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应用研究

2021-11-21曲思奇李文彬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机能生化生理

曲思奇 李文彬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鼓舞着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不断突破极限,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在提高训练量和提升训练负荷时,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运动训练监控,是保障运动员取得持续进步、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而作为运动训练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运动生理生化监控可以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为教练组和科研工作人员调整和修改训练计划提供理论指导意见,能够有效防止过度训练、过度疲劳的产生。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生理生化监控十分重要。本文搜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将运动训练中常用的生理生化测试方法进行综述,总结运动监控实践中的常用手段。

一、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概述

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属于科学运动训练监控的一部分。对于运动科学训练监控的定义国内外专家有很多说法,郑晓鸿[1]将其表述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获得的反馈信息通过记录、测量和测试,以评估运动训练安排之间的关系和实际状态的运动员,然后调整和修改培训计划,以便控制训练过程的活动。

目前,运用于体育学科领域中的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主要从生理机能诊断和监测、运动技术战术诊断与监测、训练及比赛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方面入手[2],而生理生化监控属于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的主要内容。运动训练生化监测是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指导运动训练的一种方法[3]。冯连世[4]将生理生化监控描述为:运用生理生化方法和技术,测量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以评价运动训练的强度和负荷量,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身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信息和恢复效果,从而帮助教练员了解训练效果,正确评价和调整训练方案。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成绩、保持运动员竞技状态于最佳水平。能够影响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能够被客观测量并被客观反映的便是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运用生理生化方法来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做出评价已成为科学训练重要组成部分[5]。

生理生化监控的内容可包括:训练负荷监控;训练方法合理性、有效性监控;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恢复方法和效果监控[6],每项具体的内容还需与训练周期、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方法、个体差异等方面相结合来讨论。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监控包含运动训练全过程以及动、静态的全面监控。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持续施加负荷对机体的影响与间歇施加负荷不同,因此运动训练过程的长期性和阶段性使得生理生化监测更加重要[7]。

二、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常用指标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指标会发生变化,但由于生理生化代谢方式的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构建通用的标准时应注意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体差异[8]。应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选择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并根据不同运动员自身指标变化规律判断其机能状态。

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有很多,按组织系统可分为心肺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及消化系统、免疫防御系统等,具体指标分别包括: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心率等;BL、Hb、CK 等;睾酮、皮质醇等;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等[9]。

按照其测试目的可分类为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检测、训练负荷强度的监测、训练负荷量的监控,所对应的监测指标分别包括:心率、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等;BL、CK、尿蛋白、T 等;BUN、尿胆原、尿潜血等。通过不同的划分和归类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化训练监控。

在运动训练的实际过程中,教练组往往通过对选手训练过程中阶段性指标分析、成绩排名及教练员个人经验,来对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和竞技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修订训练计划的依据[10]。

三、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常用指标的应用

对运动员实施训练监控应按照个体化、规范化、模式化、合理化等原则来进行,对于生理生化指标的选定十分重要。根据项目类型、运动专项特点、运动员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可对生理生化监控指标进行选择,使监控能够有效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

洪平等[11]在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的训练监控研究中,采用了血乳酸、CK 等指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和各类比赛强度进行监测,分别讨论磷酸原训练方法及有氧训练方法,分析不同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将训练的个体性体现出来,提高训练效益,同时对训练和比赛后的CK 进行全面监控,对训练后的恢复状态进行评定。

何子红[12]等通过对8 名中国摔跤运动员进行长期随队的系统测试,选取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尿10 项、体成分、血象、总睾酮(TT)和皮质醇(C)、血氨(Amm)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负荷周,运动员血清CK 和BU 平均值相较于调整周有所不同,可作为该批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参照,并未为即将开始的新一周训练负荷的安排提供参考依据。(2)摔跤运动员与恢复和疲劳相关的各项指标最高值、最低值、波动范围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部分选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将个体疲劳和恢复的各项指标的最低值、平均值和最高值作为3 个参照点,将实际测试后的数值与这三个参照点的对比,以判定训练后个体的机能情况。

曹立春[13]在“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过程中生理状态评价指标的研究”中利用三次国家赛艇队较为成熟的高原训练为研究对象,对高原过程中优秀赛艇运动员的生理状态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在整个训练周期内,每天清晨定时进行晨脉、体重测量,定期测定血红蛋白、血尿素、身体成分、睾酮、铁蛋白和免疫系统等指标,通过聚类分析,运动员的生理状态的评价过程中,三级测功仪的乳酸指标、体脂、血尿素的晨起水平等是衡量评价负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需要结合清晨脉搏、血红蛋白、血尿素等作为高海拔训练的监控指标。各指标两两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血色素与血尿素可以相互参考借鉴。

苟波等[14]在对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研究中,针对运动员的训练周采用了生理生化监控。以上海8 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为对象,监测一周中每日晨与训练后的RT、CK、BUN 和尿十项,得出在周一的力量训练与场地训练两种手段叠加作用,对肌肉的刺激较深刻,至次日清晨肌酸激酶仍不能恢复,BLD 等指标都出现阳性结果,u-KET 阳性率达到75%。力量训练比户外训练能更好的刺激肌肉。而训练周生化监测可以让教练员了解小周期训练的完成质量,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四、小结

经过长期运动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水平与普通人不同,甚至优秀运动员的激素指标水平同样不能参考普通运动员的水平范围。训练等级和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运动能力的差异越小,所以,在依据不同的项目特点选取监测指标的前提下,还应了解优秀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结合运动员的主观感觉和训练表现对其进行个体化的纵向比较。对于不同训练、比赛周期生理生化监控指标的选择以及监测结果变化规律的探索,都应在生理生化监控前、过程中、监测周期结束后进行及时调整和总结。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不能仅根据一次的测试结果就说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需要长期的、连续的跟踪测试,才能了解运动员机能代谢特点,从而根据训练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同时,应结合多项指标来反映出运动员真实的身体机能状态,不能只凭单项指标的升降便对运动员的训练及机能状态做出定论。根据全面科学的训练监控,建立适合个体的训练计划,要避免用单一的训练或生理生化指标来监控运动训练,避免其可能带来的局限性和可能产生的偏差,以便更好的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坚实的保障和科学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欢

机能生化生理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游戏《生化奇兵》 改编电影
机能时代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
每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