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标框架下《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2021-11-20张芳

红豆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立足于长江大学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新国标框架下制定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思政培养方案,一方面通过文学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等。另一方面精选富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文学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以期完善对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建设,真正落实外语教学育德树人的作用。

【关键词】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重要意义;实施路径

2018年,新的《外国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正式发布,该标准强调了外语类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多种能力之外,还必须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全面诠释了外语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019年、2020年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出了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以及核心要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高校外语教学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因此,外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日本文学史课程为中心,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学,在给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发挥外语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学生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学生在学习日本文学史的同时,也会接触日本的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用合适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中日两国之间在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第二,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文化自信。在講授日本文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通过介绍同一时期中国文学作品、社会发展进程、思想文化精髓,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学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从知识和情感认同上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三,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在日本的传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地位的提升,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使命。

二、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实现路径

日本文学史是日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开设于三年级,包括日本古代文学史和日本近代文学史两个部分,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掌握日本文学史相关的基本知识,如各个时期文学的特点,名家名著等;同时还应使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加强。另外,通过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如何有效地挖掘文学史课程的思政元素,如何组织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思政元素以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本文尝试从以下点探究日本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实现路径。

(一)通过日本文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众所周知,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存在口承文学,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日本才真正进入了记载文学的时代。汉字、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古事记》《万叶集》《怀风藻》《源氏物语》等任何一部日本古代文学经典无一例外全部可以找寻到中国文学的影子。同样,日本近代文学大家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等都在公开场合表示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很深。

(二)通过文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带给每个人的影响,要有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在讲述日本古代文学史部分的军记物语,近代文学史部分的无产阶级文学、战争文学,战后文学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文学与战争的关系,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三)通过文学史的学习,引导学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从自身做起,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

不论日本文学还是中国文学,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一些名垂青史的大文豪。他们不仅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其自身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效仿。如具有人文主义关怀情操的大江健三郎、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适时地、灵活地把这些元素渗透到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中,让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四)通过文学史的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日本的文学现象,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认识日本文学家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科学品评日本文学的多样性。

日本文学特别是近现代文学可谓百家争鸣,流派众多,并且有部分内容与我们国家传统价值观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辩证思考和理解这一时期日本文坛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

结语:日本文学史课程可以挖掘的思政教育内容远远不止上述几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参考文献:

[1]《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http://2011.gdufs.edu.cn/info/1086/2682.htm,2018年4月12日.

[2]张芳.浅谈高校日语教学的新型教学理念——以日本文学史为例[J].教育,2017(9).

基金资助:2018年度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018025)。

作者简介:张芳(1982.4),女,山西大同人,日语语言文学硕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日语文学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