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路分析

2021-11-21张良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张良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

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核心就是教学发展目标,就是通过德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成为一个具有践行体育运动理想、遵守体育道德、继承体育运动文化、遵守体育运动纪律的现代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一来通过中小学生自身体育综合素质课程教学,可以在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爱好、创新劳动创业精神和团结友爱意识的基础上,完善他们的人格道德个性和社会精神气质。

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在新的体育教学当中不断进行德育知识渗透,除了希望能够潜移默化地让每个学生逐渐学习体育相关的基本体育活动规则和规范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还希望能够让每个学生在新的体育知识学习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每个学生逐渐懂得为人为己处事一定要礼貌。在下课时间见到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和同伴竞争的时候能够公平地去争取。这一基本过程不仅仅能够直接帮助中小学实现基础知识的内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直接让广大中小学生逐步具备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优良传统礼仪风俗的规范道德意识,对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正确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世界观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精神推动力。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尽管学校体育锻炼活动是一项大型户外活动,和一般学校文化体育课程内容有着较大的实际差距。和学生文化体育课程内容相比,学生对于学校体育的学习兴趣相对较高。但是就学生立足于学校体育文化内容而言,由于体育教师所展现出来体育文化内容的教学方式以及方法太过于单一和死板,长期的学习下来中小学生就可能会对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丧失了兴趣。所以通过有效的德育教学方式以及方法,在一些学校体育项目中自然可以更加突出德育文化内容,能够让广大中小学生耳目一新,能够将原本枯燥、单一的体育项目通过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重新展现在广大中小学生面前,与广大中小学生自身追求新鲜美好事物的心理一致,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广大中小学生自己能够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面快速学习和得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活动内容[3]。而且在学校体育文化教学中采用渗透式的德育文化教学,能够使得学校体育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创造出来的体育教学模式也更加新颖,满足了广大中小学生自身追求新颖、追求新鲜的心理需要。

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联性

(一)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的一些语言和各种行为习惯,会对一个学生日后文明道德发展造成比较深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师始终秉承的德育教学方法理念,也可能会直接决定学校德育教育活动进行的是否有效。所以若体育教师始终能够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保持全程关注,投入热情、对待学生比较负责,就会直接使这些学生群体获得更加积极的德育影响,这些学生纷纷开始选择在平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加以学习效仿,培养对新生学习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负责态度将直接促使他们接受学校教育。若可以说这些教师在课中发现一些典型学生的德育不足或者问题时,能够悉心予以指导并大力予以激励,就可能会直接令这些学生逐渐重拾学习自信心并努力学习克服自己内心中的障碍,最终能够赢得更高的德育进步率和成就;反之,不仅可能会直接延误学校德育工作的总进度,还可能会对其余各个学科的德育教学效果造成一种不良影响。

(二)体育课堂的内容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综合教学期间,教师甚至经常会定期组织一些比较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并且其中大部分的体育活动内容都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有着深切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其在中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综合教学性和有效性。就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定期安排教师进行田径运动技能知识挑战竞赛,可以做到能够持续性地培养强化我们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力和耐力;定期开展全国中小学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知识挑战竞赛,则不仅仅能够不断地培养激发我们中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团结合作的学习运动精神,并且也可以有效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一种体育良好习惯。

(三)体育教学的评价

中小学生由于身心尚未初步发展完全,主要是他们的自尊心和身体还不是很成熟,实际上在进行学生体育运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为其提供正确的体育引导。如果是面对那些总是性格内向或是胆小的中小学生,教师切勿盲目的对其予以严厉批评,这样只会使他们因此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而是我们要多多的予以爱心关怀和自我鼓励,令其更加勇敢的面对自我,为日后各类学生体育运动基本技巧的掌握和思想品德教育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1]。

三、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教学内容多方面渗透德育教学

日常的体育运动教学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有田径运动、春秋季体育运动会、球类运动等较日常的体育运动教学内容。日常体育运动教学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渗透的主要关键点,也就在于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明确进行说服教育。在一系列的日常体育运动教学内容中,明确一些体育运动对学校的中小学生以及教师身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优势以及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优势。时刻重视巩固日常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日常教育教学载体。在体育教师日常教学中,说服教育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小学生教授历史事实,传授人生道理,教师同时可通过德育教学在学生遇到教学问题时,向中小学生明确阐述自身的教学观点,让中小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明辨事实是非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能力以及意志力

我国许多学生家庭是独生家庭,家长并未在这类学生的日常独立活动能力方面下足功夫,仅仅只是要求这类学生的独立智力不断得到提升。这类中小学生独立从事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任何机会再次遇到相对较大的困难,因此精神意志力较薄弱。在这类学生体育日常生活中,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较薄弱,体育课外实践练习活动薄弱,学校体育教师强烈建议学校可通过对这类中小学生在假期期间进行更加有效和更具针对性的课外体育实践练习,增强这类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体育精神,不断提高这类中小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意志力[2]。某中小学生因对自己学校开设的体育课不感兴趣或以其他各种心理原因,多次请假和推迟到校时间,教师应主动深入调查了解这类中小学生多次请假期间偷懒的原因,对这类中小学生多次请假偷懒行为进行合理指导和教育,同时,积极对这类中小学生定期组织开展各项课外体育训练,帮助这类中小学生有效率地克服多次请假和偷懒的不好习惯,不断加强德育渗透,以此提升这类学生假期的德育教育。

(三)转变学生思维,渗透德育教育

在我国一些传统学校的体育老师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将培养增强学生自身体魄素质作为学生教育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地注重于对学生自身体育精神素质的培养,往往忽略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修养教育,导致德育教育在体育老师教学课堂中的深入渗透一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者、课堂的教学执行者,教师的德育教学思想观念直接地影响着他的课堂教学走向以及全体学生的德育思想观念是否形成。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中深入渗透德育的第一步,就是体育教师应彻底转变原有的德育观念,将学生德育素质列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去。在体育课堂中积极主动实施健康德育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快乐健康的体育活动中不断成长,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四)挖掘资源,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

教学资源课程管理又可分为学校原有德育教学资源与直接生成,原有德育教学资源直接存在于课堂教学的课本中,生成原有教学资源则认为是直接形成于相关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这两种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相关学校体育教师而言,都可以说是无比珍贵的,尤其后者,能否充分准确地把握利用其在学校课堂上的各种具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这可以作为一个检验学校体育教师整体综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素养的一个基本能力衡量标准。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如何利用其在课堂具有动态性的各种生成性德育教学资源,善于积极探索研究挖掘切实可行的传统现代德育课程教学资源,并将其科学有序及高效率地充分融入到相关学校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去,使我国传统现代德育教育言之有理、行之有效,更多的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希望能真正深受我国传统现代德育教学文化中的熏陶。

综上所述,体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共同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品质的重要教育任务。在学校体育学科教学当中如何进行新型德育教学渗透,是新时期教学背景下体育相关学科教学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着重摸索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首先要充分了解进行德育教学渗透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探索挖掘新型德育教学实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实现其在德育中的渗透。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运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