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模式建设研究

2021-11-21皇甫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形式学科智慧

皇甫娟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水平逐步提升,在校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较快,师生数字化、移动化、专业化及碎片化阅读需求日益明显,开辟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纵深延展互联网服务、学科服务及社交服务能够给在校生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和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有助于探索和形成新的智慧型服务模式。“阅读+”时代下的高效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模式构建能够缩小我国高校与世界名校之间的差距,也是当今信息时代技术融合背景下高校师生文献阅读获取的基本保障,是知识型社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将阅读与多种活力元素相融合,全方位激发受众群体的阅读活力,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和智慧化发展。

1 高校图书馆“阅读+”形态

1.1 “阅读+”概述

图书馆“阅读+”的本质是进行跨领域融合,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指以阅读为主体,多种元素融合的新形态。“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既能驱动图书馆阅读服务形成多种新形式,还能改变当前图书馆功能性较差的现状,使图书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所扩展。目前,学者将图书馆“阅读+”融合服务形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图书馆与技术、创意等要素融合起来,形成新的阅读服务形式,借助技术和创意激发读者阅读活力,当前的VR图书馆就是图书馆与人工智能技术(AI)融合的产物。第二类是与业态融合促进功能互补,很多实体图书馆与其他行业合作,形成了行业图书馆,这类融合能够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突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促进行业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第三类是图书馆与学科服务、主题融合形成完善的知识服务体系,如:高校中的医学知识服务体系下形成的完整的医学文献借阅、交流服务模式。“阅读+”时代图书馆的跨领域融合理念变革了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形态,将知识服务进行了升级,促使图书馆逐渐衍生成新的服务模式。

1.2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形态

1.2.1 “阅读+云技术”服务。“阅读+云技术”是当前网络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服务的代表形态,这种形态下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等多种灵活、高效、智慧的服务形式,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是其形成的核心动力。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新技术的介入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多样化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也在逐渐显现,实体图书馆智慧环境系统以及网络图书馆的智能检索、文献传递、翻译等系统都让阅读服务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文献资源共享能够轻松实现。

1.2.2 “阅读+学科”服务。近年来,“阅读+学科”服务在高校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这种形式下,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功能性优势十分明显,实现了图书馆主体业务范围的深度延展,这种融合形式也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化知识平台的冲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单项阅读业务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的冲击下门可罗雀,随着“阅读+学科”服务的实施以及前期数字化建设的完成,高校图书馆形成了文学、理学、建筑学、医学、地质学等专业化的学科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得以提升。

1.2.3 “阅读+社交”。智慧图书馆建设及读者服务过程中的一大瓶颈是如何实现读者之间的无障碍交流,“阅读+社交”服务模式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等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形成知识交流平台。“阅读+社交”模式是图书馆与读者、媒介、技术融合的产物,在这种服务形式下,读者能够将阅读体验与阅读中的问题及时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与交流,形成校内或校际的专业知识交流平台,起到塑造与培养读者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作用,阅读服务组织形式也更加灵活。

2 “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优势

2.1 资源共享程度高

以“阅读+云计算”服务模式为例,优化后的图书馆网络服务环境能够实现信息传递方式与传递节点的优化,读者之间的文献资源交流可以即时实现,读者在该服务模式下既是文献的读者,也是文献资源的分享者。以云技术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能够实现共享化、互动化、智慧化的阅读过程,读者的话语权能够得到明显提升,知识传播效率明显提升。高度资源共享的模式也有助于校内师生的学术交流,吸引更多师生体验该服务模式,拓展阅读共享范围。

2.2 服务精准程度高

从当前高校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分析,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阅读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纸质文献在师生中所占的比例迅速降低,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文献主体资源,国内国际最新的研究前沿最先以数字文献的形式出版传播。数字化阅读方式同时也提升了阅读服务的精准化程度,图书馆通过不同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将数字阅读服务以学科类型的方式进行重新配置与重组,逐步实现阅读服务精准化这一目标。当前,高校图书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与云存储的融合与应用能够对读者的行为数据进行筛选、归类及加工,对不同类型的在校生构建不同的服务模型,经过计算机整理后输出不同类型阅读需求的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就是图书馆制定读者服务措施的基础依据,不同的阅读服务措施排列、组合、优化形成精准化的学科服务智慧模式。

2.3 服务形式人文化

传统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形式主要有主题阅读、有奖征文、朗读比赛等,这些服务形式能够提升读者参与的效能,激发读者之间的交流意识及欲望。线上阅读服务虽在时间上得到大幅延展,但在空间上受到较大的限制,读者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使传统的单一路径信息传输发生了根本转变,多路径交互传输逐步实现,交互载体逐渐增加,当前流行的微信、微博、抖音等App都能够作为接收和发送信息的载体,网络社交功能与智慧阅读服务的交互式发展给图书馆知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人文化特征逐渐凸显。各类技术的碰撞与融合不仅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高,更革新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模式,人文化的服务理念与模式构建逐渐深入管理层和馆员心中,阅读服务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与精神诉求。

3 “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模式建设

3.1 创新融合思维,技术实现“阅读+云计算”智慧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应迅速打破传统封闭思维,树立知识服务思维,全方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阅读+云计算”智慧服务模式。在该模式建立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迅速形成融合发展思维,尽量开发多元化的阅读形式、丰富读者阅读渠道,更新服务理念,促进传统读者服务向“阅读+”模式转变,在参与元素、文献选择、管理结构、阅读形式等方面充分利用融合思维,不断形成有吸引力的阅读点,由点带面,形成完整的服务链,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学科服务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智慧服务上,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智慧服务形式,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并根据读者的行为习惯优化阅读服务内容。

3.2 秉持共享原则,推动“阅读+社交”服务向纵深发展

高校图书馆与文献资源服务商应秉持共享原则,通过理念和技术实现“阅读+社交”的全面纵深发展,资源共享是读者阅读服务实现的根本保障。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发展的动力是校内读者的阅读需求、教学需求及科研需求。近年来,图书馆在校内师生的阅读需求下不断延展智慧“阅读+”服务,逐渐开发与创新“创新+社交”平台,促进图书馆在阅读服务转型和教学科研创新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知识服务在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知识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在资源的共享上,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强与公益性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借,发挥数字资源的最大价值;在资源的交流上,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读者之间的文化碰撞,即建立合理的平台让在校师生或不同高校之间的师生交流阅读收获,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智慧匹配研究领域相近的读者,为他们创建交流平台。“阅读+社交”服务是完善高校智慧阅读体系,加快建设知识型和创新型高校的重要途径。

3.3 立足具体需求,深度开展“阅读+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应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不断开拓创新,以深度智慧实现“阅读+”服务模式,充分体现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突出功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学科”服务应立足于馆藏学科资源,利用已经建立的资源交互平台,获取充足的数字化资源及智能检索与传递服务,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融合技术、载体等优势资源,形成相对成熟的“阅读+学科”服务形式。此外,对于学科服务,图书馆可以尝试性地开展“阅读+体验”智慧服务,通过各种先进的虚拟体验形式,让读者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体会学科实践前沿,如利用VR、AR技术带给读者虚拟现实的阅读体验。

4 结语

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新兴技术介入下开展“阅读+”智慧服务模式已是主流趋势。“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阅读+云计算”“阅读+学科”等服务都可以实现。“阅读+”智慧服务模式实现和应用过程中要坚持融合思维,立足读者需求,秉持共享原则,发挥组织要素、技术要素、资源要素等在读者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转型与新模式构建。

猜你喜欢

形式学科智慧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