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1-11-21江苏省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期
关键词:讲故事表达能力小明

江苏省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张 婷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等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在课前导入中应用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直接进入教学主题,但是往往教师在台上讲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还没有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应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有效的课前导入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小青蛙》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前跟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有没有见过青蛙?都知道有关青蛙的哪些故事呢?”现阶段的小学生很少有去田间感受自然的机会,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见过现实中的青蛙。有些学生说:“我知道青蛙生活在井里!”有的学生说:“我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学生热情地回应着教师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青蛙王子》的故事,借用童话故事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故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进行有关亲人或者亲情方面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讲一些比较贴近其生活的小故事。“一天放学后,小明像往常一样站在教室门口等爸爸。小朋友陆续被家长接回家,小明却迟迟不见爸爸来接他。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正当小明急得要哭时,看见了远处在雨中奔跑的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小明欢喜地向爸爸招手。雨来得突然,爸爸没有带伞,他将自己大大的外套裹在小明身上,一手抱着小明,一手覆盖在小明的头上为他挡雨,小明在爸爸温暖的怀中滴雨未沾。到家后,小明看到淌着雨水的爸爸脸上满是笑容,仿佛看到了家里那把撑开的五颜六色的彩虹伞。没错,爸爸就是小明的伞,为他遮风挡雨,守护他健康长大。”教师通过讲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三、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口语表达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口语的反复训练,难免会让学生心生反感,从而影响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口语表达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讲故事法,一方面,让学生能在听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去掌握相关的口语表达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的讲述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完成寓言故事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的复述,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故事复述。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进行相应的改编。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讲故事的方法可以提高课前导入的有效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讲故事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应用讲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讲故事的应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讲故事表达能力小明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做不到
做不到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