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研究

2021-11-21闵红燕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蒙古族

闵红燕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0 引言

各民族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逐渐汇总成一种文化形态,这就是传统文化。服饰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承载着古人大量的智慧和历史。为了能够让其发展传承,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创新,应结合现代教育的渠道,开展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的研究。

1 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价值意义

传统服饰文化是人们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尤其是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体现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也能够展现民族性的文化特质。借助传统服饰这个媒介,能够将地域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充分地展示出来,因此,传统服饰是一个研究古代历史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发展的重要方式[1]。它充分地展示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以及地域的独特性,人们也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符号。比如贵州地区的苗族服饰(图1),就被称作是“穿在身上的史书”。由于苗族的分支各有不同,所以服饰之间也各有特色,如图2~3 所示。

图1 苗族服饰

图2 雷山巴河之系

图3 剑河苗族铠甲衣

2 我国传统服饰的现状

2.1 服装款式造型的变化

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少,在这片沃土上养育了一代代的蒙古族人。由于地域广阔,所以不同地区蒙古族人的穿衣风格也各有不同。虽然它们都习惯身穿长袍和靴子,但是区域之间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

在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中,蒙古族各地区的服饰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后,这种变化变得愈加明显。传统男子长袍的服饰样式是宽松连身袖的样式,通过改变,逐步开始有了袖隆分割线;而一些蒙古族女子原有的长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款式上的变化,比如在一件蒙古族女子的长袍上同时可以看到鄂尔多斯女袍和科尔沁女袍的样式特点。这也说明了随着人们的不断迁徙和民族融合,不同风格的服饰文化也开始出现了交融。

2.2 材料的革新

服饰所用的材料对展现服饰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蒙古族服饰本身颜色就非常鲜明,这也是在长期选择下的结果。蒙古族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以及对外界的审美等因素,给蒙古族服饰的选材带来了较大影响,并在时代的发展推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装风格[2]。传统的蒙古族服饰多以皮革、毛呢以及毛毡等材料组成,这也是受到气候影响和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

传统的蒙古服饰的制作手法中还会用到熏皮,制作工艺复杂而古老。随着服饰文化的革新,知道这种制作工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导致穿着这种传统的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

2.3 服饰风俗变得模糊

蒙古族作为我国比较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在民族服饰中的文化沉淀比较久远。不同地域的蒙古族的文化习俗和穿衣风俗各有不同,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日常功能需求。传统的蒙古族服饰已婚女子与未婚女子之间差异很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性逐渐变得模糊,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对很多民族服饰造成了一定的同化,使得这种改变更加明显,如今很多蒙古族的服饰已经不再具备新的文化内涵了。

3 关于结合德育对传统服饰的保护和创新

3.1 厘清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德育创新之间的概念关系

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是以民族文化为特质,通过服饰的方式进行表现,是民族创造和传承的基础,它充分地展示了民族特色、民族历史以及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开辟创新渠道。

道德教育工作想要创新,必须充分地与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服饰文化之间做好融合,它们之间并不冲突,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吸纳,并通过研究分析,充分地了解民族服饰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从而在开展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穿插。从民族服饰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能够改善民族文化传承的局限性和推广的狭隘性[3];另一方面,通过与高等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能够使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得到充分地挖掘,通过更加专业的方式和方法传扬传统服饰文化,让学生们真正了解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不同变迁,了解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并意识到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从而为传统服饰文化的宣传和传扬做出贡献。

3.2 推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德育创新的理论

3.2.1 培养文化传承人才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得到了不断地传扬和继承,但是由于很多技艺的缺失导致一些民族服饰文化已经无法再现,只能从一些典籍、古书中寻求答案。为了能够使传统服饰文化得到继承,高校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过程中,积极引入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历史长河中这些民族能够长久存在的根源,寻找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精髓,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带动他们对传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4]。

3.2.2 提升德育创新的研究力度

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应将中国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将传统服饰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容充分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

3.3 寻求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需求与德育创新之间的关系

民族服饰文化需要在社会推动下不断进行改革,这也是民族服饰文化在整个历史中一直不断变化、直到能够看到最终样式的根本原因。民族文化的变化正好契合了社会发展创新的需求,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这一角度出发,引领和带动学生去寻找民族文化中的各类要素,包括设计、文化元素、材料和市场等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了解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和手艺,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现代文化和传统服饰文化之间的比例,带动传统服饰文化走向新的市场,同时也能够将传统的文化要素、文化内涵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服饰文化,并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同感。

4 结语

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在这片土地上滋养了56 个民族。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历史的变迁、认知的变革,对于民族服饰也产生了不同程度地影响。有些民族服饰则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找到答案。因此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科技与文明,而且还需要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现代化的教育和专业化的认知能够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传统服饰文化,感受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和价值。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蒙古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民族服装文化视角下民族服饰的国际化与品牌化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欢欢喜喜购物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