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德育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1-11-21张月婵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生活化德育

张月婵

(广东省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 广东 罗定 527236)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并造成重要影响,高中学生在学习方式、社会交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到学生思想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百育德为首”,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摆在首位。“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动态,根据现有的教育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高中学生德育情况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和生理特点来说,高中是人从稚嫩向成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做到能“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心”。德育学情可从行为习惯、心理变化、思想动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当前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行为习惯,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德育方面的情况,从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方面的情况。高中时期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业压力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容易出现早恋等问题。而强调高考的高中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因此,高中班主任需要运用合适的策略在日常学习中进行渗透强化。

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玉不琢不成器”,要把如璞玉的学生打磨成“器”,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因材施教”,选用合适的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各项工作中对学生德育进行潜移默化,给予学生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在缓解高考压力的同时,以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2.1 德育教育文化生态化,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我国的德育教育文化沿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可割离,我国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在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在《礼记·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明朝王阳阴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在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把传统德育文化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纪律教育”等德育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有特色的德育生态文化。在学校的校园、课室、宿舍等场地,以小故事、哲理图片展示等形式营造德育生态文化,创设有特色的德育文化生态环境,以生态文化向学生渗透德育。

2.2 德育专题课程灵活化,提高德育教育的引导性。高中德育教育课程应根据教育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如在夏天雷雨时期进行防雷电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在节假日前进行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在清明节前开展英雄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在重阳节前开展敬老宣传主题等。这些德育专题课程的形式可多样化,根据时期不同的德育需要灵活地设计课程。如交流课,视频课,活动课,实践课等等。如通过主题班会方式开展专题课程,主题班会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开展专题活动。

2.3 德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提高德育教育的生成性。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就是指德育的内容要贴近生活。陶行知言“教育即生活”,其“生活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实践的印证是行之有效的。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德育的生成可感可见,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循。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而最贴心的德育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山区高中生大多以住校生为主,他们更需要加教师的德育引导,强调“体悟”与“践行”,从而让优良的品德生成,德育教育内容更需生活化。以“讲文明”主题班会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场景如:与同学初次见面,对方比较腼腆;路遇横跨草地的同学;排队购物有人插队等情景,让学生面对这些情景做出自己的处理。通过几组同学的实践尝试,然后让学生思考,对比分析谁做得更好,从而找到最文明有效的处理方式。这些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可以融进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以调整教育的步伐。尤其是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性格比较直率,德育指导更需要生活化,细化,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德育方能真正发生。

结束语

“立德树人”,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一环,社会的发展已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班主任则需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融合新媒体技术,结合社会实践,灵活运用德育教育的各种策略,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真正成长、长成。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生活化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