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1张珍
张 珍
(安徽省亳州第五完全中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网络人才需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的组织实施,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
1.微课教学模式的概念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通常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都显示出课程组织微小、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设置合理的特征。首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田秋华教授指出,微课是根据高校现有教育资源、教师专业能力,以及不同学生学习兴趣,而开展的独立、小规模网络教育课程。而广东省教育局网络信息中心的胡铁生教师则认为,微课是针对学科知识点的课程内容组织活动,包括围绕重难点、疑点、考点等知识内容,进行网络在线教学情境、课堂讲解、在线测验、实践演练、互动交流执行流程的设计,制作成为与每节课教学主题相关的微型视频,来保证重难点知识传达、疑难问题解决。
2.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应用的创新策略
2.1 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在网络在线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高中教师对于课前预习、在线课程讲解、课后反思的教学,应根据预习教材大纲要求、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每单元或每节课网络通信、数据编程、三维设计与创意、人工智能控制等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因而这一综合人才培养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高中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手段,通过下拨财政资金,引入微课、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微课程内容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技能实践学习中,对课前微课预习涉及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2.2 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一些相关任务的制作与完成。如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老师想要很好的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就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微课技术来创造一个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在教学情境中完成相关知识与内容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这一相关内容时,教学老师运用微课来营造一个教学情境,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其教学的重难点是从人机交互、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面感受人工智能,要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在这一节课中教学老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加演示加学生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学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进行拨号打电话呢,这个时候学生们都积极回答使用数字拨号;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进行拨号打电话并播放相关视频,视频中的讲述了运用手机中的语音识别功能进行拨号。通过视频观看很好的激发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进行了回答之后教学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体验QQ音乐中的听歌识曲功能,让其感受到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的神奇之处。从而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在人机交互、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面感受人工智能。当相关知识教学完毕之后,教学老师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演示过程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深刻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2.3 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教育评价。信息技术作为实践操作课程,其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上机实践的学习中,逐步掌握简单计算机编程、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因而在网络微课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广泛联合,引入课外網络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信息技术的演示、实践教育,加强其在课下的上机实践演练,并在网络渠道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最后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方面,要依据学生微课课前预习、课堂问题回答、在线测验、互动交流等的状况,展开全方位、总结性的课程教学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微课回顾视频观看过程中,反思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点、实践学习的不足之处,以促进信息技术自身知识体系、学习质量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切实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各教学老师必须要重视微课技术的应用。因此,高中微课在线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要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案例基础上,对微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作出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