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校本课程研修的研究
2021-11-21李静冯丽
李 静 冯 丽
(江苏省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1.开发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新课改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也要熟悉了解教育深化改革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初中教学的意义,并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熟悉掌握教学知识内容,提高成绩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加强校本课程研究教学是当下初中班主任的主要任务,老师,需要积极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打造多种多样的课堂氛围,积极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及灵活性,并将校本课程研究积极融合当下新课改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生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主动探索教学知识内容来提高自身这时的掌握程度,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基于此老师应当积极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并确保课堂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到教学中,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
2.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通过实际生活培育学生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综合实力,而在初中阶段学习中老师和家长是学生重要的引导者,其不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引导着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积极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习惯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为以后的学习及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在教学课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将自己作为教学向导,规范自身行为来为学生提供成长模板,给予学生相应的尊重。并且在校本课程实际开发中,老师应当及时按照学生学习习惯及学生学习进展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来弥补学生在学习上的缺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培养正确的成长观念,相应的展开思想道德教育,避免学生在青春期内迷失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举止,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可以健康成长,进而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实现校本课程开展的意义。
3.以立德为教学导向,进行学生的行为教育
立德树人是当下初中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学生应具备基本品质的象征,那么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就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端正自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角度及方向来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思想观念,并通过自身行为的展示来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同时,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通过课本课程的教学及开发,让学生积极了解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从而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展开行为教育,就要以立德为教学导向,从培养学生的品质出发,积极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并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4.以树人为教学导向,明确教学育人的根本
除了立德以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树人的教学导向,让学生清晰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了解到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与与其思想道德品质密不可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老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既要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种氛围下积极完善自身不足,并根据现有的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时,不仅要从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出发,也要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出发,并以此让学生形成敢学习,敢担当优秀品质。通过以树人为教学导向的课堂开展,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实现成绩与道德的同步发展,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做铺垫。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老师就需要从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并以低的树人为教学导向,规范学生不正确的行为,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校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立足于当下,踏踏实实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以此来为社会提供全面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