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①
2021-11-21孙晨韦颂
孙晨 韦颂
(宜宾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0)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1]。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康的体魄需要以少生病、不得病为前提,而要少生病、不得病,就离不开稳定的体育锻炼。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2]。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新公共服务路径,对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全民健身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也是实施健康扶贫战略的主要途径。
西南农村地区主要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有藏族、彝族、羌族。在这些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人才配备和体育管理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体育服务长期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依据乡村振兴的原则来检视农村体育服务问题,建立起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振兴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旧存在,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素质仍需提高[3]。乡村振兴应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因此,健康的体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所在。健康的体魄离不开稳定的体育锻炼。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水平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高低,对国家具有战略性意义。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人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当前农村地区相对不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和身体健康意识的薄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地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机体素质,进而导致人力资本水平的低下,这也是制约西南农村地区振兴的主要因素。落后地区要摆脱落后、实现经济追赶和地区振兴,首先要提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身体素质,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2.1 财政经费对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投入不足
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6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充分说明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然而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在财政支出的占比却非常低,西南地区近半数的乡镇没有专门性的经费投入。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公共财政对于体育事业投入的保障机制与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满足当前国民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将公共财政经费纳入农村贫困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之中,均衡公共体育财政,构建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财政体系,加强农村地区对公共体育财政投入的监督力度,体现出公共体育服务的公益性、均等化,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人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从而推动西南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及加快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从而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是公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当前西南农村地区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大多数体育场馆位于城市内。由于交通问题,农村地区居民健身与锻炼的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在农村,由于其本身发展落后,经济增长缓慢,加之地理环境的影响,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体育场地设施比较落后,农民在体育锻炼场地的选择上比较随意,主要有自家庭院、公路上、野外空旷地、单位、附近学校等。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严重阻碍着农村贫困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
2.3 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指导人才匮乏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人才队伍的健全,保障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性、规范性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在贫困农村地区,由于相对缺乏体育健身意识和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乡村地区健身运动的开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西南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仍相对弱小,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配置方面面临分布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因此加大队伍建设是切实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保障。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3.1 党和国家重视乡村发展,农村公共体育发展契合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推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农村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其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宏观大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新手段。通过完善农村基础体育健身设施,吸引更多的乡村居民参与到体育健身中,进而使其体能得以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农村居民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愉悦身心、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生活指数不断提升,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体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新契机。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激活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3.2 完善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保障居民健身权益
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不可忽视的是偏远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尚不完善。而西南农村地区文化相对多样,人们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较高,相较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更具开展空间。西南农村地区面临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与场馆集中于远离乡村地区的城区中的困境,新建的体育场馆由于距离和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导致乡村居民无法使用,场馆闲置问题较为突出。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设施需求和城区场馆闲置率较高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西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因此,需要尽快建设并完善西南乡村地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乡村居民健身文化广场,促进乡村居民的体育参与和健身活动的开展。注重体育场地建设的科学布局,切实使大多农村地区居民享受到设施带来的便捷性。此外,应确保场地设施建设可持续化应用,保障场地的利用率和效能。
3.3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切实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科学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保障了体育健身运动的科学性、规范性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其是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西南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相对缺乏体育健身意识和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乡村地区体育健身运动的开展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西南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仍相对弱小,加大队伍建设是切实做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第一,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指导水平。第二,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开展为平台,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践与培训,实践与监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做好社会体育工作的指导,进而保证农村地区公共体育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福利待遇制度,内在激励,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基层工作,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实现农村地区公共体育健身人力资源的科学化保证。
3.4 完善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应不断丰富西南农村地区活动内容,促进健身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以便满足于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体育内容体系[5]。此外,建立健全西南农村地区基层体育组织,优化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明确其服务定位,转换管理职权,切实做好资源分配,明确服务者的地位和功能,进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对西南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精准化意识,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