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为高校图书馆濒危语言保护开启一扇窗*
2021-11-21刘美桃涂湘波刘喜球
刘美桃,涂湘波,刘喜球
(1.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82;2.吉首大学图书馆,湖南 吉首 416000)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智慧结晶,承载着该民族长期发展、积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知识和民族智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语言濒危甚至是消亡现象,濒危语言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1 参与濒危语言保护和传承是图书馆的使命
对濒危语言的研究似乎是语言学家的责任,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却是图书馆界不可推卸的责任。1975年,国际图联(IFLA)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作为图书馆的首要社会职能之一,保护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责的体现。图书馆以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为己任,在人类语言面临濒危与消亡之际,其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抢救和保存的责任及义务。
语言学家企图通过对“濒危语言”本身的研究实现濒危语言的恢复和振兴,这种思想必然束缚濒危语言研究的思路,造成研究视角的狭隘。随着社会文化大融合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濒危语言族群中老一辈的离世,濒危语言最终将走向消亡,各国只有从社会记忆工程的角度为人类留下永久记忆,才能真正实现濒危语言的文化传承。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及传播社会记忆的专业性机构,是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言之,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1],因此其参与濒危语言保护和传承是使命,也是专长。
2 高校图书馆参与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的难点
高校图书馆参与抢救和保护所在区域的濒危语言,可从征编濒危语言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纸质文献和音像文献)、建设不同载体文献的综合数据库,以及大力宣传推广使用濒危语言等方面入手,使濒危语言生生不息,充满活力。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加工、整理、收藏及推广使用的专业机构,虽然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先进的技术设备及丰富的数据库建设经验,但在参与濒危语言保护与抢救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2.1 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图书馆是近年来才逐渐开始参与濒危语言抢救与保护工作的,濒危语言族群各种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原始语音语料采集,以及语料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实践经验也不足。
2.2 文献征编困难
濒危语言文献有其特殊性,对现有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只能间接反映濒危语言的一个侧面,要想还原濒危语言的原貌,收集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开展田野调查和语料收集是首要措施和基础保障。蕴含在濒危语言民族口语中的生产生活经验、精神文化内涵等都是借助传统习俗、历史传说、颂文祝辞、歌谣诗赋、民间故事等传播的,对这些资料进行广泛搜集是对濒危语言最直接的保护[2]。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单凭高校图书馆自身力量无法独立完成。
2.3 转写与翻译困难
很多濒危语言没有文字,其书面记录通常使用国际音标。对采集到的濒危语言的有声文献、口述文献等进行汉语翻译或国际音标注音,只有既懂濒危语言又通汉语的语言学家才能完成。但是,国际音标只有研究田野语言学的人员才能看懂,其他研究者无法阅读,更不用说普通民众[3]。因此,濒危语言要想实现大众化,实现全面共享,就必须进行翻译和转写,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缺少既懂汉语又懂濒危语言的双语型人才,在原始形态的语音语料数据库建设、翻译转写、记音标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2.4 推广传承困难
对濒危语言最好的保护是扩大其传播范围,只有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才能让濒危语言充满活力地传承下去。但是,濒危语言一般是少数民族语言,懂的人和感兴趣的人不多,在宣传推广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新宣传手段、扩大宣传途径,单凭高校图书馆自身力量不足以完成,需要协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3 学科服务化解高校图书馆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的难题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联结学院、教师、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科服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学科馆员除了全面掌握馆藏濒危语言文献情况,还与汉语言学院相关的组织和师生十分熟悉。因此,濒危语言所在区域的各高校图书馆应联合起来,通过学科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高校各相关力量共同参与濒危语言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能够增强保护力量,同时也使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受众面更广、文献征编渠道更多、文献收集更完善。
3.1 邀请语言学专家进行专业指导
高校一般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馆员可积极对接校内相关语言研究专家,邀请他们对图书馆濒危语言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听取他们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建议,协同专家制订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工作方案,明确濒危语言保护范围,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同时树立大学生对民族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态度,让他们乐于参与民族语言的传承,调动一切力量保护与传承濒危语言。对自己民族语言失去信心、持有消极的态度是造成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订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逐步建立濒危语言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态度。此外,采集到的有声文献、口述文献等必须进行汉语翻译才会让更多人听得懂、看得明,高校图书馆邀请既懂濒危语言又精通汉语言的语言学家或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能够保障濒危语言转写与翻译工作顺利开展。
3.2 联合收集整理濒危语言相关文献
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学科服务联合濒危语言所在区域的各行各类图书馆共同收集整理濒危语言的相关文献,使资源类型更丰富、内容更充实,特别是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收藏地方特色资源,其在保护地方民族语言方面的资源更多。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濒危语言数据库,区域内各图书馆签订共享协议将本馆濒危语言文献资源对接到该数据库,实现濒危语言文献资源的共享;对于区域内各图书馆都没有的文献,各馆可分工合作,通过多元渠道分别收集整理,系统有序地完成相关文献的征编工作。
3.3 创新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方式
3.3.1 内容创新,以推广濒危语言民族民俗文化方式传承。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4]。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文化的内容需要依靠语言传达和表现,由于很多濒危语言没有文字,仅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相关文化背景设置一定的故事情景营造濒危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效果更显著。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利用民俗文化更易传播的优势,筛选优秀的濒危语言民族的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推广和传播,同时在传统民俗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反映现代生活,以增强民族文化的活力及语言魅力,使受众喜闻乐学,从而增强濒危语言的传播性。
3.3.2 形式创新,“线下+线上”方式传播推广。在网络文艺兴盛的当下,寻找新的文艺形式和表达空间唤起方言新的生命力,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5]。抢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焕发其新的生命力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可在濒危语言民族的传统节日节点,组织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并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同步直播,不仅可增强濒危语言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还让社会公众感受到濒危语言民族的文化魅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众了解、学习、传播濒危语言民族文化和语言的热情。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在图书馆网站设立濒危语言文化栏目,并定期更新;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形象鲜活地全方位展示和挖掘濒危语言民族的文化,焕发濒危语言新的生命力;创立线上线下濒危语言社区,如学习研讨空间,开展濒危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并定期邀请濒危语言专家或学者进行线上或线下指导。处于濒危语言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还可鼓励民族学生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向父辈学习濒危语言,并尽量使用濒危语言进行沟通,这种直系传承的效果更好。
3.4 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濒危语言保护与传承
大学生积极热情,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对当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更加了解,是濒危语言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深入各院系,可将汉语言学专业的大学生、区域内濒危语言民族的大学生以及对濒危语言感兴趣的大学生等纳入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的专业专长,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志愿热情,促使濒危语言代际活态传承,保持、强化和延续濒危语言的生命力[6]。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濒危语言文献的收集与语料库建设活动,将他们进行合理分组,在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濒危语言文献收集、语料采集等志愿活动,如:遴选听音、审音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志愿者对接濒危语言原始语音语料采集工作;对具有较高计算机操作素养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记音、标音培训,使其能够独立或协助语言学家完成濒危语言原始语音语料的记音、标音工作,促进濒危语言语料库的高效建设。
4 结语
语言是一种宝贵的社会文化资源,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长沙举办的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上发布的《岳麓宣言》明确指出,信息、记忆、档案和文化组织,无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都将对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发挥积极作用[7]。高校图书馆在保存社会文化记忆、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场所优势,其参与濒危语言保护的目的是让濒危语言活态传承下去,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开拓濒危语言传播途径、大力创新濒危语言传播方式,才能促进濒危语言的活态传承,使其再次充满活力,为人类语言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