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课的势衰研究①
2021-11-21范擎宋义哲
范擎 宋义哲
(1.山东省淄博第十五中学 山东淄博 255120;2.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田径课的任务和目的在于掌握田径运动技术、技能及理论,具备传递田径知识、技术、技能的本领,最后应用于实践,以达到增强中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的目的。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学体育大纲来看,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必修课,在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占据30%,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在中学体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影响,我国大部分的中学将田径课程作为“达标”课程,以中学生体质达标为最终目的,忽视田径课程本来的任务和目标。在这种情形下,广大中学生畏难而拒,闻之色变,田径课程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走向衰弱。该文以聊城市初级中学学生及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初中田径课程衰落的主要原因。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聊城市初级中学学生及教师对学校田径类课程开展现状的了解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知网等文献库搜索关键词查找相关文献,全面了解中学田径课势衰的发展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关于初级中学田径课现状的问卷调查》,对聊城市八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教师问卷为20份,学生问卷为220份。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分析。
1.2.4 观察法
采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对聊城市初级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教学内容、学生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1.2.5 逻辑分析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课程进展现状,挖掘有利研究因素,得出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初中生对田径课参与度不高
2.1.1 聊城市初中生运动取向调查
通过调查可知:初中生喜欢球类运动的人数为152人,喜欢田径、体操以及其他运动的学生分别为30、25和13人。统计表明:在学生的运动取向中,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最多,占全体学生的69.1%,喜欢田径运动和体操运动的人数较少,分别占全体学生的13.6%和11.4%,喜欢其他运动的学生占5.9%。可以明显得出喜欢球类的人数最多,喜欢田径的人数仅为喜欢球类运动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男生占绝大多数,体操运动和其他运动则与之相反,女生相对较多。通过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学生体育运动选择中,田径运动与球类运动相比并不受到学生欢迎。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在学生中的地位正在慢慢下滑,因此,我们更应该宣传田径文化,使学生对田径运动充满兴趣,并使之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性。
2.1.2 初中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动机调查
通过调查可知:77.3%的同学选择了为中考体育达标;22.7%的同学选择了锻炼好身体;4.5%的同学选择了兴趣与爱好。说明近年来体育中考分数引起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甚至出现学生放学后进行田径练习或辅导的现象,但是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练习田径,忽视了田径运动本身的健身意义与价值,无法深入了解田径运动所蕴含的体育文化,这一迹象无一不透漏着田径课的势衰。根据田径课势衰的现象进行分析可知,大多数中学生认为田径类课程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运动负荷量较大、过于劳累,或是由于田径课反复练习中考体育项目(如男女长跑、立定跳远测试)而对其它项目的开展次数较少,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真正激起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现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天生不喜欢运动、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宠溺等原因使学生没有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不能使学生对田径运动充满兴趣。以上均是导致田径课势衰的原因。
2.2 田径教学场地、器材不足
体育器材设施完善是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由于经济情况、学生数量等条件影响,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场地、器材有较大差异。实地调查发现:有25%的学校具有标准400m塑胶跑道,25%的学校具有400m以下的塑胶跑道,25%的学校为煤渣跑道,12.5%的学校为水泥跑道,还有12.5%的学校为其他跑道。
教育部《关于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的补充说明》中规定学校应具有300m及上田径场。通过调查聊城市初级中学的田径场地并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要求,使部分学校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完成教学工作。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田径场地和器材不足影响了田径教学,导致体育课场地拥挤,教学效果与想象之中相差甚大。田径课所需要的场地范围较大,如果场地不够就会导致学生活动范围受限,不能完全体会到田径运动的乐趣,从而使广大学生难以认识田径运动,更难以激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所以,场地设施达不到标准,是造成田径课不能正常开展的首要原因。此外,学校对田径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田径场地既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得到经常性的维护。与此同时,经费不足还导致田径器材匮乏,许多田径项目由于没有相应的器材导致没有办法开展,其他体育器材也是陈旧不堪,不符合安全标准。
2.3 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与学校领导所持有的态度息息相关,根据中学体育教师对各自校领导是否重视田径教学的抽样调查与统计发现:重视田径教学的占55%,对田径教学持一般态度的比例为40%,不重视田径教学的仅为5%。说明多数领导对田径教学工作还是持重视态度,但仍有部分领导对田径教学工作不重视,这一情况应与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5年发布的足球进校园的国家政策——《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相关。足球运动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运动,吸引了多数学生和较多的教学资源,田径教学受到的冲击,导致田径项目受到冷落,学生所接受的田径教学不全面,注意力被体育教师引领到其他项目,而且练习项目多为中考体育项目,提升成绩过程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被打压。因此,应该加强中学领导对田径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对中学田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田径课回潮及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开展田径课的教学目的有偏差,大多数学校领导认为仅为了中考体育达标,这阻碍了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播,导致广大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仅限于中学体育,使其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进而形成了田径课的势衰。体育教师的评优待遇与津贴不如其他主科教师,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不利于学校体育活动开展。
2.4 提高田径课参与性的路径研究
2.4.1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根据2001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其中,水平五明确指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为了适应中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中学田径课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普及基础的田径知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田径技能。初中生正处于兴趣爱好培养与形成阶段,初中田径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田径的热爱,从而使田径运动蓬勃发展。李群在《未来我国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转变》一文中指出,由于2000年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体育被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淡化田径项目的竞技性,减轻田径项目的运动负荷,并适当添加趣味性内容,使田径项目逐渐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要使中学生克服对田径课的恐惧感,体育教师要在田径教学时普及初级运动安全知识及做好人身安保措施,从而保证学生运动安全,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课的积极性。
2.4.2 提高田径场地质量,丰富田径器材种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确保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教育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学校每年的体育经费占学校正常经费的1%以上。”由调查可知,不仅农村初级中学场地器材需要重建、改善,城区初中场地器材也十分短缺。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标准,为体育课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让学生的运动体验更舒适,使场地器材能够满足田径教学需要,使田径项目在学校得到充分开展,让田径运动在学校中得到充分“成长”。
2.4.3 提高学校领导对田径课程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树立健全的体育管理体制,确保体育教学的课时数量,加强社会、学校、家庭3方面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应以积极地态度对待体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教学方面保证教学效果,注重创新性,使田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有限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从而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严谨认真地开展田径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应注重田径教学的组织,科学地将田径课教学内容穿插进行,保证田径课课时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应只为中考体育成绩达标。学校领导应提倡田径项目入选体育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加大对田径的重视力度,确保学生了解基础的田径知识,掌握必要的田径技能。另外,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田径运动会,宣传田径运动文化,提高田径在初级中学的活跃空间,提高学生对田径类课程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 结论
田径作为运动之母,在推动体育发展、体育全球化、终身体育等方面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运动项目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面对田径课势衰的局面,应化腐为奇,勇于创新。对中学田径教学的改进既不能贸然行事,也不能墨守成规。任何改革或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一个试错的过程。针对中学田径课势衰的局面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田径场地质量,丰富田径器材种类;提高学校领导对田径课程重视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