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探讨

2021-11-21周伏兰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轴对称数学课程规则

周伏兰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铁东小学 宁夏 永宁 750000)

1.小学数学课程与规则意识之间的联系

规则指的是规章制度,是可以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如每个企业、单位在日常运行中都会制定工作规范、工作标准等,员工按照这些标准开展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制定了系列规则制度,如法律规范等,以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从数学课程视角来看,规则指的就是大家共同遵循的针对于每个事物质量、数量、方法等有关的原则,如数学课程中的定义、法则等。一些数学课程中的规则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需要通过学习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是对客观真理的反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规则,并依据规则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过实际运用条件、场景的不同,数学规则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时候,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变通性,使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对规则进行运用。由此可知,学习数学的过程其是就是学习规则的过程,数学课程与规则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应当具备规则意识,才能够学好数学课程。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2.1 以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法则等为基础培养规则意识。在数学教材中其实定义就是规则,通过定义、定理以及法则等的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这要求教师在讲解定义、定理等的时候,要尽量详尽,且要遵循学生的特点。要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否则会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对定义的学习,如可以运用生活化方式、趣味性方式等,使学生在愉快的场景中体会到规则学习的重要性,并深刻记忆规则内容。

如在学习“轴对称”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纸张”“瓶子”、“书本”等,而不能一味地运用教材中的图片,因为这些图片本身缺乏立体感,学生难以想象其立体图形,所以学习的效果会变差,也难以深入对规则进行运用。而实物则具有更强的立体性,且可以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折叠、改变形状等,学生更能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利用实物讲解规则之后,再延伸到教材中的图片,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也会掌握轴对称的定义,促进规则意识的养成。具体教学方法如下: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蝴蝶、树叶等,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找出图片的共同点,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然后为学生展示几张画了一般的图片,如一半的瓶子、一半的衣服等,让学生思考,如果另一半与这一半完全相同,那么请你们猜下它是什么东西?并引导学生自主动手画一半的瓶子、衣服等,在画好之后在纸张下面放一张白纸,随着画好的图形一起裁剪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将两个“一半”的画对在一起,对好之后在重叠在一起,学生发现两者能够完全重合,教师趁机为学生讲解完全重合的定义,并讲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其概念是什么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再听取教师的讲解,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课堂一开始课件中展示的物品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都争相回答。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点,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灵活运用规则的能力。

2.2 以课堂游戏培养规则意识。小学生正是处于贪玩好动的年龄段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管理,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如在学习“100以内进位加和进位减”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扑克牌游戏的方式。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要讲清楚游戏的规则,并对学生划分小组,让一组学生手中拿着一位数,另外一组学生手中拿着两位数(要确保每个小组手中的牌数量相等,可以自主制作扑克牌,也可以从两幅扑克牌中抽取相等数量的两位数和一位数分给两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张牌,大家对这两张牌中的数字相加,计算完之后继续下一轮比赛。在运算过程中要遵循数学运算法则,哪个小组最先计算出来结果,且结果正确,那么牌就给谁,最终哪个小组的牌先输完,那么其就失败,对方胜利。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错误,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计算,并讲解错误点。通过这一游戏,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为学生讲清楚了游戏规则,所以很多学生都遵循规则而玩游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规则意识。

再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记忆乘法口诀内容,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九个小组,让这些小组来开展一场接龙游戏,第一个小组背1开头的乘法口诀内容,第二个小组随即接着背2开头的乘法口诀内容,以此类推,在中途如果哪个小组的学生犯错了,那么小组成员集体接受惩罚。这样学生会更关注所背内容的正确与否,且还会实时管控自身的“言行”,规则意识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2.3 以情景化教学培养规则意识。情景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提升。这需要数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定场景,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场景中去体会和思考。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有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个超市的场景,引导学生将书桌按照货架的形式摆放,并将教室中的书本、黑板擦以及铅笔等工具作为超市中的物品,挑选出来几位学生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其它几位学生扮演顾客。顾客在走进“超市”之后要购物,最终要结账,如购买了一本书,价格是12元,然后购买了一个凳子价格是17元,然后“收银员”和“顾客”都要计算需要付的钱。在计算的时候要严格依据运算规则,最终“收银员”收钱并入账。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换开展这一场景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联想实际生活中自己和家长去超市购物的场景。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规则。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对应的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深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进行理解,并准备一张白纸,动手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观看和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规则意识。

此外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的参与,数学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教师在学校建立的规则,学生在家也应当遵守,家长则要对学生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家长还要陪学生深化对规则意识的理解,如在学校教师举办过“超市购物”场景之后,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到超市去购物,并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使学生体会这种场景,将教室中学过的规则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结束语

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十分有利,能够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且在思考的问题的时候能够严格依据规则来,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规则意识,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以及情景化教学方法等。

猜你喜欢

轴对称数学课程规则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轴对称》巩固练习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轴对称”复习点睛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