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发展研究
2021-11-21王伟强广州商学院体育部
王伟强 广州商学院 体育部
我国珠三角率先进行绿道建设,至今完成的近2万公里绿道不仅串联广佛肇、惠莞深和珠江中三大都市群,其体育空间深受广大民众和游客的喜爱。珠三角绿道作为全民健身的“高铁”已带动健身事业进入了快车道,绿道空间健身平台开展各种群众体育活动,已成为全国开展绿道体育的典范。此外,绿道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是社会和谐与幸福广东的文化符号。随着珠三角绿道体育与旅游紧密结合,绿道的驿站、兴奋点、空间节点等绿道网点体育设施的升级改造,绿道体育逐渐成为全民健身体育项目的主力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道体育休闲品牌。
一、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发展的契机
(一)丰富的绿道体育休闲资源
珠三角绿道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构建的珠三角绿道网已成了珠三角的标志性工程,从最初服务珠三角的2千多万人口至服务8千多万的广东人口。其串联的多处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遗迹、绿道驿站的体育空间、生态区绿道体育空间、碧道体育空间、古驿道体育空间、绿道的绿地空间等,将打造出庞大的绿道体育资源。绿道本身即具有慢行的散步、跑步等步道休闲功能,还有快速的骑行、轮滑等快速的移动休闲功能;绿道串联的绿道公园能提供儿童娱乐休闲、各种球类运动、协调性健身器材等休闲资源;绿道广场是重要的广场舞、太极拳等社交较强的体育休闲场所;绿道驿站、绿道生态区、碧道、古驿道、绿地等绿道空间的体育休闲资源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包括:绿道家庭骑行、远足、登山、滑草、蹦极、漂流、滑水、定向越野等绿道体育休闲运动。可见,珠三角丰富的绿道体育资源丰富,发挥绿道体育的经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绿道体育休闲初具规模
珠三角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居民的休闲需求旺盛,绿道体育休闲消费已经初具规模。例如:广州增城建成的增江画廊绿道、自行车休闲绿道与自驾游绿道后,打造了荔乡仙境绿道体育休闲生态游[1],以顺藤摸瓜的形式串联起各个景区、古村、文化遗迹等,绿道体育休闲逐渐成为增城旅游的名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增城绿道体育生态休闲消费达到115.58亿元,绿道体育休闲旅游接待了2315.96万人次。今年广东在保护水资源时建设了万里水岸绿道——碧道,在实现水岸景观微改造的同时结合两岸的生态产业发展绿道体育休闲产业。例如:广州从化的鸭洞河碧道不仅实现了水岸生态体系的治理,还引入了84家高端酒店、设计师村、高校团队等生态企业,村集体的营收由原来的30万提至90万,预计即将建成50亿的生态设计产业集群。绿道体育休闲产品深入珠三角的农村地区,通过南粤古驿道的定向比赛推动一批特色休闲小镇的建设,预计在2025年广东的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可达5000亿元。可见,绿道体育休闲产业在珠三角甚至在广东的乡村地区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产品的结构单一,同质性强
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因缺乏市场的调研而造成了绿道体育休闲产品针对性不强。例如:在珠三角绿道生态区主要推出漂流、定向越野、攀岩等对要求体能较高且刺激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忽视了中老年与儿童群体。个别企业把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等同于绿道骑行,只推出各种自行车租赁消费,甚至只是重视青年群体的远距离绿道骑游。例如:自绿道骑行推出后,绿道驿站的自行车租赁营销火热,但随着珠三角各个城市的绿道驿站推出自行车租赁后,特别是共享自行车的普及,绿道骑行由刚开始的火热逐渐回归平淡,随着绿道骑行的盲目跟风,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使得很多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运营举步维艰。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体育休闲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单一化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已满足不了不同群体的需求[2]。
(二)产品的层次不高,特色不强
珠三角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人们对绿道体育休闲旅游的需求较强,在节假日期间,大量的城区居民自驾车至珠三角城郊进行绿道体育休闲消费。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不仅需要满足中低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满足高层次绿道体育休闲消费的群体。虽然有个别高端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得到了开发,例如:高尔夫航空项目、碧道水上项目、古驿道的定向项目等,但是总体的层次都是停留在绿道骑行、绿道农业摘采、绿道滑草漂流等领域,高消费层次的产品开发不足,造成了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只是中低消费或体育公共服务的体育休闲代名词。
三、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发展策略
(一)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绿道延伸至城市与农村之间,已经发展成市、区、镇、村四级网络架构,传承的不仅仅是时尚的体育项目,还有农村传统的健身项目。在推动珠三角各地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方面,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在乡村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体现得淋漓尽致,截至2018年,广东通过绿道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完成了乡镇的绿道体育健身工程1139个,使广东城乡体育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发展近30%的农村人口成为体育人口,已成为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承载空间。乡村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多元化的效应凸显,但城乡的协调与特色发展更能体现区域的品牌效应,例如:广州从化的碧道绿道体育项目、珠海的滨海绿道体育项目、广州增城的乡村绿道骑行项目、深圳的高科技绿道体育等。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应立足区域独特的绿道空间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等资源进行设计。例如:珠三角的佛山依据自身的水乡龙舟文化在绿道景区发展龙舟、舞狮和咏春拳体验产品。因此,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绿道空间环境,重点发展乡村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
