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改善设计研究
2021-11-20叶静
叶静
关键词:旧城区 小尺度公共空间 改善设计 有机更新 城市复兴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各个城市建设快速蔓延。城市复兴面临着结构功能衰退、物质性老化、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活力的缺失,掩盖了原本可以展现城市社会日常活动丰富性和多元化的特征,抑制了日常社会活动的发生[1] 。
小尺度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使得城市的文化、活力、特色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集中展现,更注重空间带来的亲切感、流畅感和渗透性。
本文就此探讨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改善设计在城市复兴中的重要性。对无锡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整理并归纳现状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设计原则和策略。如何优化老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旧城区
本文中的旧城区是相对城市新区而言的,它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体现地方特色文脉的承载地。旧城区是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文化、政治、经济、社交等生活需求而导致衰落的区域,但强调城市中边界清晰和社会生丰富的区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功能衰退、结构混乱、城市结构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所以需要城市有机更新和改善设计使城市可以和谐发展。
(二)小尺度公共空间
小尺度公共空间指的是具有亲切感好、实用性强、可达性高、面积紧凑等特点的空间场所。(日)芦原义信也在《外部空间设计》和《街道的美学》书中也都提到了小尺度空间给城市带来的积极意义,他认为将大尺度空间划分为多个小尺度空间,可将消极的空间转为积极的空间,使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2] 。小尺度公共空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承载场所和城市精神内涵的展示窗口,在提高人们获取感和城市内在品质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无锡市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现状
本文所研究的无锡旧城区是梁溪区内所涉及的区域(如图1)。通过对无锡旧城区的实地调研,共踩点了53处小尺度公共空间作为研究样本对象,其中工业地段以及住宅小区内的公共空间不在本文调研范围内(如图2)。笔者实地调研,分别从空间形态、空间尺度、功能特性、适用人群、交通、功能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
根据实地调研后,总结以下出现的共性问题:
(一)功能定位模糊单一
小尺度公共空间由于使用面积的限制,出现功能单一,分区不足,区域内各空间功能定位模糊,功能之间的缺乏衔接等问题。如人民中路与文澜街交叉口空间(如图3),该空间处于人流量最为旺盛的中心位置,附近大都为商场及步行街,主要的功能活动是观赏及休憩。但停留的人不多,原本设定的空间功能与实际利用情况不符,缺乏对服务对象和使用者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考虑,导致该空间的功能混乱。又如中云路与公园街交叉口空间(如图4),该空间内置入设计感的基础设施以及景观小品,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导致文化功能和功能定位不清楚 。例如,许多空间中未构建能够遮日避雨的顶篷或缺少能够休憩的设施,或是休闲空间的连廊顶棚上未及时进行清理(如图5),影响美观和使用。部分空间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以使用的设施。又如盲点弯道过多和健身活动器械老化,这类功能空间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图6)。
(二)空间形态逐步丧失
空间与空间间存在设置不合理,原本形态不存在,边界关系不明确。如构筑物上私自加建广告牌,部分公共空间与周边交通道路联系发生变化,影响该区域的使用率(如图7)。如公共空间被围栏包围,阻碍了绿化景观与的空间联通,导致空间可达性降低(如图8)。旧城区的交往和活动空间较少,街道步行空间被不合理地占用和利用,使街道成为了通过式道路,不再有停车、交通和活动所拥有的属性。道路系统设计不完善,道路体系主次不明确,未充分考虑利用各类因素和边界空间环境,开放性欠缺(图9)。
(三)城市活力和地域文化缺失
城市活力分布不均衡,导致出现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存在活力差异,受商业区的影响,人更喜欢聚集热闹的区域,从而出现旧城区内活力分布不均等现象。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缺失,部分区域更新设计后,还存在着空间形态、景观雕塑、景观构筑物等都出现同质化的严重现象,可识别度低,没有展现无锡地域文化特色。缺少更新理念和盲目照搬重复现有模式,从而使得大多数城市出现相似的空间环境和配套设施(如图10)。它强调了地域文化元素的使用,但大多数呈现方式都为简单的铺贴方式。整个旧城区呈现出缺乏特色与文化吸引力而失去竞争力的城市面貌,无法与周边新城区城市风貌相融合,也体现不出本土文化特色,无法营造出具有归属感和文化魅力的特色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三、理论研究与设计原则
(一)理论研究借鉴
相关学者对于小尺度公共空间方面的研究,从不同方向提出了小尺度公共空间对城市复兴和有机更新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功能多样的重要性。(美)简·雅各布斯认为人的行为和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主要是需要营造丰富有趣的公共空间。(日)芦原义信诠释了小尺度空间的积极意义,强调城市空间需要多样的功能状态来呈现。
