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项目舞狮与中职校园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2021-11-21吴有伟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藤县舞狮师资

吴有伟

广西梧州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梧州 543300

舞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不仅具备较强竞技、锻炼价值,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根据国家体育部门2018年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注重传统项目的传承创新、以校园为基地普及优秀传统文化。[1]藤县作为舞狮文化流传已久的重要基地,具有“东方狮王”的称号,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项目舞狮在校园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基于此,以我校藤县中专为例展开此次课题研究。

1 藤县中专传统项目舞狮发展优势

1.1 藤县中专舞狮项目优势

舞狮在藤县是一项古老的民俗项目,其发展由来已久并且根植于藤县广大群众的心中,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尤其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蒙江狮队为代表的藤县舞狮队技艺水平高湛,代表藤县参与多次的全国乃至世界舞狮表演及比赛,因此推动藤县舞狮品牌形成。藤县中专作为藤县传承舞狮项目及培养技艺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舞狮项目上具备较强的优势,并在多次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例如:2016年12月参加广西第三节大学生舞狮锦标赛获得金奖、2019年代表广西队参加“全国农民舞龙舞狮大赛”获得二等奖、2019年参加国际狮王争霸赛获得亚军等。充分展现藤县中专在传统舞狮项目方面的优势,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1.2 藤县中专舞狮资源优势

舞狮运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道具、设备、训练器材、表演工具,这些资源配置充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舞狮运动开展的效果。藤县中专舞狮运动开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这些资源包括场地、资金、器材资源,是确保舞狮运动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2]一方面,学校自从2015年以来开设运动训练舞狮方向班之后,获得藤县政府每年的固定资金支持,县财政每年按照“人均4650元”的标准予以学习舞狮的学生,为舞狮训练工作开展提供教学材料费、伙食费、保险费保障;另一方面,藤县中专目前已经配置齐全的舞狮训练专用场地、设施、设备、服装,包括龙身、狮头、表演服装等,达到“人手一套”的标准。由此看来,藤县中专具备开展舞狮项目的资源优势。

1.3 藤县中专舞狮师资优势

舞狮运动作为一项技艺要求精湛、动作难度较大、艺术造诣较高的传统项目,其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优质师资的引导与传授。藤县中专在传统项目舞狮开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一方面,藤县中专于2015年开设舞狮运动训练班,每周安排20节舞狮课程,这些授课的师资源于藤县本地专业舞狮队、舞狮教练;另一方面,藤县中专对外建立师资合作模式,为校园舞狮运动开展提供文化教育、技术指导,目前与深圳比麟堂舞狮团进行校企合作,聘请国际专业舞狮教练、裁判到校定期进行指导与培训。此外,广西舞狮协会每年会定期组织开展舞狮师资培训会议,藤县中专舞狮专业教师也会进行定期培训以更新知识、技能。总的来说,藤县中专本校舞狮教师、加上藤县本地舞狮专业队伍、以及省外专家定期指导,保障学校舞狮运动开展的师资优势。

2 藤县中专传统项目舞狮发展困境

藤县中专具备开展传统项目舞狮的“硬件优势”,但“软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传统舞狮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和龙、麒麟一样是一种“神兽”,人们将其视为一种威勇、吉祥的象征,并希望利用狮子的威猛形象来表达驱魔赶邪恶、消灾祈福的愿景。舞狮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人们通过热闹的舞狮表演驱魔、祈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藤县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传统舞狮的生存环境发展变化,校园生存土壤也发生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许多学生更倾向于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传统舞狮项目兴趣不足。这些形成舞狮文化在校内发展的困境。

2.2 社会的认知不足导致生源紧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的发展优势逐渐淡化,在藤县中专传统项目舞狮发展过程中,因社会认知不足的原因,导致生源紧张影响舞狮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中职院校与普通中学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不少家长存在错误观念,认为进入中职院校或者训练体育以后“没出息”,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影响藤县中专舞狮招生工作;另一方面,学生方面对于舞狮运动的认知狭隘,青少年所在年龄段对民族文化认知不够深刻,对于舞狮运动的关注更多是一种“好奇心”“新鲜感”,将其作为一种表演、娱乐、盈利的工具,忽略舞狮传统文化内涵。

2.3 传统舞狮与校园文化融合不足

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渗透性、互动性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提升素质、塑造情操、营造积极文化氛围的作用。要想提升学生对于舞狮文化的认知,需要借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手段。但传统项目舞狮在校园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更倾向于体能素质、表演技艺、难度动作、比赛规则等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忽略舞狮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导致校园舞狮文化氛围不足,难以发挥舞狮内在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精神文明的塑造作用。

3 传统项目舞狮与中职校园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对策

关于传统项目舞狮与中职校园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主要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3.1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舞狮精神文化

传统项目舞狮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必不可少需要加强有关宣传力度,需把握青少年的关注点、需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舞狮文化宣传方案,从而将舞狮文化发展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思想观的形成。一方面,通过打造舞狮文化主题墙、定期播放舞狮主题电影、组织开展“我为藤县舞狮做代言”宣传等手段,进行校园舞狮文化的改造,形成一种独特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依托现代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如在微信APP中开设公众号,推广藤县中专舞狮相关的宣传软文,邀请广大家长、学生积极关注。

3.2 丰富校园舞狮活动,践行舞狮行为文化

青少年所在年龄段性格比较活跃,通过有趣、丰富的舞狮主题活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作用,这也是践行舞狮行为文化,推进传统舞狮项目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关键。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开展“舞狮文化全能活动日”,活动上组织开展各种手工艺制作活动,包括木偶师制作和演示、龙狮剪纸活动、DIY狮子头面具、舞狮文化鉴赏、非遗文化扎作体验等。由此丰富校园舞狮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领悟舞狮文化。或者组织开展“我为舞狮代言”的主体活动,让学生模仿、表演舞狮的喜、怒、乐、哀、动、惊、静、疑等神态,或者学习模仿洗须、睁眼、舔身、抖毛、翻滚等动作,对于表现最佳的学生可以作为“舞狮代言人”,激励学生舞狮文化学习热情。[4]

3.3 加强舞狮教学管理,优化舞狮制度文化

舞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合到校园文化中发展,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精神文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关于舞狮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也需要体现在教学制度方面,形成舞狮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也是避免舞狮文化“娱乐化”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在舞狮运动训练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作规范、技术达标,还要对学生的言语、态度、行为有严格要求,要求舞狮运动训练队伍的学生“守礼仪”“讲规则”“讲信义”,以奖惩制度要求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舞狮文化与礼仪的重视度,不仅学习舞狮的形态,更要学习其神态、内在精神,从而发挥管理制度对于学生内在素养的引导作用。

4 结语

正所谓“文化兴,校园兴”,舞狮作为藤县中专的特色项目,需注重舞狮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此次关于藤县中专舞狮文化传承课题的研究,发现藤县虽然具备开展舞狮运动的资源、师资优势,但是学生关注度不高、舞狮文化认知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要想改变这些新时代困境,光靠完善硬件还不够,还需要抓住校园文化的“软环境”,推动传统舞狮与校园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以期通过此次研究,将传统项目舞狮文化在藤县中专发扬光大,为其他中职院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藤县舞狮师资
书画作品展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藤县水上民歌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藤县美术作品选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