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阅读课上渗透习作教学的策略*
2021-11-21邓小莲
邓小莲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 建宁 354500)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通过学生的课内阅读及课外积累,在帮助学生完善自身词汇语言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小学中、高年级课本里还安排了多篇文学类的作品,怎样教学文学类作品并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习作,教师如何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即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还要会写。现如今,课堂作文教学效率很低,师生不同程度产生畏惧习作心理。教育家夸美纽斯告诫我们:“那种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的做法是片面的。”
从语文教学规律来看,阅读是从感知文本语言文字到品味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是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表述过程。因此习作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它影响着阅读,对阅读起着提升作用,这种阅读与习作“源”与“流”的关系,使注重读写的双向联系成为十分必要的事。
从文学类阅读教学的任务看。在倡导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的今天,语言文字训练正从理解语言为主到应用语言为主的重点转移,要实现这一转移不但要实现由理解语言向积累语言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积累语言向运用语言的转变。而实现迁移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加强读写的双向联系。
所以我在进行文学类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联系习作教学。充分挖掘文学类阅读教学的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增加训练台阶的密度,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全体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1.依据文中句式进行写作——让学生变为“小诗人”
利用教材文本的内容,在教学文学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习作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达到训练习作、加深理解的双重目的。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时,在课文研读中让学生明白时间是如何一点一滴的流逝,课件出示一组句子和几幅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文中的格式用“大雁去了……小草枯了……太阳落了……月亮缺了……”的格式,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作者文本的熏陶下,学生模仿能力爆发出来:“大雁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一句句发自孩子们心中真实的声音,激情的创作,谁说他们不能成为伟大的诗人呢?
2.模仿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创作——让学生成为“小想象家”
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我在执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仿写,课堂上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如果诸葛亮的计划失败了,那三国演义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周瑜又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角色,我让学生就顺着这个想法去续编故事,没想到孩子们非常兴奋,想象的闸门打开后,个个滔滔不绝,各种奇思妙想,结果编出来的故事真的有血有肉,精彩极了。让我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支点,作家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3.体会故事背景、人物性格进行故事创作——让学生成为“故事大王”
纵观文学史,凡是海内外著名的大文豪、文学家都爱阅读书籍。他们在写作领域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可见,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和阅读,从中吸取素材,激发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必需的技能、方法、语感。
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讲述了哪三个小故事,明白了蔺相如心胸宽广、机智勇敢的性格后,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体描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一学生写道:“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大人,我既然为了自己的职位处处与你作对,真乃惭愧!”蔺丞相连忙出来迎接,扶起他说:“廉将军知错就改就好,何必行此大礼。以后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保卫赵国。”……学生能够根据当时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进行创编故事,这是对教材理解的升华。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填补空白,去猜测最后一幕,弄个水落石出。例如原教材《穷人》学完之后,续编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利用这些空白处,并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学生结合上下文,用说写的形式进行艺术再创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探索其丰富的内涵。
4.走进课文主人公——让学生成为“猜测家”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文中刻画了桑娜内心细腻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质。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仿写:____(什么事),我心里忐忑不安地想:____学习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内容展示出来。一段段孩子真实的内心跃然纸上:“我把爸爸的心爱之物打碎了,我心里忐忑不安地想:爸爸一定会伤透心的……他会打我吗?……”“我打了弟弟,我心里忐忑不安地想:……”
实践证明,设计这种读写结合的拓展性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是很有益处的,以后写作文学生就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内心了。
凭着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广泛渗透语文习作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同步提高。注重实践,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知识不能脱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能力,读写能力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
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认为:“基础教育主要不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序曲……它应该为未来的成人提供表达自己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工具……”我想通过“不断挖掘文学类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广泛渗透语文习作实践活动”拉开学生写作的序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情感,我们的孩子哪天也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大作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