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与实践之探索
2021-11-21孙晓晨
孙晓晨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引言
所谓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多种信息的转化,翻译人员不仅要掌握语言的独特性,还要了解语言的文化环境。为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从而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更多英语翻译人才。
1.大学英语课程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翻译教学,能培养大学生对英语和汉语的转换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的过程是对两种语言进行理解、表达和转化的过程,只有对语言熟悉和充分了解后,才能使两种语言的转换达到对等标准。翻译教学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的语言现象和文章内容,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快速进行思维转换与语言表达。因此,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2.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与实践的促进策略
2.1 词类转换。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词类转换的内容,将形容词、名词、动词的转换技巧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翻译。例如,在英语句子中,有一些用于形容心理活动状态的形容词,包括感觉、感情、欲望等,在转换成中文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形容词的内涵将其转化为动词。以“If you are often upset and irritable,there is a health problem”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翻译为“如果你经常心烦意乱、情绪暴躁,则说明存在健康问题”。如果英语采用冠词和形容词连用的表述方式,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普遍也要翻译成名词,如“the young and the old”应该译为“青年和老人”。而在汉语中,经常会使用多个动词,英语不论是长句还是短句,仅使用一个谓语动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多加注意。
2.2 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性的英语活动、在生活中多运用翻译能力,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把新的知识点和旧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以旧知识引发新知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应,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并积极参与交流,从而提升翻译能力[2]。
2.3 课下巩固基础,课上协力互助。英语水平差的同学、缺乏预习、没有良好学习动机以及缺少自信心的同学,在英语课上翻译的质量都会相对较差,对于这些同学,教师需要时刻与同学保持交流,不断使学生了解英语的重要性,时刻提醒同学做好英语课前预习工作,上课之前督促学生了解英语文章的大概意思以及相关的基础性词汇。在英语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合作,一起应对英语中出现的难题,作为指导者指引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和学生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在学生翻译困难时候提升帮助,在学生翻译后能够相互对比答案。课上也可以开展英语交流活动,比如进行把学生划分小组,这样使学生摆脱参考用书,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独立对翻译进行思考,最后形成不同形式的翻译结果,各组之间还可以相互对比讨论,交流翻译经验。
2.4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历史背景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英语和汉语是不同地区的文化标识。因此,对于这两种语言的翻译,一定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在开展翻译教学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而应将文化知识融入其中,系统地分析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使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增强。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以避免学生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防止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中式英语。教师可以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语言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交流中深化英语知识结构。为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与文化差异有关的知识,并为学生准备相关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总结加深印象,并对国内外的文化发展情况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形成跨文化意识,翻译时就会因用词错误而导致表达不当。学生应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增强跨文化意识,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尝试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参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英语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属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英语表达、写作、听力、翻译等各个模块,对于整体的英语能力都很重要,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英文整体水平,只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行的,需要从各个方面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