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2016-08-01李逍逍
摘 要: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很容易意会,但是难以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也就是无法实现言传,对此,本文就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学生能更加深刻的感悟文学类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意会;言传
作者简介:李逍逍(1996-),女,汉族,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前言:
对近几年的高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本阅读在文学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值也越来越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学生经常会表现出厌烦、畏惧等情绪,使得学生很难获得高的分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虽然领悟了文学类文本的含义,但是并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述出来,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类文本阅读的特殊性,了解其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1、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难题及其根源
对于文学类文本,一般会出现在设定好的语文授课中,在考题中会以独特的方式出现,在正常的文本讲课、阅读测试中,都设定有一定的阅读疑难,而针对这类问题,学生经常会感觉很困惑,难以准确的应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常规的授课思路,学生的复习效率比较低,难以获得良好的分数,有很多学生感觉,对于一个文本,虽然能理解其含义,但是无法用合适的语言书写出来。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语言、内涵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初步阅读中,是从语言向内涵的转变,在后续的表达中,则是从内涵向语言的转化。学生在“意会”过程中,需要参照上下文,对文本的深层次内容进行理解,而对于“言传”则是将文本中某一段内涵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文本阅读中,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符号特性,是精炼的言语的融合,包含着各种概念、逻辑思维、阅读体悟、情感表现、意念等,也就是说文学类文本阅读难题的根源在于其本身意会与言传的复杂性。
2、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难题的方法
在初步阅读或者粗略阅读中,学生只能获得对文本的直接感受,也就是只能简单的停留在最基本的意会层面,但是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不管是教学还是考试,都不止表层意会层面,从教学情况看,不管是教学要求,还是考试需求,都需要做到“精确”意会,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言传,从意会向言传的转变,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测试所必须掌握的技巧,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2.1拓展内涵
对于文学艺术而言,其形象性比较弱,文学往往是通过语言符号,来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达到拓展艺术形象内涵的目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会蕴含在文学艺术形象中,并通过对比、重叠、反复等艺术手段,将艺术形象突出、放大,进而带给读者感悟。对此,在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要特别注重阅读内涵的拓展,要引导学生充分延展文本的深意,要让学生在精准领会的基础上,学会用语言表达,学生只有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拓展,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描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授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感悟,改变以往的功利性思路,在常规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重引导学生亲身感悟,从而在面对文本时,更好的应对。
2.2丰盈学识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要想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实现意会与言传的贯通,不仅需要教师的更好引导,还需要学生本身对文本进行深入的体验、想象、思考,学生是完成文本阅读的主体,学生只有对文本有了“意会”,才能为接下来的“言传”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本身需要一定的学识,要做得好“心中有数”,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学识的丰盈,要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语文课对学生学识元素的丰富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功利性元素而利用过多的习题练习来代替文本阅读,要不断加强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并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感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的“意”,而这也是学生从“意会”向“言传”转变的一个必要过程。
2.3深入慎出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题型最为宽泛的就是“说说你的看法”“探究其中的……”这类探究性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学生虽然“意会”了,但是无法更好的“言传”。面对这类情况,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要做到“内引外联”,也就是在探究过程中,不能脱离原文,要对原文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言传。同时还要善于“外联”,从原文内容联想到学过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应对文学类文本阅读问题。
3、总结
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问题,要注意在文本阅读中,深入理解其内涵,要解析文本中隐藏的深层次内涵,实现意会和言传的融会贯通,将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文本中深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勤东,孙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旬刊, 2010(12):143-145.
[2]胡世平,梁富华.试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J].速读旬刊, 2015(10):141-142.
[3]李俊英.论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意会”与“言传”[J].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