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1-11-21⦿刘兵
⦿刘 兵
信息技术是社会的一门新兴技术,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被动心理,机械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还有很多学生对此课程根本不重视,认为教师教授的内容过于基础,与现在社会对信息技术要求的主流内容不相符。这些错误的认知,影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因为对基础不够重视,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初中阶段学习的很多知识,对于学生后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都具有基础作用,所以从初中阶段开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可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对人才的综合需求。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全面创新的崭新时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教会他们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及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的一些巧妙理念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以更好地满足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要求。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加全面。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学科大融合。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老师不仅要给他们讲述一些大道理,更需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不断提升自我,教会他们把眼光逐步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一些困难所打倒。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使学生发展得更加全面。
最后,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一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开展深入学习和广泛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进步,进而实现全面提升。
二、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创新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及课程本身的特色,有效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一)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 教学相长。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通过打字、编程、建库等一系列操作,充分体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逻辑性、精密性及创新性,在动手动脑中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规范化掌握。同时,教师要有效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让学生们在教师的目标指引之下,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专研,创造及训练。并结合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推理、比赛等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展,逐步提升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使其学生水平更稳定的发挥。
(二)重视基础 强化操作 注重成长。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单纯让学生尝试一些较难的项目训练,而是可以从基础入手,如基本的Word、PPT、Excel等,让学生先扎实掌握了所有的基本性操作。例如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一些速度打字、拼写检查、背景设计、模板选择、样式编辑等方式,让学生们先充分了解该软件的用法,将一些基本的菜单功能熟练运用。同时让他们尝试一些具体的实践任务,如设计一个自我介绍。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和审美,学生搭配的字体样式、颜色都不同。在不同搭配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会有更多神奇的变化。让学生们充分尝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性能力,以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个性探究全面融合遍地开花。信息技术与多年学科的融合性都非常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进行个性化探究,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充分融合。让学生开启探究式学习,在学习、参与、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造能力稳定发展。以PPT设计为例,除了让学生展示一些信息技术课内的练习之外,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诗词、英语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充分学以致用,让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进行一些创造性设计。教师在教的环节注重基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的环节让学生们可以个性绽放,遍地开花。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传统文化,如清明节、春节、元宵节等让学生们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加入音乐、图片、链接,还可以是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觉得趣味无穷、创新无限,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学习与成长都提供足够广泛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学用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放手,让学生们去大胆创造、积极创新。同时结合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尝试开展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真正将创新创造融入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实践、全面参与、认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