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新体育科的建设和发展
——对理念和路径的探索

2021-11-21王康敏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交叉文科学科

王康敏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17 年,“新文科”这一概念首次由美国的希拉姆学院提出,它主张将传统的文科建设与理科建设进行交叉融合,再引入新时代技术课程,以期实现学生综合性跨学科学习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适应更严苛的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1]。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 个部门在2019 年4 月共同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简称“四新”建设),提高我国各院校为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服务的发展能力,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四新”建设工程[2]。自此,“新文科”从提出概念开始走向正式实施并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从跨学科角度去研究“新文科”的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新四科”建设,在这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下,我们要积极倡导四科中的“新文科”教育理念,我国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几乎每个领域都在面临西方的学术体系逐渐向中国化转型的挑战局面,而“新文科”的出现重点在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文科中存在的现象以及现有的经验,构建科学、合理、创新的研究架构,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新体育科如何建设与发展?对这一问题能否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新体育科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会在讨论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探索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体育科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

文科更宽泛地讲是经济、文化、政治等的统称[3]。新文科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当今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单独学科,更多的是交叉学科的融合,文科与社会各个方面联系得更为紧密,促进个体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趋势。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助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文科的“新”不是指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而是在所继承的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基础上,再与当前社会语境融汇出新的知识。

二、新文科的特性

新文科的出现,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它既继承着一般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基因,同时也具有一些符合新时代文科发展的新特性。我国“四新”建设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满足高等院校师生的学术造诣和发展研究,所以新文科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特性,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继承与创新等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新文科强调我国高校实行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推动各高校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支撑我国各项基础和顶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卓越人才。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无论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解决各行各业存在的问题,都需要知识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是在“四新”建设中,尤其是新文科兼顾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时代要求,它倡导普通高等院校对于教育改革应建设开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征程,所以传统文科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革新。二是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强调各领域要全面把握并及时吸纳该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推进高等院校各学科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使之成为与之前学科完全不同特点的新学科。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学科的交叉融合,催生出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范式。进入20 世纪后,很多新问题突破了原有的知识边缘和学科领域,越来越多的学术、技术等新成果都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三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与“旧”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割裂,有一定的继承性,很难截然区分或取舍,创新是对这一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它强调各类人才要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科专业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三、建设新体育科

新体育科是一个学科专业群,是多学科的交叉汇聚和不同学科的融合创新,反映了体育实践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 新体育科的建设就是要遵循守正创新理念,构建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格局。但是新体育科的多学科的交叉汇聚不等同于是不同学科在体育运动实践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其他学科与体育学科的融合创新。新体育科建设应打破传统体育学科壁垒,增设“体育+”“+体育”“体育x”等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及复合型体育人才。学科融合创新是要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体育运动实践领域的简单的“物理反应”。因为只有发生了“化学反应”才能构成体育学的学科体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体育科”。分析传统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其结构特点,创新体育发展领域和方向以适应现代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体育科知识体系。深入探析中国体育现状、解决中国体育问题并指导中国体育实践。因此,本文在我国加强新文科建设的这一背景下推动新体育科的建设和发展,初步探索了新体育科的建设理念和路径。

(一)新体育科的建设理念

作为中华体育精神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代表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性格的生动映射,亦是中华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根据新文科的概念和特性,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体育科的建设理念,以理念为基础,来探索新体育科的内涵,以促进新体育科的发展。

1.坚持交叉融合、循主流显特点、提质竞优、实践驱动的发展理念

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交叉融合:深度交叉融合是新四科建设的基本思想(教育部.2021)。这无疑是新体育科建设应坚持的理念。不仅要强调交叉融合,更要强调融合创新。从而形成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支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循主流显特点:在学科交叉融合中要处理好学科专业“本色”与“特色”的关系,既要遵循主流学科的基本范式,又要彰显出体育学科专业自身的特点。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提质竞优: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体现出新体育科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实践驱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体育科建设要充分体现其实践性,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检验新体育科的建设成效。

2.坚持服务于人民对健康长寿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实施把全民健康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体育在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这是由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发展需要,体育的参与和新体育科的建设成效需要落实到促进人民健康的伟大实践中而共同决定的。

3.坚持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体育对于实现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坚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新体育科建设要以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于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运动水平、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加快体育文化传播等都会产生积极作用。新体育科建设要以先进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阐释中国体育的生动实践。新体育科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国家“支持高等院校、知名体育企业等发挥主体作用。建设10 所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产业学院”等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5.坚持更好地彰显体育的积极价值和社会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繁荣、振奋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稳定、增进对外交往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下,新体育科建设要坚持更好地彰显体育的教育、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和社会功能。

(二)新体育科的建设路径

本文对新体育科的建设路径主要从体育文科、体育理科、体育工科和体育健康科这四个方向进行探讨。

1.体育文科的建设

体育文科建设要充分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既具有体育情怀又具有体育视野、既能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又能传播好中国体育声音、既能适应国际竞争又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的领导型人才、传播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体育文科建设要适应学术研究新范式;体育文科建设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求。

2.体育理科的建设

体育理科建设要在突出应用性的同时,不断强化其基础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体育理科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传统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体育理科建设要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最新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体育理科要积极开辟运动基因学、运动神经科学、运动与脑科学、兴奋剂检测等新的研究领域,注重交叉融合与创新适应培养创新型体育理科人才的需要。

3.体育工科的建设

体育工科建设要抓住国家新工科建设契机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在高起点上建设体育工科。要积极设置和发展体育工科专业,主动服务体育产业发展需求,走产学研合作的体育工科建设模式。

4.体育健康科的建设

体育健康科建设要强化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深入探讨运动促进健康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开发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三类创新型人才:一是服务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学校体育教师;二是服务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运动健康指导师;三是服务于慢性病运动干预和健康老龄化的运动处方师。

四、结语

新体育科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体育学科专业建设要抓住国家大力建设新文科的时代机遇,以新文科建设引领和带动新体育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实现我国高等院校新体育科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方位,促进我国体育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综合性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交叉文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