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改分析
2021-11-21郑雅君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郑雅君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引言
高校财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才会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必须符合信息化发展趋势,这也是未来从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些年我国高校在财会专业实训教学中暴露出诸多缺点,为了培养创新型财会人才,必须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善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轨的现象。另外,高校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善实训教学课程占比,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现代信息技术。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改必要性分析
(一)大数据导向引起财会行业变革
当下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影响到整个财会行业,传统财务管理方法必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只有利用大数据,才能更加精准地完成财务工作流程,科学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从而有利于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最重视的是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于财会人才的标准更高,必须能够有效处理财务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另外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会更加透明化,运用好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财务控制效率,这也成为财务工作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大数据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是作为财务工作核心应用,更是财务会计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二)大数据背景引发教育模式改革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并且极大程度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从而对财务资金展开有效管理、风险管控,创造更多经济收益。这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多要求,高校财会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尤其在数据信息愈发复杂的条件下,想要实现高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优秀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财会教育方面也会充分融入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打造开放型学习平台,并基于信息技术开发更多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财会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教育挑战。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与时俱进非常重要,应针对传统财会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从而促使学生满足市场需求,顺利进入财会工作岗位。
(三)大数据时代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由于企业对财会人才有了更多需求,高校财会专业教育方向必须及时调整,企业财务自动化水平已经逐渐提高,并且财务信息对于企业发展战略有着决策作用,所以财务人员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企业才会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都是由高校负责培养,尤其是中级以上的财会人才,为了保证学生的社会岗位适应性,传统财会专业培养重心必然要有所转变,朝着“战略性财务决策者”方向发展,在知识体系上侧重于决策分析、预算预测以及成本风险控制。由此可见财会人才培养目标,要基于市场需求,必须要与企业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财会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现象
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持续改革创新,尤其是突出专业实训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不过很多高校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导致财会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由于财会专业实践性较强,如果只掌握浅显的理论知识,必然无法应对繁杂的工作流程,所以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相比其他专业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这也决定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平衡。目前,不少高校仍然采用传统培养模式,把理论教学作为主导,也就是先理论、后实训的原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消化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层面又难以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实际的就业率并不高。
(二)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框架不够清晰
当下,高校在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框架上相对模糊,所以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参与,通过多主体引导教育,最终扩大财会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实训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匹配,这是缺乏政府与企业参与指导的影响,没有完善的实训制度提供保障,大多以高校拟定为主,因此实性教学存在一定盲目性,培养出的财会人才指向性薄弱。一般来说,企业往往有明确的人才配备标准,例如出纳会计要在基础业务上,能够兼任档案管理、债权债务账目处理等其他财会工作,这就要求实训教学要更加全面,因此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新制定实训教学框架。
(三)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学软硬件层面有待完善
首先软硬件会直接影响高校财会人才实训教学质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必不可少,这是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团队的建设同样非常重要,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指导,必然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训教学成效,并且教师的实训教学经验不足,无法保障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最后高校应针对现代化设备设施进行更新,由于实训教材、设备设施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财会技能,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用人要求。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改策略
(一)构建财会专业示范实训基地
由于近些年财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高校也在开放招生限制,虽然大大提高了财会人才培养数量,但却造成实训基地难以接纳、容量实习学生的问题,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加强建设示范实训基地,以此来改善校内实训教学环境。示范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促使高校发展,还能为学生带来专业化的实训教学,因此高校应建设固定实训场所、固定实训时间,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高校与商场、超市合作,包括各类会计服务公司,对学生展开实践培训,这样就能改善校内实训场所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延伸到岗位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会有显著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的实践机会越多,个人能力就会愈发全面,因此高校应发挥出示范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引入合作打造实训场所,在经过实践培训后,学生就能轻易完成财会岗位工作任务。
(二)转变教学重点强化信息工具的引入