2.空间存在状态的重要性。(美)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阐述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种元素的城市物质形态。其中区域和节点即是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存在状态,通过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认定城市认知中的一个区域的缩影,即代表了该城市的名片。
3.公众参与活力的重要性。城市心理学家(美)William Whyte认为公共空间中的社会活动对个人和整個社会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有责任创造一个有利于公众参与和社区互动的物质场所,而这个场所是则是小尺度公共空间。(加)John Friedmann教授认为小尺度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社会空间联系的重要场所,界定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还包括了小型公园、街角空间、街旁绿地等这类非商业的空间。(丹)扬·盖尔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强调参与活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娱乐设施,或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来增强街区活力。
从以上的不同学者研究中希望可以通过对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改善设计,在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方法上增加更清晰的理论指引和参考。
1.功能多样性原则:为了维护旧城区使用功能多样性,促成城市复兴下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功能改善。功能多样性原则是通过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设计,保持各种平衡的、易于公众访问的服务功能。特别是传统的公共空间往往结合了商业、宗教、庆典、文娱等空间功能,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到达公共空间,并主动地停留在那里。功能多样性不是场所空间内设置过多的功能设施,而是应该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活动,例如演出表演、休闲健身、户外展览、集市游行等一系列多样的群体活动。应该根据旧城区的肌理格局和环境特征,创造具有独特内涵的多样化场所空间,如邻里交往的街角休憩空间、顺应河涌的散步道和亲水区域、成片绿化行列种植的林荫步道、与繁喧地段并行而设的街区内部安谧巷道等,交通组织、绿化景观和街道设施要素要与之相适应,使融合旧城区多元特色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得到逐步成熟发展[3] 。
2.视觉协调性原则:为了保持旧城区界面的视觉协调,促成城市复兴下小尺度公共空间的视觉改善。视觉协调原则是指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中,应使界面元素达到整体的连贯性、统一性、润色适度的感觉,其他系统元素的布局应与之配合以增强效果。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行走时,需要快速扫视景观环境,掌控整体布局,聚焦于出彩的局部转变,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步行视觉体系。尺度规模越小的空间越不能忽略一些植物的体量、形态以及高度之间的差异性。绿化景观和基础设施在城市复兴中能起到积极的空间改善作用,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布置,有助于增强公共空间轮廓的组织架构,有助于城市设计准则加以增进协调一致性,有助于统一小尺度空间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形象。
3.交通可达性原则:为了加强旧城区步行空间的交通可达,促成城市复兴下小尺度公共空间的交通改善。交通可达性原则是指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确保人们从不同方向方便、快捷、安全地到达。应优化旧城区交通道路系统,可区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从而达到步行的可达性,也可以推动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内部的活力值和视觉性。完善步行系统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合理衔接,形成串联旧城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公共交通网络[4] 。绿化景观和街道设施在小尺度公共空间的使用,不仅仅丰富街道空间界面,提高区域的空间感观和可达。利用小尺度的场地优势,改善道路系统,提髙重要空间节点的可达性。梳理道路关系,注重路径关系和空间的方向性,在小尺度的空间中应该运用连续性已经快速交通下的路线的与节奏的设计手法,可使得看起来急促的空间更为舒适。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和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心理需求有关,视觉感受也直接影响空间可达的产生,选用优质的材料、特色的统一设计和维护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吸引人们。
四、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改善设计策略
根据前文对无锡市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现状的问题总结和设计原则,从而提出一下几点改善设计策略。
(一)创造互补功能属性——强化空间感知
小尺度公共空间功能包容的范围愈来愈有限,唯有创造功能上互补互益的空间才能满足人们行为的不定性,强化空间的感知性与综合性。
