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EST与SWOT分析模型下的城市体育综合体发展研究①

2021-11-21韩宇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综合体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韩宇飞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00)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之年,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继续增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迅速,国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由物质型消费转为服务享受型消费,居民对体育等文化活动的需求增长,此外,国务院46号文提出的“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1],给城市体育综合体带来了发展机会,但由于体育综合体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运营经验不足也导致了种种问题。该研究用PEST分析法对城市体育综合体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态势分析探索优化策略。

1 城市体育综合体的界定

城市体育综合体基于城市常规商业综合体开发理念,以体育功能为核心进行延伸,以多种功能聚合的形式为城市居民提供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教育、购物、社交、展览等多种活动空间。现代体育综合体顺应城市现代化发展,以生活服务和公共供给为主的功能占主流,由集中场馆建设向城区内综合功能群过渡。

城市体育综合体的一个明显的特性是其功能的“合心性”,如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区域内有专业的体育场地设施,既可以供职业竞技赛事使用,也可满足市民日常的健身休闲,在核心体育功能区周边,建设商业区,辐射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可以说,城市体育综合体已跳出单纯体育场馆经营的刻板模式,作为城市第三产业的主力载体发挥自身作用。

2 城市体育综合体的PEST分析

运用战略管理中的PEST分析法对体育综合体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进行归纳,总结外部环境因素。

2.1 政治环境(political environment)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大型体育场馆改革创新,建设大型体育场馆过程中要将赛事需要与比赛后期利用相结合,赛后为了促进与各类相关产业融合,赛前应考虑赛后的利用弹性,升级其功能设计,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此外,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1],管办分离、政企分开,加快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并以体育设施为载体促进融合发展。基于此,政府推行“PPP”模式,鼓励私营商业组织和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吸引社会资本融资,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设施的方式支持企业参与体育综合体建设,盘活存量资源,对废旧场馆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税收政策方面,《意见》还提出对高新技术体育企业、体育场馆税收进行减扣措施,刺激体育企业积极性。土地政策方面,提出充分利用城区空置土地建设体育服务设施,有益于解决城市体育综合体场地紧缺的问题。两项政策皆提出对旧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和对创新的需求。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时间较近,在“放,管,服”的政策走向下,提出“政府投资新建体育场馆要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以往政府委托体制内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的方式会逐渐被取代,并提出“体育+”的实施,城市体育综合体实际上是“体育+N”[2]。

2.2 经济环境(economic environment)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选择随之发生变化,物质生活的富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开始寻求自我完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当然,经济的发展也给体育产业融合探索提供物质基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群众体育发展的根基。经济的增长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手工劳动被自动化生产取代,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参加体育运动和进行体育消费的群体增多。

2.3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结构迅速变迁,城乡现代化改变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促使体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放眼社会大环境,各类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创新创业,体育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岗位的新型产业改变着体育人口的生活方式。

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后,儿童出生率下降,人口死亡率下降,然而,儿童体质状况逐年下滑的状况凸显,社会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体质健康问题,这也给也给体育培训服务业带来机遇,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课外体育培训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独有的健身功能。社会中产阶层迅速成长,这一类人有着前卫的体育价值观念,并且对商业和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性强,“朝九晚五”的工作常态使他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城市体育综合体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的理想之选。

女性社会化水平与男性趋于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甚至在有些健身行业中,女性消费者的数量超过了男性,特别是职场女性。女性对身材的追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苗条”“纤细”这些形容词,“健美”“马甲线”“A4腰”“花瓶形身材”等热词成为追求女性健康美的标杆。女性群体将会成为体育综合体的主要顾客来源,既可以满足她们的物质消费,又可以满足她们的体育需求。

2.4 技术环境(technical environment)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城市体育综合体提供信息支持,如宣传媒介,包括设计者聘用和商业店铺的招商,政府通过信息传播媒体对社会企业进行招募,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物力。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了体育综合体的管理效率,减少了资金计算的失误,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组织未来发展环境定位。

3 SWOT态势分析

上文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城市体育综合体的外部环境,现结合分析结果运用SWOT态势分析模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3.1 优势(strength)

体育综合体与其它体育场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功能的多样性,与城市传统商业综合体不同,体育综合体能够以体育作为核心,其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是其它综合体所不具备的。

城市体育综合体的区位优势明显,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区、高新技术区或交通枢纽,在发展过程中可利用城市各方面资源延长其产业链,如佛山国际体育文化中心,有着专业化的运动场地,这些场地在休赛期承接各种国际国内文体演出,此外,写字楼和Estamall星翠汇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建设时间较早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典型的多功能体育综合体,不仅是北京市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的首选场地,更是现代年轻人消遣娱乐的圣地。

