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研究*

2021-11-21刘雨欣

运动精品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课外体育

刘雨欣

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研究*

刘雨欣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301)

课外体育锻炼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之一。对课外体育锻炼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十分广泛。文章分析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阐述课外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在生活、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身心健康;促进

中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健康水平不单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而且与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1]。当前许多中小学生疲倦、失眠、腰酸背痛等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最明显的表现主要是忧郁、焦虑、原因不明的脑力疲劳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较差,个体在群体中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谈,脱离群体现象经常发生,而伴随着孤独、冷漠、猜疑、自闭等不良情绪问题以及行为偏离等状况更多的是被诱发出来的种种身心症状。作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核心,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标准严、质量高的课外体育锻炼则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为他们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动力支持。

1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从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看,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发展的情况并不理想,肥胖和超重人数显著增多,《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同样显示,我国学生肥胖率呈快速增长趋势[3],并且研究显示,全世界每1.55亿肥胖儿童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此外,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表明,江苏省学生近视率处于73.6%的高位,2018年国家卫健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表明,中小学生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肥胖率较高、视力不良现象严重、睡眠时间总体不足”等方面。另有相关研究显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体状况因年级、性别、体型、学校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差异性较为明显,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学业、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3]。

2 课外体育锻炼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关系

体育锻炼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4]。不少学者通过由美国ASCM首先提出的运动处方概念,制定适宜的课外体育锻炼处方或运动干预实验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展开相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但会由于运动项目和锻炼强度的不同而具有一定差异。

2.1 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2.1.1 塑造形体 降低肥胖率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课业繁杂且沉重,学生的颈椎在长期的低头学习中会受到一定的损伤,驼背、脖子前倾的现象常常出现,同时,久坐也带来了肥胖和超重的不良后果。而在多样化的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会接触走、跑、跳、投、握等多种单一以及混合动作,这些动作不仅能增加背部肌肉力量与伸展性,对学生的坐姿和站姿矫正,完美的身体曲线塑造都具有一定帮助。某学者在研究肥胖学生的健康改进方法时,将有氧锻炼和抗阻练习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身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指标进行了干预实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学生的体重并改善人体成分、促进糖代谢等。另有研究表明,低氧与有氧相结合的体育锻炼并且配合控制饮食的方法对肥胖学生的减肥效果有良好作用,明显有助于降低肥胖学生的体重和BMI[5]。

2.1.2 改善视力情况

由于近来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学者对改善视力的体育锻炼方法展开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促进眼部营养吸收、减缓眼部疲劳,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近视[6]。小球类运动,在防控近视中的作用尤为显著,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等[7]。该类运动方向变化多、速度快,需要高度注视球的运动轨迹以做出正确判断,对调节眼睛的屈光度、促进睫状肌的收缩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睫状肌调节功能的改善对延缓中小学生近视发展速度也有良好效果,有效预防了视力水平的下降。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乒乓球或乒乓球与其他运动相联合的干预实验,结果也表明乒乓球运动可以较好地改善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并且已经近视的中小学生从事该项运动,视力水平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2.1.3 改善生理指标和身体机能

研究发现,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生的生理机能指标,有效提高了氧气的运输能力和利用率,尤其对安静时心率、心指数、血压等的下降有良好效果。学生的心脏适应能力在锻炼中得到增强,心脏压力降低。同时,体育锻炼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得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减少,这将对降低高血压、肥胖、心脏病等病症的出现率有一定程度的帮助[8]。另外,改善人体几大系统的功能也是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提升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有研究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对处于生长发育初期的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他们身高的发育[9]。

2.1.4 提高身体素质

课外体育锻炼项目丰富多元,坚持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速度与灵敏素质等,学生的肌肉也会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得到有效的扩展。科学锻炼对肌肉的配合度、柔韧性、忍耐力和灵敏反应程度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人体肌肉易于形成应激反应,从而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应对行为,有效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2 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课外体育锻炼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

2.2.1 改善情绪状态

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情绪状态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很大改善,有助于消减自身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并降低抑郁程度[10]。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焦虑、抑郁、狂躁、自卑和妄想等不良心理症状的出现次数明显减少[11]。中小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中有效化解身心疲惫和内心焦虑情况,放松自我、愉悦身心、减缓压力、削减紧张和负面情绪对身心的干预。

2.2.2 强化自我概念 提高自尊自信

体育锻炼可以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从而间接地提高个人的自信心,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身体自尊越强,自信水平越高。同时,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增强创造性,也会有益于个体自信心、价值观的提升,学生的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更容易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将有利于自身情感的丰富,陶冶情操。而健康、强壮、优美的个人形象会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增强别人对自身的认同感,从而间接地提升自我意识和自尊,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2.2.3 培养良好习惯 锤炼意志品质

个人自立自强、坚忍不拔等意志品格的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适宜的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在锻炼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或是棘手的难题,如同伴受伤、天气变化、场地受限等,中小学生在独自面对和解决难题时也锻炼了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增强了责任感,会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另外,复杂有难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养成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从而更得心应手地去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2.4 提升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的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很多项目都需要参与者的紧密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正常开展。因此,体育锻炼是人和人之间建立关系并且长期发展的良好形式,增强了人与社会的联系。研究认为,一个人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一方面可以增加群体认同感,另一方面,参与体育活动者在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上会更加轻松和自得[12]。另外,在体育锻炼中,中小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也会得到极大地培养。所以,学生可以通过五花八门的课外体育锻炼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从而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正确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及世界观,这对他们逐渐地适应未来社会节奏、提高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3]。

2.3 不同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和强度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3.1 不同负荷和强度

