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体育与中高考改革研究
2021-11-21吴静海汉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吴静海 汉江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现阶段,教育系统内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问题,譬如,学生参与锻炼和学习之间的问题;体育系统中学校和运动队之间也存在学训矛盾的问题,为解决体教分离和举国体制遗留下来的困局,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体教融合的思路,为了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下降,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中考体育;体育与教育的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应符合教学论的基本要求。体教融合与体育中高考的目标是一致的,体育进中考、高考是我国学校教育考试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体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新时代,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体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部分省份,中考体育分值已经与主科目持平,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能否让高考体育成为新的体育考试制度值得关注。
一、背景研究
(一)体育纳入中高考背景研究
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高考升学压力大,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在此背景下,体育纳入中考。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在全国9个试点地区推广初中毕业生体育加试,其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上、下肢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这样的模式便于组织且易于考核,但是,测试项目少,未能涉及体育技能的测试考察,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体育素质,且形成了学校突击应试的情况;21世纪初,体育中考开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考试测评相结合的模式;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快速向好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重点,通过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来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同时,还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1];2020年取消自主招生施行强基计划,2020年初云南省率先将中考体育分值主科化;2020年10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2]。体育进中考以后,初中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升,这一改革引起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体育是否进高考以及如何进高考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论,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纳入高考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二)体教融合背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提出体教融合的思路,此时,体教融合处于“教体结合,以体为主”阶段;2005年体教融合概念在学术领域活跃,其研究主要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为主题,针对运动员群体的培养理念,此阶段体教融合处于“教体结合,协调发展”阶段;2020年4月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中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3],2020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意见》,此阶段体教融合处于“教体融合,五育并举”阶段。深化体教融合涉及党政部门、学校、运动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整合优势资源为手段,使体育和教育系统及其子系统中的体与教融为一体[4]。
二、体育纳入中高考的现状
(一)体育纳入中高考现实需求
1.完善中高考制度的需要
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体育纳入中高考不仅可以促进和引导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而且将体育纳入中高考是必然的选择,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需要。中高考与学生的命运息息相关,与高校生源质量紧密相关,与社会中坚人才息息相关,如何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体育进中高考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合理的反映学生的健康水平,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青少年体质改善的需要
现阶段,青少年面对更大的升学压力,高中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针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而又无法有效扭转的现象,将体育纳入高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改善这一局面。体育进中考之后,各个方面开始重视体育,学生体质下降得到遏制,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优良率上升最为明显。体育进高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改善健身活动的场所,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可以有效的遏制高中生体质下滑的势头,使高中生体质得到改善。所以,将体育纳入高考,提升体育课在高中课程安排中的地位,提高国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对青少年体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纳入中高考面临的困境
1.体育公平问题
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和物资条件,使得各个学校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等方面。全国体育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各个地方的体育教学质量也有所差距,体育纳入高考会出现不公平问题;身体素质具有先天的自然属性和长期的发展性,一刀切的将体育纳入中高考而没有先行实验或缓慢施行,对现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或身体残疾的学生存在不公平待遇[5];体育加入中高考,一部分盲目追求成绩的人,会通过其他途径提高体育成绩,如吃兴奋剂,而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考试,兴奋剂检测方式及检测实验室的建立是急需解决的事项。
2.安全问题
出于安全考虑,各阶段体育学习以安全为主,不过分要求学生完成各学段体育教学目标。例如小学前滚翻,由于怕孩子受伤,小学老师不敢教,使得学生到大学学习体操过程中,还要重新学习。体育考试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支撑,长期不参加锻炼的学生进行体育考试出现危险的概率较高,出于安全考虑,体育纳入中高考面临巨大的挑战。
3.理念问题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升学科目的相关情况十分关心,然而,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知之甚少,学生锻炼较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下降严重,教育部门为了遏制下降势头,实施了体育中考,以此来促进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健康的重视。所以,体育进高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转变理念,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
三、新时代体教融合促进体育纳入中高考路径及学校体育发展路径
(一)体育中高考路径选择:聚焦体教融合
体教融合是指思想上、行动上、方法上等全方位融合[6]。
思想上,遵循“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指导思想,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个阶段要统一指导思想,合理制定符合各个年龄段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上下要有衔接,层层递进。
行动上,实施体教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加强学校与社会体育培训的联系,取其精华;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加快学校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和创新过程,加强体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使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任教,弥补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教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体育训练、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有利于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方法上,高中阶段采用模块化教学,按学校设置的项目进行学习,上课时打破行政班,学生按选好的项目重新组班上课,考试时将高中会考成绩作为高考体育的加分项,高考考试内容方面包括学生的体育健康理论笔试、身体素质和技能考试等;高校将体育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参考指标,入学前进行身体素质考核,对于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学生不予录取;制定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协调体育场地设施共享利用,改善不具备参加体育高考条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体育纳入中高考路径应在思想上、行动上、方法上与体教融合保持一致,从这几个方面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二)体育中高考未来:回归学校体育初心
体育中考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引起全民对体育的重视,利用考试的方式,调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应试教育。学校体育是以“健康第一”和“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体育中高考也应回归学校体育初心,与学校体育统一目标,深化体教融合。以体教融合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水平。以体育进高考为目标导向,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全面统筹安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最后,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结束语
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能否让高考体育成为新的体育考试制度引起了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新时代,研究体育纳入中高考势必要基于体教融合背景展开,体育进中高考和体教融合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纳入中高考是将体育放到社会大环境中,从社会生活中考察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实现学生的深度发展。体育对中高考生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深挖体教融合的相关理论、凝练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如果能解决好体育纳入中高考的关键问题,体教融合的发展必将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体教融合势必会促进学校体育向前迈出一大步,体育纳入中高考也将全面促进学校体育的深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