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村小学体卫艺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1安晓倩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灌篮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农村

安晓倩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是农村地域适龄儿童开始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打好教育基础的关键,所以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教育问题,如师资结构不合理,生源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一、农村小学教育对农村学生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其传统教学科目只有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学生未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果,小学生的知识发展、心理发育速度有所减缓,和同期城镇小学生相比有一定劣势。农村为摆脱落后标签,应在教育产业上进行较大投入支持,确保小学生能接受完整的信息化教育,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意识,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依靠教育改变原有务农命运,未来回到家乡做一名光荣的农村小学教师,回报家乡养育之恩。教育传承,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得出的宝贵经验,为振兴农村,需将农村教育落实到根本。

二、农村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健康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小学生的意义来讲,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以满足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从现阶段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现状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他们总是会将体育与健康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来制定教学计划。这样不够完善的认知,不仅会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会让体育教育失去原本的意义。

(二)设备落后

艺术类学科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科目,不能仅依靠课本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当配备相关的设施和专门的教室。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等客观原因,如音乐课所需要的钢琴等乐器,美术课需要的颜料画笔都无法配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学习艺术是很困难的。在农村地区,博物馆,美术展,音乐会等艺术资源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农村学生无法切实感受艺术,这些客观因素也给农村地区开展艺术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很多学校和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就会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学习,而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来说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从而忽视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在制定课表的时候,就会降低体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占比,即使有些学校认识到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为体育教学留出了一定的时间。但是有些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是会占用体育课程的时间,用来讲解其他课程的内容。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小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还会制约着体育与健身课程质量的提升。

(四)思想观念落后

在不发达地区,家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基本都是学好文化类科目,而对艺术类科目并没有较多关注。在传统观念中,语、数、英是小学的主要科目,家长和教师一般只关注这三个科目的成绩,他们认为音乐、美术等科目,往往是可有可无的,每周仅安排很少的节次即可。并且可能出现教师让学生在艺术课自习的情况。这是因为校方思想观念上落后,学校本身对艺术类教育不重视,从而导致农村地区艺术学科发展缓慢。

(五)师资力量薄弱

边远地区及农村,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学校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不好,出于对自己为未来的考虑,很少有美术专业的学生去农村当教师。这就使得很多学校没有美术教师,大多数美术课都是其他教师代课,他们可能是数学教师,也可能是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美术基础。有的学校会有一名美术教师,负责所有年级的美术课,繁重的教学任务会让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三、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长教育观念较差

学生家长长期生活在农村,其接受的教育观念较为陈旧,多数家长自身便没有接受过正规知识教育,则该类家庭的学生将更易产生中途辍学等行为,不利于农村办学宗旨落实。家庭教育是辅助小学校园教育的一类教育形式,部分农村学生存在一定畏惧教师的心理,在校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则来自家庭的教育方式将会弥补此类缺陷,但若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学生在家中不会接受二次教育,不能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及成绩产生足够重视心理。

(二)教学管理层面的观念老旧且方法不当

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源少,学生总数少,教学规模相对较小,导致校领导忽视了对学校管理的重视,长此以往学校管理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定位,更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也存在着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管理形式单一,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建立某些相关制度,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结合实际落实工作,也没有触碰到深层的问题根源。在学生方面的管理,过于注重升学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唯成绩论,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关注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学生的某些诉求,用单一片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忽视了成绩外表下学生的各种特长,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方面的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一味的给教师安排较重的教学任务,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实践探索的机遇和政策。

(三)教学目标制定存在一定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的软硬实力都较为落后,因此多年来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处于一个较为模棱两可的状态,教师参照《体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导致目标不符合实际,与农村地区学生特点不相符,致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难以融合。

四、农村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重视体育名人的影响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会对成年人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心理,尤其是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的名人。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借助体育名人的影响力,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工作。我国作为奥运会的夺金大国,培养了许多运动健儿,教师可以以这些奥运冠军为范本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体育技能可以为国争光,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比如,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我国110米栏项目的“飞人”——刘翔的事例来开展教学工作。他是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黄种人,是我国的骄傲。教师可对刘翔夺冠之路上的艰辛向学生阐述,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冠军的来之不易,也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这样的名人效应影响下,学生可以加深对田径项目的了解,自愿投身于这项体育项目的学习之中。

(二)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加强专业培训

一方面要提升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做好教师专职专用,让体育教师结合实际,集中精力做好体育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确定专业化的培训内容,持续完善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分层次推动完成各年级段的教学任务。例如对低年级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跑步和锻炼方式;对中年级学生,要求掌握体育锻炼的防护以及急救知识;对高年级学生,要求掌握各项入门运动的注意事项。