3.2 劣势(weaknesses)

目前,我国一些体育综合体所出现的问题多集中在运营与管理、体育赛事市场开发不足、前期建设计划欠缺科学性等问题。

3.2.1 运营与管理经验不足

由于体育综合体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发展框架,新建体育综合体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发展定位照抄试点城市体育综合体的运营模式,一味地效仿导致体育综合体建设规模超出了受众群体的接受范围,从而导致场地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浪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是管理空缺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体育综合体的管理,限制了融资的自由空间。

难以行成一套系统的薪酬制度,无法将场地的收入与员工的收入相联系,缺少鼓励措施,削减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2 体育赛事市场开发不足

一方面,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城市体育综合体承办职业体育赛事的能力较弱,多是依靠政府审批并协助举办[3]。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化和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有本质差距,愿意花钱去看体育赛事的人还是占少部分,现代生活压力之下人们没有资金和精力去进行观赏性体育消费,生活不规律导致亚健康的普遍存在,迫使人们将更多的钱花在看病上,或者是花在自身的健身消费上,体育竞赛表演业并不是人们的刚性需求。其结果是城市体育综合体为了发展需要更多的将发展目标指向体育相关产业和其它服务业,导致体育赛事的承办量持续减少。

3.2.3 前期规划缺乏科学性

一些城市体育综合体在规划初期由于没有考虑到多元化业态的融合,场馆设施功能单一,综合体中的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可变弹性较弱,赛后无法转换为供商业活动及演出的专用场地[5]。政府委托企业进行体育综合体的建设,这期间政府并没有对建设成果进行指导和验收,企业管理者容易按照一般的商业综合体进行建设,与设计师沟通不足,在向政府上报工程进展时层级关系复杂,信息传达速度慢,最终建设出来的体育综合体往往背离了多元化的目标。

3.3 机会(opportunities)

第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环境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给城市体育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二,政府扶持体育产业,关于体育综合体相关政策的增加给场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第三,感染性流行疾病、亚健康等健康问题使人们更加注重体育锻炼以保持健康。第四,体育赛事审批权的取消给体育综合体吸引体育赛事,独立承办体育赛事带来机会。第五,社会新阶层的出现保证体育综合体受众的稳定性,这类人群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六,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体育综合体的运作模式更加现代化。

3.4 威胁(threats)

在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了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大力发展各类体育产业、体育综合体,这也给三四线城市带来压力,造成二元不平衡性。此外,由于政府落实政策的能力不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对体育综合体的发展出现“坐、等、靠”的现象,与试点城市差距逐渐拉大,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城乡一体化趋势也引起了种种社会问题,在运用存量资源建设城市体育综合体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动改造区域某类人群的利益,如土地利益和财产利益等,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不和谐因素。

4 优化路径

4.1 利用优势,促进多元

首先,应利用体育的普世价值,传播体育文化,拓展受众群体。其次,城市体育综合体应利用区位优势与更多业态的合作,促进产业融合。

4.2 认清劣势,科学改革

引进专业体育运营管理人才,与高校体育学院合作,借鉴相关学界学者的理论经验,结合到体育综合体实践管理中去[4]。贯彻落实赛事审批权的取消,提高体育综合体市场开发和承办体育赛事的能力。取得实践成功的城市应提供其经验给相关部门,并且将各地的经验进行整合,选取最适宜的一套经营管理模式,供其他城市参考,树立标杆。

4.3 抓住机会,开拓创新

利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发高科技的体育产品,拓展产业融合范围,建设现代化气息强、紧随时代潮流的体育综合体。

抓住当前社会问题,把握大众痛点,开发迎合大众需要的综合功能群,城市体育综合体的设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目的。

4.4 识别威胁,均衡发展

政府不应盲目鼓励所有地方都兴建体育综合体,先从试点地区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后,再依次分级分批进行培育和实践。在体育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先在城市废旧体育场馆和空余土地进行改造,如果必须涉及到老居民区的拆迁,应设置还建条款来保障公民的权利。

5 结语

城市体育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政府、社会和企业只有协调好关系并完成好各自的任务才能突破难题,政府需要加强与社会各要素的合作,指定政策的同时还要进行实践指导,结合企业与社会的意见,利用优势、认清劣势、抓住机会、识别威胁,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体育综合体发展模式,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综合体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体育赛事版权的理论困境及其突破
田园综合体为农旅融合添活力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秦厂村社区中心党建综合体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体育产业之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