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写人作文的策略探究
2021-11-21刘海燕
刘海燕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山东 曲阜 276826)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写人作文的教学时受到应试考试的影响,让学生不断的背作文,学习固定的模板,这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写人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写出他们的特点和品质,并且能够言之有理。
1.明确写作目的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人作文的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写作。写作是一种自我描绘与表达对世界看法的运思过程。每个人对写作的认识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写人作文时,要告诉学生,我们需要用写作这种方式来表达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表达出自己想要诉说却又不可诉说的内心情感,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盈,在写作中获得快乐。
例如,在进行《扁鹊治病》的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学到一些写人的方式,积累一些写人素材,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使文章更加充实,对于人物的刻画更加真实。
2.掌握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写人作文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写出多么华丽的篇章,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一篇文章能够理解百篇文章,从中学到写人的方法。在创作写人作文时,学生需要明白,文章写的是谁?这个人有哪些特点?文章中写了这个人的哪件事或哪几件事?当前,教师在进行写人作文的教学时,也可以通过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梅兰芳蓄须》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说一些导语“写人就像画一幅画,想要画的十分相像,不仅要形似(外貌特征等外在),还要神似(性格、品质、情趣等内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梅兰芳的。”正式进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反复阅读文本,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发生的主要事件,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无论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还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方法和写作素材。
3.进行片段练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写一篇完整的作文时,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片段练习,通过片段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过程指导。片段练习旨在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通过片段练习能够很好的抓住学生薄弱的点进行专项训练,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本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写一个写人的小片段,可以集中体现人物的外貌,也可以是人物的行为动作,用一个片段刻画人物的某一事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限定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写作,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如果学生在下笔时思路不清晰,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些小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片段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4.范文展示
在写人作文的训练中,教师要注意经常向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能够发现并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一篇写母亲的优秀作文,而后和学生交流教师对母子情的感受,和自己记忆深处母亲带给自己的感动。教师通过这样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学生也听的津津有味,很容易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教育的开展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不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也不限于学校的空间,而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体现在心灵的、灵魂深处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打开心扉,彼此坦诚,在轻松的环境下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最终灵魂碰撞,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范文展示时,也可以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无论是选材特点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都可以与学生交流,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写作的过程有更清晰的认知,有自己的创作思路,而不是完全依照范例去写。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写,要保证的是写人一定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开展写作活动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有更多表达的欲望。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对于写作的人物,情感要真实,形象要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