(三)体育与游戏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玩心较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从繁重的文化课堂脱离出来,做到劳逸结合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两者相结合的程度,过度体育规范化会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主动性,相反,过分游戏化会造成与体育课堂教学宗旨相脱离,无法起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例如:农村小学校区一般较为空旷、障碍物较少,而体育课堂短跑教学一直是令教学头疼的一个教学项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小学校园的特点,可以在校园中规划出一些不同的路线,并制作一些卡牌各在上面写上一条路线的名字,然后由学生进行同时且随机抽取,随后按照卡牌上所指定路线进行短跑,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短跑之中,既能挖掘学生短跑的潜力,通过卡牌指定路线快速确定自己所跑路线,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应对胜利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

(四)增加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要想留住年轻有为的教师,留住更多的生源,就必须提升办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都需要通过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来实现。首先,保证教育经费的审批拨款及时,并能保证教育经费不被挪用,直接划拨到每所小学,而且每所学校都能够拥有独立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预算审核、网络监管等途径,杜绝铺张浪费、私自占用等行为,确保教育经费真正用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如不断扩充学校的图书设备,体育运动设备和场地建设,保证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其次,偏远地区的学校要保证教育经费能够为教师提供餐补宿补等补贴费用,使其与城镇教师的生活水平持平或减小差距,或者有宿舍的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解决教师离家远住宿难,学生往返学校不便利等难题。

(五)体育游戏综合性,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游戏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而不同的游戏对学生具有不同的教育成果,因此教师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游戏项目,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在传统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后,女生大多扎堆在一起聊天,而男生则会去进行调皮捣蛋,实属难以管理,丰富体育游戏综合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开展多人多足游戏,将同队伍的队员的左腿和右腿绑到一起,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将脑筋急转弯等趣味知识与体育教学课堂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输的人需要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作为惩罚;通过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商讨等,促进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情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游戏更好、更加和谐的进行下去。

(六)加强家庭教育

农村多数学生家长其文化素质较差,小学管理者应正确对待学生家长的“学习无用论”思想,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备案,邀请尚未具备新时期教育思维的家长进入课堂,了解、观摩小学教学情况,并发现教师对农村小学生的较强责任心。另外,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与家长深度沟通教育模式的有效性,让家长准确认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能在家庭中也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气氛,促进农村学生成绩提高。家庭教育模式建设初期,学校要多鼓励家长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在学生成绩下滑时,家长能对现阶段学生学习心态加以干预,不再像传统模式下打骂孩子,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

(七)改变教育模式,刷新观念

在美术课上,传统的教育一般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参与度不够高,主要还是设备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使得教育模式单一。在现代化教学中,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突破创新。例如,在教授到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观影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格列佛游记》,对本课主题进行深入理解。影片中对大人和小人生活习惯的差距进行了描述,学生能够通过电影稍作了解,在绘画时才能够有所构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将“大”与“小”的概念进行融会贯通,学生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其他主要学科的学习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八)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农村发展中的遗留问题,较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改善,单以学校及教师力量也不能对此做出良好优化,因此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高水平知识教育程度,并给予足够关怀,确保留守儿童能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时光,养成正确三观。留守儿童类型学生不同于常规学生,其心理较为脆弱,该阶段小学教育应秉持足够的关爱、关怀理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成绩。另外,教师在面对留守儿童学生时,可通过印发教育评价手册,让远在他乡务工的家长能及时获取孩子近期学习表现,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生活中不缺乏家庭关爱,保障农村小学生塑造完整人格。

(九)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农村乡土文化美术教育教学资源

乡村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可有效利用乡村自身的文化特点,依据各个乡村的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农村乡土文化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农村自身就拥有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那里有青山、白云、河流,有各种农作物和植物,有各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面游的动物等,这些都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农村美术教育的新资源,美术教师甚至可以把美术课堂教学延伸到整个大自然。充分研究挖掘,合理利用中国乡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资源,不仅可以大大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积极性。

(十)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体育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小学生

经过有关实验探究表明,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中,使用到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小学生展开体育知识的讲解,与以往教师只是单纯讲解教学的方法相对比,多媒体教学形式更加容易被他们接受。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体育知识以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展现给小学生,这种教学的方式符合学生们兴趣爱好以及其性格特点,会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小学生对体育只是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这样教学的方式也能够增强学生们理解体育的知识,以此加深学生们记忆体育的知识。在小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体育知识以后,也会不断地增强小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