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化理论在日用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20沈海泳陈紫璇

设计 2021年21期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产品设计

沈海泳 陈紫璇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日用品设计 Nendo事务所 产品设计 反思层次设计 佐藤大

引言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各行各业工作繁重,高密度城市环境给人带来的压迫感等因素,人们时常接受着来自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内心的情感需要得到释放。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常规的日用品设计更注重人们的日常功能使用,而情感需求方面的考虑则相对缺失,两者的不平衡性需要得到改善。

任何产品都源于设计师们对事物本质的见解,在此,不妨将事物一词做拆解。“事物”一词,“事”字在先“物”字在后,任何产品设计都应先“谋事”后“造物”。日用品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好帮手”,其“事”的初衷,是解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也要兼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塞克斯哈里和哈尔顿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走进普通家庭里进行采访,要求人们展示自己认为的“特别”的东西。而得到的结论是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性,它们承载了人们的联想或回忆。被调查者们很少会去在意这件物品本身,而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件物品的“故事”。[1] 也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品设计所包含的情感要素比实用功能更为重要。而本文则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梳理情感化设计相关要点,并结合Nendo事务所实际案例作分析,探讨情感化设计在日用品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一、日用品设计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间竞争激烈,常规的日用品开发设计模式已难以应对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适应市场,市面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日用品销售企业,不同的企业都以一种不同的品牌理念指导其日用品设计。这些设计,除了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基础上,也都秉持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呈现出不同的产品形态。

其中包括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注重纯朴、现代、简约的日用品设计品牌。无印良品由木内正夫于1980年创办,其品牌的本意为“没有商标的优质用品”,其倡导产品摒弃繁琐的装饰,以自然、质朴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先生将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贯彻到无印良品的产品当中,以一种自然、平和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2] 除了无印良品外,还有以宜家家居为代表的家居零售品牌。这家创始于瑞典的家具品牌,以北欧的现代设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宜家家居日用品虽含有多类产品品牌销售渠道,但其产品以以人为本、实用且友好的理念作为设计宗旨。其产品种类多样,多以舒适的配色及简约的造型为主要设计特点。[3]

日常用品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其不仅应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为主要目的,还可更多涉足人们的日常情感需求。市面上所涌现的各类日用品设计,皆是为了更好地回应市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而诞生。这些日用品虽实用、简洁、美观,但其主要设计目的还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主,对人们的情感需求回应的较少。日常用品设计,可以以人们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展开探讨,思考人们日常中对“事”的看法,进而引导到“造物”这一环节上。在当今众多日用品设计中,以日本Nendo设计事务所的作品较为别具一格。“Nendo”一词,在日语中义为“黏土”之意,代表着事物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及其具有灵活可塑性的特点,这也体现出Nendo事务所对创意的追求。[4] Nendo事务所的产品设计,多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其作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更能从人们的内心情感出发,去挖掘产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导人们反思,以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点滴灵感,使用户产生情感上的升华。

二、情感化理论与日用品设计

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感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常常由情绪所左右。而通过设计手段来提升产品的情感化内涵,使用户情感得到满足,让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可,从而增强产品用户黏性的设计,可称之为情感化设计。[5] 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其系列著作《设计心理学》中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论,他认为,设计有着三个不同的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这三种层次都从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态,也在不同层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没有那种设计能完全独立于这三个层次而与用户产生互动。三种层次相结合,共同作用于用户,而使用户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影响用户的感知及思维层面。

情感化设计理论会体现在日用品设计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情感化设计的不同层次会作为主导层次,影响用户的感受,甚至左右着该产品的销售情况。人们在决定是否购买某件日用品时,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思考,但一旦购买了这件产品,那么它就会陪伴顾客度过漫长时光。社会环境会从大背景下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情感因素则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判断。[7]

