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龚全珍,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021-11-20郭海元
郭海元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龚全珍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坚定信念,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老师必须像龚全珍一样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以德立教,以身施教,把传道之“道”蕴含于各学科教学,蕴含于服务人民。
1957年,龚全珍跟随甘祖昌将军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放下“将军夫人”的身份,在回到莲花县的第八天就主动请缨到坊楼中学任教,肩负起农村教育的使命。当时坊楼中学刚刚创办,十分简陋,条件很艰苦,但她以甘祖昌将军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信念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在莲花县农村学校工作18年,后因甘祖昌将军病重需人照顾,应组织要求才提前离休。
甘祖昌将军去世以后,她搬到幸福院创建幸福学习小组,义务照顾、辅导幸福院的孩子们学习数年。龚全珍是莲花县第一届关工委主任,她为全县中小学生作的传统教育报告场次不计其数,为教育下一代默默倾注了满腔心血。龚全珍从1957年在坊楼中学资助同事刘英汉上大学起,到现在98岁高龄的她仍然把大部分离休工资和各级领导给她的慰问金都拿到龚全珍基金会,去资助贫困学生和其他困难群众。
六十多年来,她从未忘记使命,从未间断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这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源头活水,是做好老师的不竭动力。
扎根基层,淡泊名利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龚全珍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天之骄子”,她完全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选择待在偏僻小县莲花的农村学校教书,并且坚守了18年。
有人问她:“你跟着他(甘祖昌)在这个穷山村一过就是二三十年,不后悔吗?”她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后悔,虽然没有得到物质上的享受,我的精神生活却是很丰富的。”龚全珍从新疆回到莲花时,组织上保留了她新疆部队的工资标准,后来有两次加工资的机会她都主动申请不要加。从她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名利的淡泊。
作为教师,可能物质并不富有,但像龚全珍那样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精神上的富足是别的东西换不来的。淡泊名利才能静心做教育,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师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以德立身,以身传德,以德施教,從而立德树人。
崇教敬业,终身学习
当领导发现龚全珍是将军夫人时,想给她调换工作,但她说只想做老师。1961年,莲花县南陂小学缺一个负责人,有人提议让龚全珍去当校长(兼教学),很多人担心她不愿去,担心的原因:她是开国将军的夫人,又是大学本科毕业,何况还让她去教小学。当领导征求她意见时,她说不管教初中还是教小学,也不管在哪里教,只要让她教书她就高兴。就这样,她欣然领命去了南陂小学。
1995年8月2日,龚全珍在日记中写道:“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个好老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没有这么高超的水平去塑造学生,但我爱他们,我对他们有一些影响,对他们的关怀超过对自己的孩子。学生们也喜欢我、尊重我,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最高的奖赏。”这是她的心声,虽然写此日记时已离休多年,但仍然不忘当个好老师。离休后,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搬到幸福院去住,组建幸福学习小组,义务辅导学生。
好老师应该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龚全珍日记》中经常有教学反思和自我批评。她把学习当作毕生功课,一生写了近50本日记、12万余字,90多岁高龄仍然求知若渴,坚持看报、读书,参加老干部学习班。她70岁时还在日记中写道:“年龄大并不可怕,思想衰退最可怕。时光不能白流,应把70岁当成17岁,发挥青春活力,工作、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有一次,龚全珍因心脏不好住进医院ICU,但她清醒时,在医护人员守护下依然吸着氧气躺在床上看书读报。要做一名好老师,就要像龚全珍一样崇教敬业,乐于奉献;要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关爱学生,严慈相济
仁爱之心是成就好老师的根本。好老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龚全珍做学困生工作最大的法宝就是家访。她在教学生涯中走遍了每个学困生家庭,转化了很多学困生。她还经常掏尽口袋的钱资助贫困生,鼓励因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孩子,让他们重拾信心。有好几次,她背着粮食走几十里山路送到学生家里并进行家访。学校离她家不过20分钟路程,但是她却抱着被子住到了学校,每天照顾学生,每周只回家一次。所以她的女儿说:“妈妈是学生的妈妈。”
龚全珍在部队为救治伤员学过简单的医学知识,回到莲花后,她无论到哪个学校都带着一个药箱,作为备用。她经常彻夜照顾生病的学生,直到他们好转。龚全珍在莲花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叫谢玉林的患上了疟疾,六月天穿棉袄都全身发抖。龚全珍发现后,几次送他到县医院治疗。谢玉林家境贫穷,她就替他支付了所有费用。在龚全珍的影响下,谢玉林后来成为了一名医生,并传承了龚老的仁爱之心。
龚全珍在她的日记中也写到她对学生的严厉批评,但事后她会向学生道歉,并且主动到学生家里义务给学生补课。这种严慈相济的做法正体现了龚全珍的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必须有宽容、深厚、持久的仁爱之心,才能把一群群学生送往成功的彼岸。
要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需要学习龚全珍的高尚师德,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加强道德修养,崇教敬业,关心爱护学生,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作者系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