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三组合力 优化文言文教学
2021-11-20黄萱宁
黄萱宁
[摘 要]小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依据学情,讲究学习方法,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要描述藏在文字中的画面,让学生扎扎实实又不失温度地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方法与鼓励;朗读与理解;文字与画面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82-02
《司马光》是部編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是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呈现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只有30个字,很短,但小学生第一次学习晦涩难懂的古文,该如何教,才能消除学生谈古文色变的畏难情绪,从而和文言文有一个最美的初相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施力点。
一、合力之一——方法与鼓励并行
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和白话文不同,它概括力强,含义深刻,所以,学生第一次学习这样的文章,要有个扶手或梯度。如教师在范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侃侃而谈,大家认为字数较少、文章简短、难读、难理解。学生能敞开心扉地谈,说明有想学好古文的愿望,教师适时引导:30个字的文章,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学习好呢?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但教师不是彻底放手置之不理。教师启发学生从与文言文相似度颇高的古诗入手,将学习古诗的方法灵活运用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归结起来的方法便是:1.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关键词句);2.释(灵活运用看注释、查词典、借助插图、组词、做动作等等理解词句的方法);3.说(说说你看到的画面,讲一讲这个故事)。
找规律、得方法后,还需要教师的殷殷鼓励,这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也是对知识点的循循引导。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句子:“群儿戏于庭。”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一生读句子)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师:谢谢你把我们带入画中。在庭院里玩游戏叫“戏于庭”,那么学生在学校里游戏怎么说?
生2:生戏于校。
师:聪明!我给大家一个情景(课件出示青蛙在池塘里唱歌的图片),谁怎样于哪里?哪位同学能挑战?
生3:蛙唱于塘。
生4:群蛙唱于池。
(师生鼓掌)
师:瞧,大家多厉害,能用古文的方式来说情景呢!再带大家去个地方(课件播放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视频),谁用刚才的句式说一说。
生5:蝶戏于丛。
(其他学生有的皱眉,有的小声说了自己的答案)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
生6:群蝶舞于花间。
师:小佳同学的答案虽然不够准确,但是他给了大家很多启发。小超同学的句子给我们展示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画面,掌声谢谢两位同学。
师:把你们创作的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齐读:群蝶舞于花间。
师:我们走出这一个画面,想象在生活当中,你还看见或听见谁怎样于哪里呢?咱们再用文言文的格式说一说。
生7:鱼游于大海。
生8:鸟飞于蓝天。
师:谢谢你们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动人的风景。
生9:妈妈忙于家中。
师:细心的你看到了妈妈的辛劳。
生10:白衣天使忙于医院。
师: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同学们多能干呀,能用文言文的形式说句子了呢,文言文不难学吧……
教师富有温度的评价语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催化剂。既有点拨的作用,也有鼓励的效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评价有理有据,具体可感,而不是单纯以一个好字代替。本环节的语言训练要素是仿说,以课文句子为抓手,借助身边事例、图片、视频适度地、有梯度地拓展。最后,放下所有“拐杖”,让学生自由说,有了前边的层层铺垫,学生灵感如泉涌,不吐不快。这样的教学,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不人为拔高,也不降低要求,既关照了古文的语言形式,又让学生在“走心”的课堂里快乐地徜徉在文言文的奇妙世界中。
二、合力之二——朗读与理解齐飞
语文课,应该“读”占鳌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逐渐驾驭文字。”朗读,是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感受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读,要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但是,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课教学,我们采用四读渐进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节奏;三读,读出画面;四读,读出情感。其中,生字词教学依然是中年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读准字音是根基。第三读,读出画面,是“重头戏”,以前两读为基础。第四读,读出情感是理解后的外化表达。要达到读出画面和情感的层次就得静下心、在文字中走个来回,用心去破译文字背后的密码。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把“迸”字读得很温柔)
师:我看到的是水流出来,怎么读才更合适?
(生再读,把“迸”字读得很重)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生1:因为“迸”是涌出的意思,读重一些表示水突然涌出来的情景。
师:为什么把“活”字读那么高?
生2:孩子得救了,我们太高兴了……
这样的朗读指导,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品味,细细体验,真正走入文字所表达的世界。这不是教师将个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体味涵咏中,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读出了句子的意思,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谓是,朗读和理解双线齐飞、有效融合,指导不着痕迹,理解促进了朗读,朗读升华了理解。
三、合力之三——文字与画面共舞
本篇课文字数不多,但画面感十足。参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讲看到的画面。讲画面不等同于解释古文,它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适时地添枝加叶,从而达到课后练习里的“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的训练要求。如在品味“持石破瓮图”时,师引导学生圈出司马光动作的词,再说说看到的画面。谈“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学生们会说,其他孩子都跑了,司马光举起石头用力砸破瓮。交流到此戛然而止,似乎也达到了描述画面的目标,但是画面不丰富,这是一幅平面图。如何让画面立体起来?
【教学片段】
师:这些孩子都跑了,他们真的是见死不救吗?
生1:他们去找大人了。
生2:孩子们有的着急得哭了;有的跑去找大人;有的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师:大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想象,让画面活了起来。在这危急的时刻,谁怎样做……
我们聚焦字词,根据故事的情节,学生与文本对话,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还原成丰富鲜活的画面,再将画面转换成具体生动的白话故事,文字与画面同构共生。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两相对比,司马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了然于心了。
总之,学生第一次与文言文相遇,我们依学情,巧设计,注重学法渗透,多层次、多元化地理解和朗读,让多彩的文字、画面深植于心。当语文要素和教师富有灵魂的激励、推动形成合力,就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春暖花开的效果。与文言文的这次“喜相逢”,也将会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累一定的方法,树立更大的信心。
[ 参 考 文 献 ]
[1] 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小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2] 裴海安.名师同步教学设计[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