中小学生开展不同强度和负荷的体育锻炼会使得他们的锻炼感觉不同。强度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帮助自身更好地拥有运动愉快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发展[14]。某学者设计中等强度“篮球+花样跳绳”组合运动项目与常规体育活动的对照实验,对高年级学生自尊自信的变化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水平[15]。另有研究指出,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的促进效果会随着运动量的改变而改变,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效果最好,中等强度的锻炼带来的积极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优于小强度的体育锻炼[16]。但如果一直保持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育锻炼往往也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负荷。在持续的高强度下,身体内的各器官都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体内能源物质过度消耗,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从而会导致一些严重的运动性疾病,例如运动性低血糖症、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甚至会出现运动性猝死的情况。也有研究发现,学生从事不科学的体育锻炼会导致其心理耗竭甚至产生锻炼依赖性,这会对锻炼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锻炼依赖的人还很容易被锻炼行为控制,这不但不会给身心带来好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压抑、焦虑、烦躁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频发[17]。

2.3.2 不同锻炼项目

以苏州市为例,学生经常开展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容易进行的单人项目,比如跑步、骑自行车等,而他们最喜欢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首先是游泳以及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其次是跑步、自行车、武术、舞蹈等。许多学者分别从各锻炼项目的特点出发针对各项目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不同项目因其运动特点不同对中小学生的促进作用各有千秋。篮球运动因其趣味性、不固定的参与人数、多样化的进行形式,逐渐成为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18]。而足、篮、排等多人合作的运动主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敏捷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某学者设计了羽毛球、篮球、游泳、太极拳4个项目的对比方案对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参加篮球、羽毛球、游泳项目的学生,“偏执、强迫”心理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而太极拳项目对改善学生“躯体化与精神病性”心理状态的效果优良[19]。另有研究表明,武术类运动可以提升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与身高体质的整体发展,使少年儿童的身体发展形态更加标准,提高机体的整体反应与平衡水平,坚持武术健身操锻炼有助于减轻机体对儿茶胺的消耗,提供了大量的能量以帮助青少年的大脑保持活跃与专注,练习者的认知本领也会得到明显提高[20]。总的来说,激烈对抗性和强度大的运动项目需要参与者通过肢体或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相互配合或掩护,可以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毅力、自控力,勇于拼搏、敢于争先、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以及协作共赢、密切配合的集体精神,学生在酣畅淋漓的比赛中也更容易产生胜利的愉悦感进而帮助自身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和思想冲动,释放压力,调整不良情绪。而强度较小的锻炼类项目因其缺乏激励的对抗和竞争,主要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灵活性和均衡性。所以,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都具备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但在作用和程度上具有一定差异性。

3 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体育锻炼措施建议

3.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并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形式再完善并加强与校体育课程设计小组的密切联系;切实地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课的场地、器材等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为中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进一步改善落实防控近视的制度,使其和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测评体系,完善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相应评价指标,以便教师针对性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帮助他们改善,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提供支持。

3.2 学校要根据中小学身心情况和校园文化特色引入一些创新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根据中小学生的喜好丰富锻炼项目和组织方式,有效激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对中小学生课外体育的指导,合理设立专业性指导老师,基于信息平台等家校互通的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有效地课外指导减少中小学生因从事不正确或过度的锻炼对身心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适当地减少课外作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3.3 中小学生应适当提高锻炼参与强度,多参加中等到大强度的课外体育锻炼,科学地提高每周的运动次数和每次的运动频率,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丰富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项目,不局限于某一单一运动项目,应将不同的项目合理地结合起来,并且努力做到每天都进行不小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长期坚持;同时,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采用一些记录表格以及打卡的方式去督促和调整自己一周的锻炼内容和方式,有效提升身心健康。

4 结语

课外体育锻炼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帮助中小学生改善身体机能和体质健康,科学高效的课外体育锻炼不但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对其心理状况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一方面帮助改善不良情绪,调节身心紧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培养意志品质等。但中小学生想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必然是要经过长期科学锻炼、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的。因此,借助课外体育锻炼妥善解决近视率和肥胖率持续增高问题并减少学生不良情绪频频发生的现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外力支持,更要从主体出发,学生要积极地将课外体育锻炼融入生活中,科学锻炼,长期坚持。

[1]张磊,宋湘勤,胡惕,等.单一、混合类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107-116.

[2]刘秀英.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发布[J].少年儿童研究,2016(6):62.

[3]吕晓昌,杨剑,韩建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与运动干预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20(4):106-110.

[4]丁思远,肖蓉,张照.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生命意义感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445-448.

[5]王宁琦,胡扬,官余凌,等.4周低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肥胖青年体重、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4):289-294.

[6]王燕,刘玮,苏俊海,等.兰州与合肥市中小学生2014年视力不良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72-75.

[7]李良,徐建方,路瑛丽,等.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4):3-13.

[8]何杰.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及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53-155.

[9]邓西明.昆明市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10]李亚君.论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6):118-120.

[11]吕凤竹.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215-217.

[12]刘清莹.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2006.

[13]王程.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8):224-225.

[14]石文韬.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5]颜军,李崎,张智锴,等.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9,40(2):100-104.

[16]夏祥伟.体育锻炼对研究生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90-93.

[17]李斯浩,梁丽辉,太石华.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干预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21-24.

[18]夏宇.篮球运动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57-58.

[19]曹厚文,曹玲,李松.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以理工科院校学生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7):89-93.

[20]姚灿波.武术健身操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AStudy on Promoting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by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LIU Yuxi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301, Jiangsu, China)

苏州市体育局体育科研局管课题(项目编号:TY2018-302),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20200111A)。

刘雨欣(2000—),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课外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们的“体育梦”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