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2021-11-21刘丽华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课题微课研究

刘丽华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人们对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求促进了微课的快速发展,微课的教学形式和蕴含的先进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2015年5月23日习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微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能转化为实际的“教育生产力”,鉴于此,教师积极尝试设计并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以期从微课中得到教学发展的助力。

2.课题研究的目的

微课是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的一段视音频。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它都是一次思想革命。在教育教学中,微课不仅能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当今形势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思维的课堂学习情境,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学习模式,既可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开展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找到科学理论依据,也可为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回归“生本位”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更可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生本位”的回归,在新的高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4.1 理论方面。

形成“微课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与作用”的问卷调查报告。

在落实微课授课的一段时间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大学生做调研。为了研究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时课堂基本情况、任课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和使用水平、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教学设备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等问题设计了问卷,问卷共12个问题,每班抽20人答题,共发放1000多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到中学微课教学方式在学生课堂学习中已初步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89%的学生认可和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调查也反映出很多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尤其是微课该如何更合理、更高效的使用。

4.2 实践成果。

4.2.1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了“四步五环节”微课应用模式。“四步五环节”微课教学应用模式就是将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自学质疑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两个阶段。自学质疑阶段又分成了“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自学”、“在线测学”四步;训练展示阶段分成“质疑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五环节。这种微课应用模式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微课灵活学习,丰富学习形式,学生通过微课的“课前导学、课中帮学、课后助学”的自主学习过程,牢固掌握知识,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效率。

“四步五环节”微课应用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学——教师导”,学生由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演示类、实验类、表演类微课能解决传统教学方法费时费力的教学内容,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讲授类、练习类、讨论类微课对知识点进行点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内化,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规律。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课堂知识接受程度,反复观看微课,解决课上遗留的问题,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缩小个体学习上的差异。

4.2.2 疫情背景下,实现了微课教学体系的完善。随着2020年寒假的顺延,学生居家学习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全面应对疫情给新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特殊时期主动录制微课,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微课借助移动学习释放了其威力,真正实现了“休假不休学、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在特殊时期,我校教师借助微课的优势,依托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进一步完善微课教学体系。(1)推进微课系统化,课程教学连贯化。疫情期间,微课暂代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职能,这种升级版的微课教学模式突破原来微课狭隘的框架,系列的微课课程有合理的课时划分、详实的教学计划,丰富课时内容,呈现完整教学流程,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微课教学也变得更加完整化、系列化。(2)完善反馈机制,实现双向评价。隔屏微课教学有完善的反馈机制,实现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双向评价。在疫情背景下,微课成为独当一面的教学模式,这更需要教师科学地制作微课,提升微课的趣味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展现出它的教学价值:确立价值导向,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遵循认知规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微课实施起来更高效,我校实验教师使用“微课三结合”多角度推广教学成果:即: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单一微课与多种技术应用相结合;教师语言讲授式与启发式相结合。实验教师充分发挥微课教学优势,实现了学生线上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最大化,为以后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4.2.3 取得了丰富的教科研成果。课题实验期间,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资料,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结合微课教学实践研究撰写了和课题相关的十余篇论文,刘丽华的《借助微课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孟庆莲撰写《初中语文微课翻转课堂应用策略研究》、徐彦青的《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微课教学模式探究》、陈晶的《微课》、张海春的《浅析初中数学微课的应用与作用》、左红玲的《浅谈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王丽君的《微课使用与历史教学》等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课题研究不仅使课题组成员的整体认识水平得到提升,而且业务水平、研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全体参研教师积极参与,熟练掌握微课的录制,把微课灵活的应用到他们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及时总结过程中的成果。教师之间听课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力求做到教学常规模式与微课创新模式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微课的“课前导学、课中帮学、课后助学”教学实践与研究,不仅实现了教与学的目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打造出高效课堂,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负责人刘丽华完成了山西省名师的学习,当选为山西省第十批特级教师,山西省正高级教师,微课《unit5现在进行时》在山西省第二十届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奖;陈晶荣获三晋英才、市优秀教师、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徐彦青荣获山西省三优工程优质课一等奖、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聘为山西省教育出版专家库特约专家、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教材中心教材培训专家。在市教育局举办的“线上课堂教学评选”活动,王丽君制作的微课《公元纪年法》、徐彦青的《让世界充满爱》《谁说女子享清闲》、张海春的《单项式》等荣获优质微课一等奖,任利英被推选为“学生最喜欢的线上教师”。

5.课题研究的影响

5.1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对微课应用的研究、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得教师对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等资源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5.2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微课的开发,通过建立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微课嵌入教学五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及其它碎片化时间进行灵活学习,优化学习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微课应用意识,还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3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结合网络已经有的优质资源,建设我校的微课资源,推广普及微课资源在我校各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在各科微课教学中,全组成员不断创新,不断研究,不断进取。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发展、人才发展、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课题组成员坚信一定能抓住研究的契机,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灵感,灵活应对科学合理的教学,取得较大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题研究成效得以显现:通过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微课等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重大作用,也明确了今后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努力的方向;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培养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并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突破,收获了工作信心,积累了工作经验。

6.讨论和建议

6.1 课题创新之处: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全体参研教师认真研究微课制作,探究成功微课案例,建立网络教研群,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问题导向为主线,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将微课嵌入教学五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课题研究中还存在微课应用推广不到位,成果形式不够多样化,个别微课选题不当,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需要重视课堂评价体系以促进课堂改革发展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期下“学与教”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微课”这个载体,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课题研究。没有研究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真正学者型的教师永远是走在路上的,课题组成员会继续齐心协力研究该课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提升理论认知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利用微课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题微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我的微课题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