利用旧城区空间和环境优势,对小尺度公共空间周边的各种功能性质应做到互补。时刻关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保证肌理完整的前提下打造旧城区特色,以便鼓励不同使用需求的人在此汇集。如商业区和景点附近的空间,除了设置商铺、餐厅、娱乐等功能外,应结合该场地原有属性做到功能互补,可增设一系列集体活动,如娱乐表演、小型展览、读书角等满足多种使用功能使用的空间。合理安排基础服务设施,如在休憩座椅上,应增设方便打理、尺寸适中和材质较为舒适的基础设施。或是选择不同形式组合的座椅,多样化的朝向和布局将助于形成各种各样“坐”的状态和观察视角(如图11),以及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从而有助于使用者体验到彼此的不同和小尺度所带来的私密性和丰富性。对老旧的基础公共设施要做到及时修整和清理,提升小尺度空间的利用率和合理使用度。增加便捷的服务功能、展示功能、安全性等多样性的功能复合体,结合空间节点布置功能类型,丰富地区功能混合度,强化空间的可感知度,成为地区活力的触媒点[5] 。
(二)优化空间边界关系——实现丰富视线
柔化空间的边界和消弭距离感,将助于削弱小尺度公共空间展示机制的作用,营造出适宜交往活动的空间条件[6] 。
边界的通透性,它暗示着这空间的可达性和内部活动的开放性。多数的小尺度空间位置比较隐蔽,造成该区域活跃度不够,应赋予小尺度空间个性化和特性,合理处理空间的视线关系。例如利用植物色彩深浅进行植物种植;运用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利用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组合种植;利用植物的配置选择可增添景观环境个性化,形成丰富小尺度空间层次。又如选择不同层高的种植方式,使景观视线更为开放,使小尺度空间更具有包容性(如图12)。通透化的边界,有助于外部的视线可以更容易地被吸引至该空间,更助于通过外部支撑加强内部互动关系。
边界的场所化,边界并非只能是线形或是面状的屏障,它还可以成为活动发生的场所。特别是在交往活动与目的活动间互动的“边缘模式”中,边界自身的场所化更是实现交往活动在场的重要途径[6] 。心理学家德克·徳·琼治(Dirk DE Jonge)提出了“边缘效应”理论,空间的边界是人们喜欢驻足的地方,也最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互动。应考虑增加街道绿地设置特色景观小品,将边缘区形成软界面,增加设施功能复合社交,并传达“欢迎进入”的信息。
(三)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空间——诱发有机社交
改善小尺度公共空间和活力塑造,应针对不同使用人群选择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所开展的活动空间,诱发有机社交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活动应考虑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大大下降。旧城区普遍老年人居多,应该更加注重亲切安全方面的设计,可以选择种植具有疗愈等功能的植物,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当设置栏杆和坡道的设计,提供清晰的指引标识和安全标识。利用闲置空间或是“消极空间”开展诗歌会、曲艺花鸟会、广场舞等活动空间,丰富老人的户外活动,将消极变积极。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儿童对大尺度空间和建筑物等并不像成人那样感兴趣,反而对小尺度空间特别感兴趣,小而精的空间更具备神秘感和吸引度。考虑儿童身体活动,感知、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改善设计可以考虑从自然性、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着手。儿童活动的空间中引入自然元素无疑是丰富感知发展的最好设计手段。大树,灌木,绿草以及其他自然元素本身具有形态多样性,并可以随着时间,季节,早晚,天气等诸多因素而不断变化,成为孩子们观察学习最有利的教材[8] 。 又考虑到儿童的活动安全和设施的特殊要求,空间应避免车辆通行,可利用植被相结合儿童设施,形成一个半围合的空间,供儿童使用活动。
(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活力空间
塑造城市空间的活力,需要满足使用者的活动空间与社会生活保持互动关系,因地制宜,延续、发展当地遗存和特色,师法自然,依据地形地貌,引导解决现有环境问题[8] 。
在塑造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活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延续地域特色与文化历史的相结合。就地域特色及历史文脉的延续而言,可以从物质与非物质形式上加以看待。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城市肌理及空间格局、传统风格和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上。在发展旧城区主要的建筑特色和风貌景观的同时,例如历史保护建筑、运河文化、民俗纹样的传承,需注重小尺度空间细节设计在整体统一下延续其独特性。非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内部生活交往方式、文化活动等方面。对于非物质形态的保护,可以在空间内设置文化展示区,通过照片、书籍、文化庆典等方式表达。开展符合該空间定位地域特色的交往活动,深入发掘无锡文化底蕴,重塑城市记忆,让旧城区公共空间与市民生活紧密连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重视城市复兴下的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改善设计,是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分析并总结了无锡市旧城区小尺度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借鉴,从功能、视觉和交通方面提出了设计原则。最后提出了创造互补功能属性,优化空间边界关系,塑造空间活力和延续历史文脉这四点改善设计方法。通过提升城市环境,市民生活品质和人文价值,增加多元的社会生活,实现传承历史并改善城市形象,为城市复兴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