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思路分析
2021-11-21黄茂云
黄茂云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 安徽 淮南 23220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改变传统教育已成为当前的任务,但是传统教育中的古诗词,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占据大部分,因此,要学习古人的思想文化的,就要从古诗词开始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提高个人修养,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让古诗词教学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的集思广益,不断创新。
1.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学校以及教师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文化。第一,有可能面临教学思想方面的问题。一些教师都是教授文言知识许多年的教师,他们有一定的经验,在教学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影响,要学会用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采用当前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古诗词文化的教学。第二,教学手段有一定的问题。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并且对于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应用不当,学生就不能更好的进行诗词文化的学习,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进行传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创新,要让学生不断的进行传统古诗词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积极性。
2.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实施对策
2.1 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融入教学。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习富有兴趣的学生和对学习不存在兴趣的学生,在本质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如果学生可以对古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探究古诗词当中所蕴藏的意境,继而让学习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学生如果对古诗词学习全无兴趣,就无法提起学习古诗词的劲头,很难自主开展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故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开展课堂设计,为他们塑造一个充斥着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这样优良的环境当中得到审美上的感染,合理带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慢慢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 例如,在学习一些古诗文中通常会出现“孤雁”、“鸿鹄”、“香草”……每个词语都代表不同的含义,都体现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在屈原的《离骚》中就运用了多种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对于古诗文的理解进行,想想当时作者所面临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背64篇科目之一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与苏轼的《江城子》刘禹锡的《乌衣巷》李清照的《声声慢》音频怪物的《一醉南柯》进行对比理解和学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词中的情感,更容易掌握借景抒情、情景结合、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手法,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思考,去感受古诗词的不同风格。学生在深入了解词人和词的情感后会发现,即使看似相似的词句,它们所蕴含的词意也并非完全相同,但是通过把它们进行对比,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鉴赏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2.2 补充古诗词背景丰富语境内涵。古诗词是使用简短语言表达情感,在内容处理上会存在简写或者省略的情况,对于高中生的理解产生直接影响,需要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对古诗词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联想。如在讲解白居易的古诗词时,可以对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和个人遭遇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只有对白居易的生活建立清楚的了解,才能感受白居易作词的情感。如教师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对白居易的生平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出白居易的资料。从白居易写作背景理解古诗词的情感。白居易生于乱世,聪颖过人,读书刻苦,入仕为官,在官职上大行直谏之举,经常当面指出皇帝错误,深受皇帝器重。而后受诽谤被贬,成为白居易一生转折点,转以兼济为志向,关怀百姓。晚年白居易常游历龙门,信笃佛教,以穷则独善其身之道安度晚年。在不同时期白居易的心态和境遇不同,作出的古诗词也有着很大差异,教师在教学期间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不仅能够让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展,也能有效辅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意境。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的进行学习和传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高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不断进行创新,调动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效率,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