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2021-11-21文丽珍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丽珍 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财政专项资金是企业推动项目实施的重要基础,但从目前来看,部分企业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专项资金利用率的提升,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日常使用与管理
(一)申报
申报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源上缓解专项资金使用未突出重点的现象,企业应当从论证得出的结果出发,对项目展开综合的比较分析工作,进而选择最佳项目。将各类相关材料组织收集起来,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报专项资金,然后再由政府有关部门采用专家评审的手段,决定是否通过项目,并确定专项资金拨付的具体规模。
(二)使用
企业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几方面原则。
首先为绩效优先原则,应当充分认识到绩效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进行专项资金申报以及使用的标准,形成能够有效覆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并构建起立足于绩效的问责以及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其次便是专款专用原则,企业需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不能随意对资金的用途进行改变,也不能够对资金进行截留、挪用以及挤占。再次,企业需要落实专账核算原则,将专项资金开支和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开支划分开来,并对其展开单独的核算工作。最后,企业应当严格遵循职责明晰原则,各部门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并细化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切实展现出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成效。
(三)管理
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对专项资金展开针对性的专门管理工作,从企业战略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当前企业现有的资源以及产业布局情况,展开对于专项资金申报的论证、筛选以及评审工作。企业可在内部进行专项资金日常管理机构的设置,优化进行政策研究以及导向把控等工作,高质量落实专项资金项目的审核、申请以及报批工作,推动项目持续平稳实施,明确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则应当全面监督和审查专项资金的使用现状,主要涉及专项资金的审核、拨付以及复核,保障专项资金的专账核算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开展对于项目资金使用、招投标方案以及决策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检查,并优化开展对其的审计、监督以及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承担起项目的管理、生产、组织、运营以及实验等责任,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台账并详细说明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供项目开展各环节的总结报告。
(四)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两方面要点内容,一方面,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专业化的项目团队,形成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对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实施步骤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强化对于实施进度以及各项工作责任的全面落实,按照工作方案的各方面要求,推动方案的逐步平稳实施。另一方面应当关注有无改变资金用途,专项资金需要严格根据申报用途进行使用,若是遇到特殊情况应当先申请备案,准许后才能够进行调整。
(五)结项验收
当项目实施完成之后,为保障实施效果能够符合当初在项目申报时所承诺的各项技术指标,实施单位需要先提出相应的结项验收申请,然后进行项目的结项验收。结项验收一般围绕着绩效评价开展,充分根据项目申报材料中的实际内容,开展对于项目完成情况、实际水平、应用效果、资金使用合理性以及项目最终所起到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科学评价,当完成验收工作之后,验收小组应当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并根据报告进行财务决算以及项目移交的办理。针对那些项目结项后未被使用的专项资金,通常情况下应当将其退还给政府部门,若是项目并未通过验收,则应当对相应的责任单位展开问责。
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的优化途径
(一)强化开展项目申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逐渐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为切实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成效,应当强化开展项目申报管理工作。
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需要连同财政部门针对项目展开全方位的调查,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绩效目标以及实施规划等内容的合理性,针对那些重点项目以及有着较强专业性的项目,应当积极组织专家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并优化筛选出其中可行、合理的项目。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项目库的建设,基于项目库选择高质量的项目,确定好项目之后才能进行向上申报,以保障项目实施以及专项资金的安排之间能够得到高效衔接。
另一方面则需要全面开展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谋划与合理布局,有效冲破原本横亘在各部门之间的障碍,将各种相类似的专项资金妥善整合起来,以便缓解一个项目多头管理的现象,最大限度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二)健全完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
为了真正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以及安全性,发挥出财政专项资金的实质性作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构建起更加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
其一,在编制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零基预算模式,立足于统筹规划,科学开展对于专项财政资金的分配工作,这样便能有效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二,工作人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对用款内容以及资金的适用范围展开进一步明确,确保单位在实际执行预算的时候有据可依。
其三,强化预算的规范化执行,严格把关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强化信息共享的效率,项目单位在实际应用资金的过程中需要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以便财务人员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度以及实际情况,进而对项目资金的安排进行优化调整。要注意的是,在项目建设阶段切忌随意对预算进行调整,也不能够盲目提升建设标准以及增加建设内容,若是面临特殊情况需要扩大投资规模或者是调整预算,则务必要严格依照程序,进行报批审核,反之则不予纳入决算。
其四,需严格落实决算审查,科学进行资金拨付。切实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决算审查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联合第三方机构展开审计监督。除此以外,财政部门在面临部分结算手续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时应当拒绝或者是暂缓支付。
(三)大力进行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
一方面,应当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切实展现出财政专项资金的实质性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在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在预算编制、实际执行、项目验收等多个环节中都融入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的内容,并开展实时动态的跟踪,在原有基础上对监管手段进行创新,在财政监督工作中灵活实现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保障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
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工作的力度,充分将重点检查和常规性检查融合起来,形成全面覆盖监督、检查、协调以及反馈的机制体制。企业内部需要形成专门的综合检查小组,定期检查专项资金使用以及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以便第一时间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问题,进而采取更加科学的解决措施。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针对那些违规行为,严格按照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体现出监督检查的效果,达到对于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除此以外,应当充分发挥出财务人员的监管作用,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全面参与到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当中。企业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也应当对财务人员本身所具有的岗位分工以及职能进行细化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统筹以及规划支出的全部过程,与此同时还要详细了解资金的具体流向,确保资金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覆盖。财务人员需要从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实际要求出发,对专项资金使用进度以及项目进度进行及时了解,以便于提出申请并对相关支出采取优化调整措施。
(四)妥善落实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企业在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时,往往需根据项目申报书中设定的目标,根据与项目目标的必要性、相关性、企业资产的共享性等提出资金的使用方向及支出明细,但在企业具体使用中却存在不遵循预算执行的问题[2]。企业需要大力开展对于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形成立足于绩效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理念,采用绩效评价模式,此举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企业应当强化开展全过程管理,全面进行专项政策的设置,与此同时,还要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前置条件。此外,企业需构建起良好的重要政策项目绩效跟踪机制,针对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以及政策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应当形成科学可行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为后续安排预算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以外,企业应在绩效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对于评价结果的科学应用,将其同对于预算的调整结合起来,对那些绩效好的项目进行优先保障,而针对那些绩效相对来说一般的项目则需要进行督促改进,针对效率较差和无效率的项目资金则需要削减财政专项资金。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开展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对于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项目的持续平稳推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企业务必要充分落实对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详细检查工作,并切实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