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2021-11-21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14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核算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引言

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这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政府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研究《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2019年之前我国一直在执行单位会计制度,其中医院、彩票机构与网点、高等院校、地勘单位等均各有自己行业所制定的会计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是这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会计核算需要。首先,不能如实反映政府的资产与负债情况,对政府的家底不明晰。其次,对政府的运行成本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无法科学评价政府的运营绩效。最后,体系不规范,行业内没有固定的会计执行标准,这就导致政府财务报告不完备。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构建。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双功能”拓展会计核算要素

在改革之前,会计事务分为资产、负债、收入、净资产、费用五个部分,也没有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在新一轮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新增加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部分。即“5+3”模式。通过原来的五个要素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新增的三个要素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二)“双基础”进行全面会计核算

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单位内部资金收支和使用情况进行核算。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对单位内部预算资金的收支和使用情况进行核算。两种记账模式同时进行,开启平行记账模式。

(三)“双报告”提供详尽财务报告

因为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方式,这就使得在财务报告编制方面不同使用主体的核算方式不同:财务会计合算形成的财务报告主要用于分析本单位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情况;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用于分析单位预算的年度执行情况。为不同信息需求者提供了详尽的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状况报告。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亮点

(一)统一各政府部门“会计语言”

本次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之前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整合,不再区分医院、学校等9项具体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等政府会计主体,能够消除不同政府会计主体由于不同会计规范导致的信息差异。

(二)重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本次《政府会计制度》核算模式的一项重大创新是《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准则明确提出了新的核算模式,即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突破单一预算会计体系,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属于预算会计范畴,资产、负债、收入、净资产、费用五项属于财务会计范畴,更加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采用双基础模式,收支流量信息、资产、负债存量信息都能够明确反映。

(三)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

《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增加存货、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预计负债、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会计核算内容,及时准确反映资产相关信息,此外将净资产划分为累计盈余和专用基金两大类,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重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是新一轮《政府会计制度》所构建的新的会计核算模式,这种重构体现了“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形式,使得事业单位所有的各类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都能被准确地计量。这让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从此变得更加精细、复杂、烦琐,要准确、全面地考虑新旧制度衔接问题,尤其是在开始建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平行记账,对于一些涉及资金收支业务的确认,如暂存款或暂付款、员工出差借的备用金等,不能确认是否应在预算会计中进行核算,这些都重新构建了会计核算模式。

(二)增加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对于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来说,并没有设立单独的财务部门,甚至有些单位财务人员都是兼职。但是这些并没有耽误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与财务相关的改革方案也相继实施,国库电子化支付、预决算公开、政府债务月报、固定资产月报等工作也不断变得更加细致。《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原来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预算会计的内容,而且两者之间还要平行记账,一些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都发生变化,比如固定资产折旧、部分项目的二次记录和确认、同时编制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套报表等。这些都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工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三)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原有的财务系统仅有财务会计,而现在需要增加预算会计,以满足“双分录”的核算要求;其次,因为两种核算的确认基础不同,形成庞大的数据量,增加了信息处理强度;最后,对于两套不同财务核算系统,之间的系统数据要实现有效衔接与整合,从而形成完备的财务管理。

(四)提高财政会计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效益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是财政资金使用的核心,而实现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就是预算绩效管理。我们进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资金使用上,而是通过科学的政府会计核算,提高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让财政资金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益,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五、事业单位应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不断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已于2019年伊始正式实施,各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推行与新制度相衔接的配套工作,确保各项财务核算符合新制度、新要求、新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保证财务核算准确性、提高预算资金透明度、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健全财务管理机制,要确保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确保监督和制约能贯穿到预算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从而使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也相应提升。

(二)加大财务人员核算技能培养力度

新制度已经制定,但是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财务人员。各级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要首先牵头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重视,从思想、管理、业务、操作等多个方面,切实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财务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学习新的业务技能,做到短时间内尽快熟练掌握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相关知识,提高财务核算能力。

(三)持续优化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在新一轮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大形势下,改变预算管理理念、优化预算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从而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协调督促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与配合;其次,要建立预算管理责任制,分级领导、压实责任,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来评价各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以此来落实责任;第三,要优化预算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力戒不科学、不完善的激励措施,以新会计预算目标为核心,建立权责统一、合理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全面、有效地考核,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执行。

(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还难以适应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所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确保从源头上强化信息化建设;其次,要加大与财务软件公司的沟通,让升级后的财务系统能全面适应新颁布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同时要及时反馈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程序、系统等问题;最后,要将财务核算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合理判别预算执行情况。

结语

新一轮的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新制度的实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的发展契机,将改变以往多制度并行的弊端,将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准确、及时、详备地反映出来,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事业单位要抓住此次改革的机遇,树立开放、创新的工作理念,不断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大财务人员核算技能培训力度,使得《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全面推进。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