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立德
——立德树人理念下跆拳道文化价值辨析
2021-11-21马骏徐涛
马骏 徐涛
(渤海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党的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要求的同时,强调要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竭力促进教育公平,致力兴盛素质教育,悉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中的最根本目标去实施教育,学生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去完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力发展素质教育,是建设德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根本途径。跆拳道中“道”的教育由始至终都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核心,具有实现以技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1 立德树人的含义与实现
1.1 立德树人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中永远的价值追求,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立德树人可以一分为二地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立德是根柢,树人是最终想要收获的成就,立德和树人既矛盾又统一,既互相影响又相互鞭策。
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是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真正主题,不只是因为立德树人是育人的中流砥柱,更是因为立德树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赓续途径,是社会主义本质教育的特质,是搭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理论依据,是未来青少年儿童促进我国健康发展的保障,是承扬中国正能量,全民大步走进优质生活的力量源泉。
1.2 立何德 树何人
中国传统上把善、爱、孝、忠、信等优良品质叫做德。“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立德和树人。
“立德”即树立德业。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树立德业的根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学会立美德、立智德、立体德、立劳德。
“树人”即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民间也有着“小树不修不直溜”这样的俗语。而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人在少年学生时期,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时期,在生命的旅程中,“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非常重要的。
1.3 学校体育立德树人如何实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承担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任。体育是培养学生品德,加快智力发展,磨练意志品质,培养道德素养和健康积极向上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径。在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努力改变的枢纽,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一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华儿女的心灵是一片纯洁无暇的肥沃土壤,播撒进取的种子,就会收获优良的行为;播撒优良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优良的习惯;播撒优良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优良的品德;播撒优良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繁荣似锦的人生。
2 跆拳道中“道”的含义及体现
2.1 跆拳道中的“道”的含义
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是一项新颖的且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智能型对抗性体育竞技运动项目。它主要用腿去踢,其次是用拳去打,来展示人体内被隐藏的力量,表现出人的另一种美。它能强身健体,提高青少年防身自卫的能力和意识,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跆拳道”这3个字都有着不同的代表意义。“跆”意在像台风一样的猛劲去踢;“拳”意在要用你沙包一样大的拳头作为与敌人抗衡的武器,去击打;“道”意在练习跆拳道的人,在练习跆拳道技术的同时,要珍视礼仪和修养。所谓“习武先习德”,跆拳道中的“道”就是专注于修养和礼仪,在跆拳道教学中也是一种艺术方法,是点睛之笔,是跆拳道运动项目中每一位练习者必修的课程,是内心深处的洗礼,是文明文化和道德的综合。以东方思政文化文明为基础依据,传承优良的德育传统,依从“以礼仪开始,以礼仪结束”的武道目标为根基。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十二字精神为跆拳道中“道”的教学理论依照。在现代社会学校体育教学中,启迪青少年儿童的智慧,拓荒青少年儿童体力的小宇宙,巩固青少年儿童的信心、勇气和责任感,磨砺青少年儿童的意志,焕发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让青少年儿童通过跆拳道的练习,收获勇敢无畏、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谨慎、德业、虚心、宽容、大度、礼让”的崇高品德及尊敬师长,重道懂礼,正直诚信,侠肝义胆的情操。
2.2 跆拳道中的“道”在教学中的体现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跆拳道的“道”的体现主要是道德行和十二字精神。跆拳道练习者要在训练时真实感受去领悟“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十二字的真正内涵。学习者在进入道馆见到国旗要敬礼,这是爱国主义的细微渗透。见到教练,教师或者长辈要问好,这是常规性的德育体现,在上课中教师常常会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优势感,从而让学生感受与同伴互相信任的快乐。在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训练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想要退缩的时候,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心理和生理的极限并战胜自我,也许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不良诱惑,能知道克己才能从容的抵制诱惑。无论是教学,还是比赛,总会遇见挫折,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勇敢面对,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不能退缩,不能轻言放弃,要明白只有战胜挫折之后人生才能有质的升华。
3 跆拳道的“道”与“立德树人”的以“道”立德
3.1 “道”利于道德礼仪的加强和培养
跆拳道“道”课程教学中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重于突出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授,这正与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知礼守礼的传统相统一。跆拳道运动项目在青少年儿童心中最深切的影响是,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或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把“礼仪”作为训练内容的中心点。从学习礼仪到行使礼仪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进馆时向国旗敬礼,见到师长时向师长问好等。学生在练习专项技术的同时,思想境界也有升华,精神面貌也朝气蓬勃。在耳濡目染的道德礼仪浸透中养成发自内心的礼仪习性,青少年儿童逐渐形成互帮互助的作风。跆拳道的十二字精神,让青少年儿童从习练跆拳道中学到尊重、信任,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以“道”立德。
3.2 “道”有利于立德树人意志品质的培养
跆拳道中“道”的教育信仰“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十二字精神,其中心教育目的是通过技术战术的学习,竞技对抗的比拼对青少年儿童的智慧、体能和精神潜能进行培养,加强青少年的信心、勇气和责任感。跆拳道练习中教师会让青少年的体能尽可能达到身体承受的极限,这样能使青少年儿童战胜自己的懒惰和软弱,这样能让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由心理到外表都逾越自我,这样还能培养青少年儿童成为拥有百折不屈、积极拼搏的生活态度的人。更值得探讨的是孩子们在经历了长期的艰苦训练,在血水、泪水、汗水的洗礼中,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些祖国的未来之星在被打磨之后必会塑造出健康的积极品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以“道”立德。
3.3 “道”有利于明确三观的真理,有利于养成优质的生活及行为习惯
跆拳道中“道”的教学能引导青少年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鼓励式教学模式,鼓励青少年战胜自我,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勇往无畏,要学会用智慧和头脑处理问题。常此以往,青少年将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必胜的健康心理。循序渐进的培养青少年正确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比赛或竞技比赛的训练中,让青少年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拥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公平公正”这四个字烙印在青少年儿童的心中的。以“道立德,”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跆拳道中“道”的教学内容正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完全契合和统一。“道”的修炼,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而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履行,青少年儿童在长时间的学习后或经历比赛的过程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像破茧的蝴蝶一样,出现良性的蜕化。“道”即完成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要求,又重在德育和修养方面的全面的提升,培育青少年良好的心理思想素质,和育人的教育理念;以“道”立德,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思想理论依据,是未来青少年儿童做中国主人健康发展的保障。可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可以搭建科学发展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与根本任务并更好地阐扬武德价值,承扬中国正能量,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