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1-11-21韩学清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分类小学生

韩学清

(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王疃小学 山东 胶州 266300)

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得到发展,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经常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并且采取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手段,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带着更加充足的兴趣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高效地获取到数学知识,逐渐地养成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观念。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1.使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法

小学生由于成长经验等因素,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十分容易分散的,数学教学经常会由于这点而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设计符合数学特色和学生兴趣需求的课堂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积极运用语言、多媒体、实物等教学工具,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堂导入情景,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笔者使用了案例展示的课堂导入手段,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案例,包括风车、剪纸、建筑等等,从而利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笔者再让学生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征,并且观察教室里的各种事物,尝试找出类似的情景,从而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去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层度。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物导入等各种导入手段,让课堂充满对学生的吸引力。

2.加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小学生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喜欢动手展开实践操作,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感受数学知识是如何生成的,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入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展开新的实践探索,促进学生的进步。

比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动手实践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给学生分发了一些必要的探究工具,包括细线、小石子、直尺等等,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面自由地进行探索,用细线绑住小石子,做成一个可以测量垂直的工具,用这个小工具去检验教室的墙角、桌脚等是否垂直,或者是直接使用直尺来完成测量。这样,原本单调的知识学习就变得具有了趣味性,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获得更加强烈的亲身感受,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产生充足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

3.重视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使用

对于小学生来讲,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是最简便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加强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交互,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构建更加丰富的课堂学习情景,让学生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感受数学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采取了一个活动教学的手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有多分类的经验了,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因此,在本次的教学中,笔者给每一位同学都提供了一些卡片,上面呈现着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物品,有水果、家具、厨具等等,学生需要快速地对这些物品进行分析,按照自己的认识去进行分类。学生分类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有的学生可以按照这些物品的本质属性去进行分类,有的可以按照它们在家里面被放的位置来进行分类,等等。这样,通过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让学生更乐于参与进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了一番叙述。学习兴趣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上的障碍,获得智力、能力上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探究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合适的教学对策,使学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分类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分类算一算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类讨论求坐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