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1-11-21⦿陈

小学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平均分饼干分数

⦿陈 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等的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基础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与发展形成初步认识,能够初步掌握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基的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学会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2.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视频,提出问题:(1)羊村的村长把2块饼干奖励给喜羊羊和美羊羊,可以怎么分?(2)如果村长只有1块饼干分给他们俩,可以怎么分?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学习心理,设计学习情境;通过问题,引发思考,推动课堂学习活动的深入,活跃课堂氛围。】

2.学生交流,得出平均分的认识。

明确:1块饼干,或者2块饼干,或者若干块饼干,我们都可以看作单位“1”,把“1”平均分成几份,那么,其中的1份,就叫作几分之一。【板书:“平均分”“几分之一”】

(二)交流展示,训练思维

1.阅读例题,解决问题。

(1)师生一起看教材上的例题,分析题中数学信息。“6个桃子”“2只小猴”“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并解决,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师生合作交流结果的产生。

(2)简单拓展,教师提问:

①如果是6只苹果,你怎么平均分给2只猴子?

②如果是4只桃子,如何平均分给2只猴子?

③如果是6只桃子,如何平均分给3只猴子?

学生思考,交流,获得发现。指导学生进行画平均分的图形,指名回答、并解释1/2、1/3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使用教材上的插图,通过形象思维的运用来解决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运行生活教学策略,巩固提升学生对一个事物整体性的认识和平均分成几份的运用,获得几分之几的理解。】

2.实践操作,提高能力

(1)学生使用学具,小组合作进行平均分,以及几分之几的学习。

(2)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进行平均分,得出几分之一。可以画图,可以用正方形纸片。

【设计意图:推动动手操作,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发挥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悟,获取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经验的方法,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和意义的理解。】

(三)拓展训练,深化提高

1.完成“试一试”相关题目,解决12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的问题。(学生动手解决,相互交流,教学点评并明确。)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2.完成“想想做做”中的1、2题。

点拨:第1题中要注意思考是要把几个看成1份,第2题中要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点拨:题型学生认真阅读,根据分数分并涂色表示。

4.组织游戏活动

(1)学生排队,其中女同学人数是总人数的1/3。

(2)3名女生排队,然后,男生参加,组成9名学生排队,依次推出一名男生、或女生,学生思考,说出下去了整个队伍的1/( )或是男生、女生的1/( ),然后,如果同时下去2名学生,下去了现有学生数的1/( )。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拿一堆(12根)小棒,进行几分之一的实践操作,在开放的情景中进一步进行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略微加深的训练,在老师的简要指导下进行独立和合作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本节课所学。通过游戏学习活动和开放性练习的运行,全面巩固、深化本课知识,引导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当堂小结:(略)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认识1/2的意义,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中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中趣味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采用了动手操作的做中学、学中悟;采用了游戏学习的策略。在活动环节还可以多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设计。

猜你喜欢

平均分饼干分数
送饼干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平均分一半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软塌塌的饼干
饼干喂鸟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饼干拼图》等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