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以郑州商学院为例

2021-11-21师猛郑州商学院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躯体因子体育教师

师猛 郑州商学院

近年来,国内经济和社会成就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在生活中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复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个人、家庭及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在校学生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考研压力、毕业压力、就业压力等等,他们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还存在不同区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心理健康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为此,分析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提出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郑州商学院体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体能训练专业)大一至大四在校学生共300 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SCL-90 量表进行研究。当前对受试者主观症状描述更准确、反映症状丰富是SCL-90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特点。它包含广泛的精神症状表现,涉及受试者的思维、情绪、人际关系以及饮食和睡眠等。每一项都以1 到5 等级进行评分,具体描述如下:没有:无此类问题;很轻:自我感觉有问题,但不频繁和严重;中度:自我感觉有问题,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偏重:症状常见,严重程度为中重度;严重:症状的频率和强度被认为非常严重。

2.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学校图书馆查阅国内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资料。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 对所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二、结果和分析

(一)当前国内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体育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学者余友儒、邓红梅从心理健康为基本出发点为,通过对国内部分有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生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得出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学者许小冬、张玉田等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的学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得出体育系学生在敌意、抑郁、偏执、强迫、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较高。魏小钦、王健坤等学者采用定性分析、经验总结和访谈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环境、社交圈和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合体育专业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依托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探讨了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心理行为的对策。学者赵霜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试法,分析了在校体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提出要重视和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后备人才。学者刘华剑、李红云通过测试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状况得出,该校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的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其他因子分值均低于综合样本。学者贾晓东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得出学生在躯体化症状、敌对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偏执症、状强迫症状等多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得知与体育专业训练任务以及学业压力大有直接关系,最终提出通过采用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推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二)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67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占89%。问卷中共有90 个项目的个人得分总和可以反映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要求是160 分是临床界限,超过160 分表明受试者可能有某种心理障碍。根据国内外数据,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29%之间。本调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5%。在国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症状、人际关系以及抑郁等方面。这项调查的结果与现有结论不一致。强迫症、人际关系和抑郁仍然排在前三位,但躯体化因子得分更高,排名第四。其中恐惧症和精神病的检出率较低。

(三)SCL-90 因子分的数据分析

1.因子反映出症状情况分析

在临床上通常是,当一个人在SCL-90 某个因子上的得分大于2,即超出正常平均得分时,该人很可能在这方面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心理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国内大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但与此同时,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出躯体化的个性心理特征。躯体化因子得分主要反馈学生个体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呼吸系统或肠胃等不适,以及肌肉酸痛、头痛等身体不适的一些表现。他们在面对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以及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必须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做出巨大的努力。这样就容易造成身心疲劳,造成身心不适表现出躯体化心理特征。体育专业学生还存在日常专项学习以及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和比赛中的运动伤害事件。都容易给体育专业学生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2.对比国家常模情况分析

通过与全国大学生SCL-90 常模的比较,发现本次调查中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说明郑州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偏好。充分说明青年学生身体锻炼与认知活动有适度的正相关,对情绪有短期和长期影响,并能改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感知。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和情绪调节有一定的影响。

(四)对体育专业学生年级、性别影响的分析

1.不同年级的影响分析

通过比较学生的SCL-90 各因子均分,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各因子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进一步分析人数比例,可以看出,躯体化是各年级差异最明显的。躯体化症状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与体育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技能要求、身体伤病、完成学业情况、就业或考研等压力有直接关系。重复的单调动作的塑造和枯燥的技术练习已经超过了人体的健康极限,对学生生理与心理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身体不适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身体不适不是短期问题,而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问题。体育专业院校在专项教学、项目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超出多数学生的承受范围,就会通过躯体化表现出来,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上升。

2.不同性别的影响分析

以性别为自变量检验差异的显著性,通过调查数据得知,不同性别在人际敏感、偏执、恐惧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的数据结论相同。但男生的SCL-90 各因子均分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女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同专业男生。这与前期学者研究成相反趋势,即近年来体育专业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说明体育专业男生具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前,体育教师面临着工资水平低、职称评定困难、社会偏见严重的困境,这让体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压力,对自己的未来和就业前景感到困惑,尤其是对未来承担更多责任的男生。男学生普遍认为,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不能满足未来生活的需要。体育教师在学校与其他专业教师在发展及晋升职称方面存在不等待遇等因素,体育教师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在这个体育教师行业中,男性占多数,男性之间的竞争远远大于女性,因此男性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郑州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严重的躯体化现象,这表明我们应该区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多关注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更注重专项技能的学习,会因为对技能的要求过高存在过度训练导致体育专业学生身体不适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到心理变化。躯体化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在整个大学期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体育专业学习中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应引起重视。男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普遍比女学生要大。

(二)建议

新时代体育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培养体育爱好和专业知识的形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应做到专业技能学习适中,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并学会如何教和如何训练。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运动损伤监护工作,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避免在学习、训练及比赛中受伤,导致因伤病带来的心理困惑及压力。学校医院应该提供更多的医疗指导,以防止慢性损伤的发生。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监控,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或调整运动。运动损伤应积极配合治疗尽快康复,避免终身伤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区分性别差异,避免因性别差异引起心理差异,导致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体育教师薪酬制度,构建公平的职称评价体系,为体育教师发展提供美好未来。减轻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多方协同,形成家、校与个人三方教育模式,多交流,多引导,共同促进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躯体因子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