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中求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

2021-11-21王庆梅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调感情文本

王庆梅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陈村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 茂名 525443)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汉朝的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朗读教学历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指导,读通文本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喜欢用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或“读出深沉的语气”,诸如此类的引导,而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读的是五花八门。因此,朗读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譬如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需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从朗读层次来说,第一是读通,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古诗,然后教师范读,也可以播放录音或者让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以达到读通古诗、读好停顿与节奏的目的。譬如,在学生练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云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同时,读本诗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曲、簸”的发音。“曲”在这里表示弯弯曲曲,读第一声。“簸”有“bò”和“bǒ”两个读音,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词定音,即用作名词时读“bò”,如“簸箕”,用作动词时读“bǒ”,如“颠簸”,这首诗里用的即是动词义。

2.读中会意,读出“美”感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优美的画卷中去。所以,在朗读中,不仅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声音响亮,不读破句,还要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朗读的层次来说就是读懂,在师生对读、生生合作读、配乐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中,把文本的内容、感受读出来,读出感情,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大意。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引导。如在教学读《江南春》时,前两句应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后两句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岀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要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教师可出示诗题,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湖阴先生”是何人,接着指导学生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理解“书湖阴先生壁”即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进而读懂诗题之意,再指导学生根据意思停顿,如“书/湖阴先生壁”。全诗都可以用较为舒缓、闲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时,节奏可适当放慢,读出诗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3.想象画面,入情入境

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入情入境的朗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等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朗读“心里图像”。这种入情入情的朗读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反过来,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月光曲》这一课的第9自然段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优美的意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控文本内容的语色语调语音,精准掌握朗读的“气、韵、神”,尽可能提高朗读美感。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有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语文教师指导教师领悟文章感情发生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融入课文朗读的角色。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朗读模式,语文教师要对散文类、诗歌类、说明类与小说类等文本的朗读要求进行梳理,根据文本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查询生字的拼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并讨论每一段的内容。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划分每个段落,指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朗读,确保学生连贯朗读。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因“声音的清晰”,赋予了冷静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动态的灵气;因“念出声音来”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朗读,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每一天的朗读就是每一天的成长。就学生而言,变化的不仅是那个小小的身体,还有身体里那个小小的灵魂。因为朗读,他们的世界开始向更深更远处延伸。丰富的朗读,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在读中求得所知,获得所感。

猜你喜欢

语调感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共产党人的感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带着感情
谈谈诗歌的语调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