(一)情感的本能层次与日用品设计

根据诺曼的理论,本能层次设计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外观。人类文明已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接受着各种自然现象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情感信号非常敏感,从而形成了人的本能层次反应。[6] 在本能层次中,视觉、听觉、触觉等生理特征起主导作用,这使得人对事物的外观、触感等特征尤为敏感。当用户还未与产品形成交互作用时,对产品产生的第一反应、第一印象源于本能层次的判断。优美的外形、柔和的配色、舒适的质感都会使人的本能层次感觉良好。因此,好的本能层次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观感”。

一件产品的外观会影响用户对该产品的直接感受,把这种感受反应到日用品設计上,则着重体现在日用品的造型、颜色、质感、体积、重量上。让人第一印象良好的设计就是本能层次设计良好的产品。如图1,以Nendo事务所设计的“Shupatto自动空气清新剂”为例,Nendo的创始人佐藤大在设计新外观时,减少装饰元素的使用,将原本的构造做集约化处理,纤细的造型取代了原本的椭圆形状,减小体积的同时,将物品表面的指示灯和按钮设置在合适的界面上。改良后的空气清新剂外观更简洁明了,产品原有的白色由于形体的改变,显得更加洁净,缩小了的体积让人一眼看上去感到产品的轻便,表面光滑的质感让产品的“清新”效应展现得更加充分。佐藤大在产品的外形、质感、细节上做足了功夫,这样的外观改造体现了本能层次的充分考虑,而外观经过改造后的产品销量大幅上涨,这也验证了本能层次设计的魅力所在。

(二)情感的行为层次与日用品设计

行为层次设计与人在使用产品过程时的感受相关。优良的行为层次设计则有着以下四个要素:功能、易理解性、实用性及感受。产品应首先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能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易理解性则需要设计师在细节上向用户阐述产品功能,即“会说话的设计”;实用性及感受则体现在用户多次使用后的心理反馈上。 [6] 行为层次设计真正的难点在于,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所尚未被满足和尚未表述出来的需求内容,这些需求内容通常可等同于用户的潜在需求,用户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不自知,且不会表露,这需要设计师能够洞察用户在体验时的感受,并能通过联想或头脑风暴等途径将方案进行诠释。

好用与否,是源于用户对物品实用性、可用性、易于理解性的判断,这个判断源于物品行为层次设计的影响。使用性是衡量产品的检验标准,日用品使用起来的表现有多好,用户使用的感觉多舒适十分重要。

如图2,Nendo在2008年设计的Aromamora精油包装上别出心裁。一直以来,精油与精油喷洒器两件产品都是个体独立的,人们需要使用精油时,就得再单独购买一个喷洒器。而Nendo观察到这一使用需求后,考虑从精油的包装上着手展开设计案,Nendo设计的这款精油包装,将精油瓶的瓶盖做成具有喷洒功能的盖子,让顾客在购买该精油后,不用再单独购买喷洒器,物品的实用性得到大大提升。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让客户们赞叹不已,Nendo通过精油包装的重新设计,将两种功能性产品重新组合在一起,组合起来的功能用以解决用户使用精油时的实际问题,而具有喷洒器特征的瓶盖也让客户一眼就能了解其所具有的功能性。这样的用户改善体验着实让产品的行为层次设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情感的反思层次与日用品设计

反思层次设计在情感设计中的体现最为突出。用户从接触、使用某件产品到使用结束时,如果这件产品能给该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反思层次设计在起作用,而人的情感也恰恰深受其影响。反思层次设计指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与智能性,它和产品的用途、内涵、信息密切相关。对用户而言,反思层次设计能够激发用户使用后,对事物的反思、对使用过程的回忆。反思层次的活动常影响着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和评价。当用户在回想产品时,会反思产品的外观和使用经历,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思考,产生对物品的评估。而反思层次设计也从某方面向他人展现了物品持有者的形象以及相关信息。

