台,践行了设计教育和设计实务有益结合的创新思路,开辟产业助力与人才培养的共赢之路,得到参与各方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参与。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对产学政协同构建设计创新体系的探索还将继续加快推进,为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实践路径和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