在当下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改中,首先要注意转变教学重点,不断加大信息工具操作培训,转变传统纯理论教学模式、分数主义至上的情况,充分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结合大数据技术拓展实训渠道与平台,挖掘更多资源为学生提供保障。目前来看,高校应引入更多现代化技术,在财会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普及,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财会岗位实践操作环境。需要注意在实训教学中,应改变以往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现象,促使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例如在实训教学中引入电子作业系统,主要以模拟会计核算与账目记录为主,并采取线上提交作业的形式,教师不仅能够查看作业完成度,还可以借助系统分析作业成绩反馈,或自动审查作业完成批改,这样教师就会节省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时更新财会技术
目前我国财会领域始终处于发展态势下,并且不断更新财会技术、操作模式,尤其在大数据得到全面应用后,导致实训教学很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轨。因此,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双主体财会实训平台,这样就能及时更新现代化财会技术,帮助学生了解财会工作岗位环境、工作流程等,为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存储、分析,企业为高校实时传输可公开财务信息、案例,借助海量数据丰富学生实训课程内容,并确保与现实环境形成联系。校企合作是目前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主体协同配合,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财会工作实践,甚至获取财会操作技巧与经验。另外,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责任意识培养有着显著影响,在进入企业亲身接触工作岗位和操作流程后,认识到财会人员应该知法懂法、时刻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
(四)更新课程体系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
对于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来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至关重要,应该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不过以往实训教学中存在巨大缺陷,理论与实践分割严重,因此当下要利用有效方法更新课程体系,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按照市场最新动态与制度变化,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财会市场正在不断发展,会计准则与相关法律法规时刻变化,教师应该积极引入此类内容,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针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不断调整的情况,在教学形式上应采取微课、慕课等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吸收更多有用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训活动中得以转化,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明确财会人才实训培养目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提供了更多机遇,而高校应该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转变教学思路为把手,促使财会实训教学与大数据形成融合,在获取大数据的支持下明确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财会市场需求中,对学生实践操作与应用技能有着明确要求,所以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提高,比如前期以账目核对为主,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动态化数据库系统,完成财会人才的实施培养。不过,需要注意高校应避免盲目使用大数据技术,应在明确财会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下,促使学生紧贴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财会人才,并做到零距离直接上岗,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高校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明确好财会专业实训教学目标。
(六)构建高校、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训教改机制
在高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该建立多主体的改革机制,也就是融入政府、社会多方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财会人才。目前我国教育部门针对财会专业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实训模式,但并没有制定详细的政策进行扶持,包括构建实训基地的资金等,所以要加强政府部门的联系,在推进财会实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出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另外,由于缺少与社会的联合,同样导致财会专业实训教改困难重重,因此必须寻求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方面能够引入更多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对实训教学软硬件展开升级,另一方面则明确现代财会人才发展趋势,通过获取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参与指导,制定更符合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方案。多主体协同教育改革,有利于拓宽财会人才培养渠道,同时快速获取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变化,作为实训教材的重要依据。
(七)完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会专业实训软硬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及时完善财会专业实训软硬件条件,通过改善设备设施、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首先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中,应该重点考核教师的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包括理论与实训结合程度,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这样才能满足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增强学生的财会岗位适应能力。另外,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在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外,从企业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训教师,这样才能提供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经验,并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方案。其次要构建多元化实训教学平台,因为财会岗位会分为多种类型,例如会计核算、会计稽核、账务审核等,在大数据技术的全面支持下,设置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岗位,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财会人才。最后在实训内容上进行调整,多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平台系统完成财会工作流程,如信息数据提取、信息数据分析,培养出更具现代化特点的财会人才。
(八)构建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专业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训考核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单一、主体单一,没有实训考核技能题库与实训技能考核行业标准,所以导致考核评价没有发挥出作用。另外,实训考核评价与岗位技能要求脱节,这会影响最终的培养方向,甚至学生无法满足财会岗位需求,因此当下应该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对实训项目考核评价进行设计,改善传统过度注重终结性评价的问题。目前来看,在评价体系中应加入过程性评价、评价效果反馈机制,不应该照搬传统理论考核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大数据背景下财会市场需求,重新建立评价体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结果的考核目标。内容方面要避免单纯利用书本知识作为考核依据,必须根据财会专业教学目标、特点以及要求,包括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展开详细评价,并选择多种不同组合的考核方式,如笔试+面试、项目设计+小组辩论、论文+调查报告等,考核评价更新也会有利于实训教学改革,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语
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同时积极转变财会人才培养方向,抓住大数据时代的着力点,做到主动适应、尽早转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添更多实训教学内容,模拟最真实的工作环境,并借助多元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掌握现代化财会工作流程,为进入工作岗位奠定扎实基础。教育改革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尤其在我国财会领域不断发展的状态下,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支持,因此必须抓住机遇面对困难,完成财会专业实训教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