能够激发用户对事物的理解、思考、回忆是反思层次设计的作用,情感化设计理论,在这一层次也体现的更多。反思层次设计在日用品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好的日用品设计不仅要具有优美的外观,良好的功能,在用户使用过后,也能使其反思该产品的特点。筷子作为人们日常使用最平常不过的用品,其细节设计也可以十分考究。以中国人用筷子的习惯为例,人们在使用筷子时,通常会利用筷架将筷子前端架起,避免筷尖沾染桌面。而在Nendo设计的Jikaoki筷子上,佐藤大巧妙地将筷子的前端进行改造,将筷子的前端设计成更细更薄的形态,使用户在水平放置筷子时,其端头也不会接触到桌面产生污染,如图3。仅仅通过一点巧思,就将筷子沾染桌面的问题给很好地解决了。佐藤大通过减法手段,在本能层次上做设计,使用户在使用筷子时可以放心大胆地放在桌面上,而就餐完毕后,当人们惊奇地发现筷子没有被污染时,则会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象,也会获得愉悦心情。可见反思层次体现的妙处所在。

因此,好的设计须同时具有本能层次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人们的行为层次需求,且结合前两者的相互作用情况下,能够使用户产生积极的反思层次活动,能够让人产生良好的情绪、愉快的使用经历甚至某种独特的记忆。

三、情感化设计理论下的日用品设计思路分析

Nendo事务所自创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设计历程,在这之间参与的设计项目不计其数。而Nendo事务所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其对设计的独特见解,Nendo事务所创始人佐藤大认为不论是何种产品,都应尽可能地让设计方案简洁易理解。而针对不同的设计案,Nendo团队都会努力找到独特视角去看待问题,并将其解决。针对日常用品类别的作品,Nendo团队不仅能够准确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独特视角,提出不一样的设计灵感,进而为日用品设计赋予情感化表达。[8]

(一)“联想”设计思路下的日用品设计分析

Nendo团队创始人佐藤大,常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思考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当接手新项目时,他首先会对已有信息进行整理,然后从现有产品中发掘问题。佐藤大在设计初期会采取“联想”设计思路,首先针对已有项目资料做解构分析,将产品的多项特征逐一列出并做头脑风暴,试图从原本的产品上,结合其他物品特征,对方案做新的诠释。[9] 如图4,在Aroma cup这一项目中,佐藤大针对物品的本能层次展开联想式设计。该项目的设计要求,是为哈根达斯冰激凌设计一款周边礼品,佐藤大则巧妙地利用冰激凌和蜡烛都会融化的特点作为设计灵感,将香薰烛台设计成融化的冰激凌杯形状,烛台的外形与冰激凌杯保持一致,只是多了融化的缺口部分,通过本能层次上的设计,吸引人们的关注,当用戶仔细观察时,怎会发现其造型上的妙处,在反思层次上也让人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哈根达斯这个品牌,展现了这一产品的情趣所在。

而这一“联想”设计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本能层次设计上,还可以用在行为层次设计上。如图5,在Key-calendar这个方案中,佐藤大采用联想手法,将开门这项活动与日历相结合,日历的版面上设置有多个钥匙孔,其中包含周、月、日这些子项。每当人们进入新的一天时,拿钥匙插进新的孔便可作记录。这样的互动记录模式,隐喻了人们经历的每一天,都像是开启一扇新的门一样新鲜。将日期与开锁这一行为相结合,使设计在行为层次上作用的同时,能够上升到对事物的反思,形成情感上的升华。

(二)“回溯”设计思路下的日用品设计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回想日用品的设计初衷也是一种设计思路。大多数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在意自己使用日用品时的细小问题,而这些细小问题如稍加改进,则又可作为一种新的创意,并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以佐藤大为比利时品牌Valerie Objects设计的这款Skelton餐具为例,如图6。很少有使用者会思考自己在使用餐具时的行为细节,而佐藤大设计的这款餐具,则考虑到人们在就餐时,面临的餐具放置问题。为了让餐具能够优雅地放在餐盘旁、杯壁上,或是悬挂在其他位置,这款餐具的柄端被设计成折线状,形成的凹槽可以很好地放置在带有支架的位置,解决了人们的就餐行为细节问题,这样的餐具不仅能在本能设计层次上一反常态,给人留下印象,同时当人们在就餐过后,也会对自己使用餐具时的过程产生思考,感受到设计的体贴感。

