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途径探讨
2021-11-21庄重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
庄重 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
中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无缝隙衔接,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中小学生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方式都有着重大的差异,小学生天真爱玩,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初中生的思想相对成熟,学习和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变化,抓住学生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差异表现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随着新课改深入的发展和落实,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不需要面对升学压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主要是指导小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而中学生需要面对中考压力,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更加重视文化课程的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大作用,导致中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是门副科,学好学坏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影响,使其对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没有兴趣[1]。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学生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天真、好动、好奇心强),主要采用引导方式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主要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其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学生步入初中后,心理情感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普遍具有个性化,主要表现是具有较强的叛逆性和逆反心理,同时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外部和群体环境具有较大的变化。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和学生之间主要沟通感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复杂的多,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不仅要完全服从教师的课程安排,还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初中体育教学和小学阶段相比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更强,初中生需要自觉的参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外中小学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的衔接问题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指导思想方面存在衔接问题
中小学教学本质上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解析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布置的基本任务,并在每一节课程教学中真正的完成这些任务。这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运动量的基本依据。但是一些体育教师并没有全面的、正确的理解指导思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虽然体育教师能够按照要求上课,但是并没有全面贯彻执行“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衔接问题
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都是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筛选出来的,排列顺序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也为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原则,没有深入的研究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任意取舍,导致学生学习到的体育知识欠缺系统性,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上难以衔接。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在课堂纪律方面存在衔接问题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自由活动,导致学生不习惯常规的课堂教学,不能严格的遵守课堂纪律。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并且有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小学体育课堂中相对自由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接受,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致不高,甚至是厌恶上体育课。很多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定义就是能够自由玩的课程,导致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难严肃认真的对待体育课。
(四)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衔接问题
体育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小学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统一性,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示范模仿,不具备主动性。初中体育课堂更加侧重于学习竞技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具有严密的规则、较高的技术要求,教师需要教授大量的动作,很多学生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导致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最终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2]。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衔接
不管是小学体育教学还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及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能够使学生平稳的完成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过渡,促使升入初中的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小学向初中阶段过渡的学生,在心理和认知方面同时具备小学生幼稚贪玩和初中生成熟懂事的双重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虑,要确保学生能够平稳的渡过这个特殊的衔接阶段。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以初中生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工作,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要求较少,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进入五六年级后,小学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弹性教学和分项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等,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参考小学课堂内容,不能和小学教学严重脱节,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的延伸和发展[3]。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上的衔接
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实践,如果改变教学模式以后会对小升初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往教师只是重视为学生灌输体育理论知识。小学体育教学受到学生年龄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升入初中后,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和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要对运动技巧进行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探索教学模式是个长期的过程,把理论和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师在深入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模式和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四)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的衔接
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都属于过程性和鼓励性评价,如果要把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工作做好,初中体育教师要延续小学体育教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进行鼓励,很多初中生还具有小学生爱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评价学生的时候要采用激励方式[4]。师生衔接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等方式和学生建立情感共鸣。师生衔接没有局限性,不仅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和小学生进行交流、谈心,还可以是小学体育教师和中学生进行交流,同理初中体育教师也可以和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交流,这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的把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工作做好。
(五)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衔接
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把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好衔接。衔接学习动机,也就是衔接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动机,体育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过渡到初中阶段把自身短期的、直接的学习体育课程的动机向长远的、复杂的方向转变,为学习初中体育课程奠定坚实的动机基础。衔接学习习惯,也就是衔接学习体育课程的良好习惯,在小学阶段重视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的良好习惯,就是为初中阶段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良好习惯,就是内化初中体育学习习惯的一个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衔接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不管是行为能力还是感知能力都要远远高于小学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小学生表达、感知、创新、运动等能力的提[5]。
(六)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管理中的衔接
首先要对教学观念做好衔接,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习惯重点关注,要规避以往短期、短时行为,从而为初中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岗位衔接,也就是把中小学教师岗位过渡工作做好,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师互动机制,组织其进行交流学习[6]。
四、结束语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一直以来如何把衔接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做好,是所有中小学体育教师都在思索的一个重点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学做好衔接工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