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与差异性思考研究①
2021-11-21贾芳芳余锋
贾芳芳 余锋
(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
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国家教育部颁发,它是迄今为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文件。《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该时代的目的是要将中国的体育事业与国际接轨,转变现有落后的体育观念。该文立足于对比分析国内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与发展,思考其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国内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与发展
1.1 国内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
新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历次变革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围绕“苏联模式”而开展的[1]。大学体育的课程观念自然也起源于“苏联模式”的课程观,即应试教育式的体育观。最初的大学体育课程只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甚至连应试都算不上,表现为当时的大学体育作为公共必修课,是没有学分的,只对周课时和总学时有要求,可见体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而在教学形式上,和其余大学课程一样,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1.2 国内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发展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体育观念纷纷涌入,冲击了国内高校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纠正当时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应试成绩的社会现象,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2]。作为发展人“身体素质”的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阶段的学校体育才被重视起来。直到20世纪 90 年代后,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打破了以单一思想和理论一统天下的体育教学局面,初步建立了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3]。直到2002年《纲要》的问世,给高校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纲要》给高校大学生提供基本学习目标和发展学习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体现了对大学生体育素质水平的个性化要求。其中,在基础目标的运动参与目标领域中提出,大学生应基本形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第一次在高校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也反映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逐渐走向国际化。不管是运动技能目标,还是身心健康目标都体现出健身体育的教育观念,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纲要》颁布后的近20年来,在健身体育和终身体育观念的思想引领下,中国高校公共体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灵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却在逐年下降,这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现状,有待进一步的关注和解决。在中央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的倡导下,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组织并研究如何发展各年龄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在此背景下,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 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4]。
从“素质”到“素养”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该何去何从呢?有学者认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含以下4个方面,分别为运动技能、运动能力、合作交往意识、健康意识。笔者认为不论内涵如何,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都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未来的改革之路还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2 国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与发展
2.1 国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
国外近代教育观念,起源于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席卷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体育教育观念上便是形成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即服从自然法则,让人的身心自由协调地发展。当时,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体现了自然主义体育的思想。即人类的受教育过程中,应顺应自然,顺应人的本性,而体育正是这种自然教育的开端,应当放在教育的首位,并运用自然的手段使受教育者自然发展、强身健体。
2.2 国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公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对健康的诠释仅仅是“Health”。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扩充了健康的内涵。“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或不衰弱,而且还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5]。”即确立了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三维健康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给出四维健康概念,即在原有的三维健康基础上增加了道德这一维度。此时,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不仅是“Health”,更多的是“Fitness”,也反映了人类对身体发展的更高追求。随着国际上健康的内涵不断丰富,西方大学体育的教育观念也走向多元化,总结下来有健身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和人文体育4种教育观念。
(1)健身体育。这一体育观念由来已久,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运动为主要途径的文化现象,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被人类作为强健身体的重要方法。在欧洲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城邦就非常重视居民的身体素质,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很严格的军事训练,以保证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健身体育观念发展至今,不仅在大学体育阶段,还在全年龄段的学生体育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2)快乐体育。大学体育课程的实践主体是大学生,受年龄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身心更加成熟,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有显著提高,生活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此阶段的体育学习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快乐的体验,并喜爱上一项或多项运动,从而有助于大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
(3)终身体育。大学体育课堂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国内不少学者也做了实现终身体育的路径研究,张萍、黄志剑在对410名毕业1年以上的校友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校友对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内容评价最高,而对纯理论和纯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的评价相对较低[6]。这表明认知与活动相结合可能是优质体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4)人文体育。人文体育观念认为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目的不能仅局限于传授体育运动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只是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一方面,体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现象,由古至今发展下来,体育改变了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单单是体育精神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奋发图强,积极拼搏进取。体育人文价值观念在大学阶段理应得到更多的体现。
德国大学的学校体育并未设置具体的科目,学生可自愿地选择运动项目进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这样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学生对各项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兴趣性,是快乐体育观念的典型体现[7];美国的大学设立专门的体育俱乐部,学生、家长、社区居民都可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8];英国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要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技能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9]。可见,国外在大学体育教学设置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在4种体育观念上各有体现。
3 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差异性研究及建议思考
通过对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近代起源比较发现,中国和欧美的体育观念扎根于不同的土壤,但面对青少年体质状况整体不佳的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寻求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而这场变革首先是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各国应该从各自的国情出发,合理选择体育教育观念,确立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方向。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大学体育教育已经摆脱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阶段,这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校接受最有时间保证的体育学习,包括系统学习和自主练习。同时,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他们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坚持自我锻炼和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国内目前倡导健身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对大学体育的教育观念转变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大学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不再以达标获取学分作为接受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相比来说,在人文体育和快乐体育观念上仍需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健心功能更接近学生成长的天性,应受到高校的认同和提倡,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又为健身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贯彻提供有力的保障。
任何一项变革都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不仅需要国家和各高校行动起来,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的参与和配合。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与社会市场、社区、家庭的联动日益紧密,出现了校内外体育一体化的趋势。相信在全社会共同支持下,我国也将迎来高校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