与Skelton餐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的L形钥匙,如图7,同样也是行为细节上的“回溯”。在日常生活中,标准的钥匙手柄处通常呈现T形,以便于人们能更好地旋转钥匙。但是钥匙相对对称的形状使得乍一看,很难辨别钥匙齿的方向。而Nendo团队设计的这款L形钥匙,将把柄处设计成具有辨识度的不对称L形,让人们能够很清楚地辨别钥匙的顶部和底部、正面和背面。让人们在使用钥匙时,可以更快地找到方向并开启锁孔。这样的行为细节设计,源于对生活中的点滴观察和回溯思考。而这样体贴的设计,会带给用户温情。

(三)“重构”设计思路下的日用品设计分析

设计需要构型,形式是创意具象化的体现。好的设计,其形式往往能够让设计“发声”,人们不需要阅读过多说明就可以了解到物品的使用方式。这种设计方法需要设计师从物品的形体上进行重新审视。Nendo公司设计过一款名为Stay-brella的雨伞作品,如图8。其形式简洁、造型美观。而该产品最大的特点则在于其伞柄的特殊形式,呈“八”字展开的伞柄,使雨伞在不使用时,可以轻而易举的悬挂在桌子上,或是斜撑在墙上避免倒落。简单的重构思路,让该伞的功能性上升到新的层次,简明的雨伞形式,也能让用户了解到如何去使用这把特殊的雨伞。在Nendo事务所设计的另一款雨伞产品Cover-brella中,重构的设计手法运用的更加隐晦但实用,如图9。该产品的设计初衷是解决人们时常丢失伞套,从而不便遮蔽雨伞的问题。于是,Nendo团队考虑将伞套与折叠伞身设计为一体式,利用伞柄内部的空间将伞套和伞身结合,让用户在使用完雨伞后,不会忘记套上伞套。通过对现有伞体的全盘审视,重构雨伞的伞柄这一结构,让雨伞的功能性大大提升。因此,形式的“重构”往往也能带来功能上的革新,以及情感化设计的表达。

(四)“适度”设计思路下的日用品设计

设计需要“适度”,也就是所谓的在设计过程中“适可而止”。这种方法需要时常自我审视设计方案,自问该设计至此阶段“是否合适,是否过分”,当在方案创作时,找到方案的平衡点,适当地为作品表现留有余地,也是一种设计思路。如图10,Nendo创始人佐藤大曾为日本知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设计过一把椅子。该椅子采用的是三宅一生设计其代表作“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褶皱服饰时,该褶皱服饰系列,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褶皱纸,而这些褶皱纸都是一次性的,而设计要求则是将这些纸利用起来。当接手这一项目时,佐藤大提出的方案时,将使用过的褶皱纸卷成筒状,然后将褶皱纸逐层剪开缺口,将剪开的纸像两侧剥开,最后形成一层层形似卷心菜的椅子。該椅子的造型最终完全由用户自行决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度需求去设定剥开的“菜叶”数量。[8] 人性化的设计、恰到好处的手法以及独特的外形和产品生成过程,将佐藤大的“适度”设计思想体现得恰到好处。椅子的形式新颖,但没有过分标新立异,适度轻松的设计让这把椅子展现功能的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由来以及人们对椅子这一事物的深度思考,且用户能够自己手动将椅子调整到最适宜自己的形式,也是情感化设计上的细致体现。正如佐藤大自己所说,“所谓设计,如同料理。做多少要根据吃的氛围而定。对于“褶皱纸”这种高级“食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鲜度”。什么也不做,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结语

日用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设计不仅应止步于满足人们的日常功能需求上。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好的设计,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还应尽可能地往有趣的、具有情感化的设计方案上前进。而Nendo的这些以人们日常生活作为出发点的设计,则充分体现了情感化理论的设计要点。其诸多作品都有从本能、行为、反思层次上探索日用品设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问题。本文则在对情感化理论探讨的背景下,从设计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展开叙述,并结合Nendo事务所的相关设计案例做分析点评,旨在探索日用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也以期为日用品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情感化设计产品设计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
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