(二)产品的高端性发展
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产业不仅需要满足广大民众的健身需求,发展中低端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同时,尝试发展高端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随着珠三角绿道里程的不断扩展,在生态型、滨海型、郊野型、碧道型的绿道空间更是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发展的“新宠”。发展高端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例如:冲浪、登山、高尔夫、潜水、攀岩、探险、蹦极、激流、狩猎等丰富多样的高层次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把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旅游与体育交叉渗透的产品在绿道空间发展,不仅能满足民众的休闲健身需求,还能满足高级的极限体育旅游需求。此外,能利用影响力较大的绿道景区发展高端绿道体育休闲产品,能快速提高相关开发商盈利能力与知名度。
(三)产品的文化性发展
在文化体验经济发展中,游客更加关心的是游览中的独特体验而不是价格,通过绿道游览文化遗产,不仅能尘世间繁杂的世俗困扰与限制,还能开阔视野与健身健体。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文化个性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岭南文化、南粤古驿道文化、近代商埠文化、西学东进文化等游径遗产,体现出了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差异性,绿道体育休闲消费者在珠三角的专属性文化体验,体现了体育休闲的主动权。例如:作为近代商埠的广州沙面是现存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绿道体育休闲场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身临其境,构建了高质量的骑行与步行游径。江门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建立在具有侨乡文化的民俗风情基础上,开拓了碉楼群骑行、立园、马降龙古村等产品。此外,珠三角的南粤古驿道绿道以定向赛事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近5年的南粤古驿道绿道体育的65站96场赛事助力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可见,珠三角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融入了文化性遗产,逐渐将体育休闲的目标进行场景化与舞台化。
(四)产品的旅游性发展
随着旅游的市场秩序恢复,绿道体育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点,珠三角的绿道体育旅游景区也实行了优惠的政策,例如:佛山第五届自行车绿道联赛(绿岛湖第三届乐骑节)将优质的绿道体育资源推送给广大游客,积极推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绿道体育融入旅游的新业态产品倍受游客青睐,逐渐成为体育旅游的精品与特色,例如:2018年中山的灯都古镇举办了6000多名选手参与的半程绿道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不仅体验了功能完善的华艺广场、中山红博城等绿道工业景区,还依托工业特色开发亲子游与青少年研学体验吸引了日超6万人的绿道体育旅游。此外,绿道体育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策划丰富多彩的绿道体育旅游活动,通过绿道的城乡延伸是体育旅游的空间从城市延伸至乡村,使乡村的民宿人气高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跨省旅游受限,短期的、舒适的及体验性强的乡村绿道体育旅游迎来新的增长空间,珠三角的乡村绿道体育旅游逐渐成了城区居民的主流度假方式。
(五)产品的红色线路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绿道的线性体育空间与红色线路的融合成为新热点,并有不俗的表现。例如:为了引导广大市民、青少年与游客在休闲中感受历史文化,中山市对全市的主要红色旅游点用绿道进行串联整合,设计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美丽乡村线、水乡风情线、伟人故里线、战场遗址线、红色隆都线、桂峰茂林线、改革印记线、繁华城央线、侨乡拾遗线、秀美沙田线。在绿道体育休闲的红色旅游中讲述革命、改革与建设等红色故事。在广州众多的红色打卡场馆,深度地参与了绿道体育休闲的主题活动,使游客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游客的红色绿道跋涉更是艰苦岁月的深切体会,真正实现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此外,红色游与南粤古驿道的热度持续上升,南粤古驿道的定向大赛、徒步运动与骑行运动等不仅能使游客领略美丽的古村风光,还能寻找红色遗迹。
四、结语
绿道体育休闲产品作为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随着绿道空间的拓展,其产品的边界不断扩大。随着新冠肺炎的常态化发展,绿道体育休闲的开阔性与低碳性特点将再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绿道体育休闲的发展关系这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与其打造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绿道体育休闲产品形成的联动之势,是缓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需求与发展不平衡矛盾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