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水行业发展对策探讨

2021-11-21李华史云姜勇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培训质量

李华,史云,姜勇

(1.昆明固瑞固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650000)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云南 昆明650000)

0 引言

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肆虐超过1年,因隔离和封控措施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骤停,直接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力物力资金成本及相关损失难以计数和估量。虽然经过众多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已有多款疫苗投入使用,但疫情仍在蔓延,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势必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早谋划,早调整,早发展,做好自己的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防水行业亦然。

1 防水行业行业现状

防水行业经过最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及整合,行业面貌变化显著,从原来的小、散、乱、脏、差逐步变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以防水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从1家发展到6家以上,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行业话语权、行业形象显著提高。然而,各类建筑物渗漏率居高不下,商品房渗漏投诉率居高不下的行业通病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每况愈下的趋势,行业发展创新和技术创新乏力,行业两极分化带来的产能过剩、价格战、垫资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防水工程质量,口号在行业内喊了很多年,而质量也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和关注的工作。2000年以前,防水工程质量受防水材料质量的影响较大,也把防水工程质量提升的重点和关注点都放在材料质量上。经过20年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以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制度为代表的严格质量监管下,国内的防水材料生产制造产业,无论是材料品类,还是生产规模、产能,与当年相比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即使建立了堪比欧美的防水材料生产制造体系,我们的防水工程质量仍然是差强人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前解决了没有“米”,没有好“米”的问题,现在是没有“巧妇”的问题。防水材料之于防水工程,只是一个半成品,甚至只是“原材料”。没有好的产业化的施工人员,没有好的防水匠人,再好的防水材料,也做不出好的防水工程,甚至新材料的工程质量还不如原来的老材料施工的工程质量。因为老材料用老工艺,老工艺要求没有那么高、那么多,而新材料的要求可能更多更高,这对工人的学习能力、培训、管理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就是近年来材料水平提高了,防水工程质量反而下降、渗漏率反而提高的原因。

云南本土企业更是如此,防水主营业务年营收过亿的企业寥寥无几。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行业整合能力,关乎云南防水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也关乎国计民生,值得行业内外及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2 对策

2.1 切实提高防水工程质量

首先要加强对防水施工人员的培训。培训是动态的,而不是一劳永逸的。除了上岗培训,要一个材料一次培训,一个工法一个培训,一个项目一个培训,一个基层一个培训,一个节点一个培训。其次要加强防水施工人员、防水专业施工班组和防水施工队伍产业化建设。现在的施工队伍来源和人员构成,基本是以个人或班组为单位,哪家有项目就找现成的队伍或组建队伍,人员来源复杂,缺乏培训和有效管理,基本都是按每平方米的计件单价以包清工的方式结算人工费,很大程度上以施工面积最大化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无法对节点部位、隐蔽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干完工程拿钱走人,后期质量问题没有保证或陷于扯皮之中。只有组建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防水施工劳务专业队伍,形成固定的劳动合同关系,稳定的管理关系,长久和长效的人员培训才能落实,质量监管和控制才能保障,现有的临时班子、草台班子的施工人员组成模式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防水工程质量才能稳步提高,人民的获得感、防水行业的存在感、美誉度才能得到提升。

2.2 切实加强创新

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相关单位的信息、科研、人员优势,解决行业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问题,储备一批省内适用、全国领先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加强横向联合,纵向发展,拓宽、加深、延长行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用一些军转民技术、跨界技术、其他专用技术等资源,突破传统行业藩篱的制约,拓展行业领域和市场。

2.3 学习互联网思维

本次疫情,必将给所有传统行业带来长久而深刻的影响。电商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本次新冠疫情期间及其后的发展也一直被人们看好。但传统电商行业也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调整和转型期,而本次疫情也必将加速其调整和转型。作为传统行业的防水行业,包括云南本土防水企业,在至少五年前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网上、线上开展业务、拓展市场的尝试,但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在当前主流传统电商纷纷发展线下实体店,纷纷布局社区,争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有产品、有技术、有经验、有队伍的防水企业,能否利用互联网思维在快速变化的市场潮流面前抢得先机,考验的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创新、管理创新能力。

如何定位一个行业,定位一个企业,关乎一个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防水行业也是如此。传统防水行业涵盖防水材料生产和防水工程施工。前者属于制造业,后者属于建筑业,无论从中国的产业划分,还是从建筑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看,它们都属于第二产业。但不管建筑业的产业属性如何划分,作为建筑业一个分支或部门的防水施工,其用户或服务对象是业主、总包、土建施工方或住户,都首先是跟人打交道,其次才是具体的施工,且施工过程中及后期维护、保修等都要跟前后工序及业主、住户进行充分且必要的沟通、交流,从这方面来说,其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的特征或要求是超过第二产业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趋势,如果我们不把我们的行业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位,继续像以前一样,制造业不像制造业,服务业不像服务业,那我们的行业定位就是模糊的,企业定位就是不清晰的,我们的目标、战略就无从谈起,我们提质增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降低防水工程渗漏率的措施就会混乱且无效。基于生产和施工分别属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定位,建议防水行业的企业做出如下调整或规划:

2.4 优势互补

生产企业应该按照制造业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装备水平和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通过制造强企、制造强国,通过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鉴于云南省内企业目前生产设备和规模普遍不大,且产能过剩,建议组建几家联合体或加工、代工中心,充分发挥产能和专业化分工优势,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5 打造有分工有合作的防水产业价值链

防水材料产品生产或施工,都要围绕防水施工定位为服务业这个前提。因为防水施工是防水材料生产的下游和终端客户,材料的研发、生产甚至包装、施工应用,都要围绕施工的需求,而防水施工企业也要围绕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难点和痛点,进而提高客户体验,维持客户粘性。制造业的利润来源是产品,服务业利润则来源于服务。施工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决定了防水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也决定了防水施工服务的价值和价格。这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人工费用尤其是维修服务人工费用远远超过材料成本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提倡的建造师负责制,防水行业可以引入且延伸到工匠负责制、技师负责制,制定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定期回访、后期维护等在内的服务流程。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服务,而防水行业本质上是从事服务的。唯有如此,防水行业才会是一个被需要的行业,众多的防水企业和从业人员,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基业长青。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给云南省防水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大规模快速进行,所有行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危机。如何顺势而为,化危为机,是值得所有防水企业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培训质量
F200防水材料用沥青的制备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质量投诉超六成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