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贺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11-20廖妍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6期
关键词:贺州会计专业实训

廖妍妍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高质发展的形势,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调研,总结出贺州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从对接区域经济积极融入专业群、对接区域经济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对接区域经济建设智能化实训平台三个方面讨论建设符合贺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区域经济;中职;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028-02

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是由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幼师专业组成的学校,而贺州市在2016年已经通过“全域长寿市”认证,是一座充满发展动力的生态新城。广西明确提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贺州市搭上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的列车做出了整体规划。区域性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中职会计人才,因而对研究适应贺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由于贺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对中职会计人才的素质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需要较强的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

由于坚实的专业基础是会计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会计师必须具有强大的全面业务处理能力。可靠的专业基础包括熟练掌握我们国家所有的会计准则,准确判断和处理所有的经济业务。

(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推进,会计越来越难以脱离计算机工作环境。会计人员必须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会计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即使在会计电算化没有完全实现的单位,大多数报告都是使用电子表格完成的,因此会计人员仍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

会计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导致经济业务和岗位职责内容也趋于多元化,因此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二、目前贺州中职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单一,岗位群适应性不强

目前中职学生前两年基本都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模拟手工账实践,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一方面会计实习岗位欠缺,难以将会计专业学生全部安排到会计相关岗位实习,学生职业认知和发展受局限;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环境和互联网工作环境发展较快,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实践教学中缺乏行业指导,实践的内容和实际工作有偏差。

(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明显

由于目前广西贺州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正迎来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更迫切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本地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技术人才,但在当前贺州市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却没有突出本市以集碳酸钙产业区和长寿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地方经济特色,改革前贺州中职学校会计课程只有工业会计核算,并没有完全把中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三、探索適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对接区域经济积极融入专业群

单个专业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形势,导致单个专业在学生实习就业和职业生涯成长上有较大局限性,融入专业群内与各专业一起发展是一种新思维。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指导,结合“长寿贺州”大健康旅游、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新形势,我们将财经商贸类与旅游服务类结合成以会计专业领头,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带动弱势专业发展的会计专业群。经过走访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和毕业生需求后,我们认为学校专业群建设应秉承“宽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即拥有专业群内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技能。这样首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实现个性化培养,帮助在校生在校期间结合自己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进行跨专业学习,还能拓宽学生就业范围,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学生就业后根据社会需求和兴趣做出跨专业多岗位选择和职业层次上升后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比如学生在选择会计专业就读后,后期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市场营销专业,那么学生可以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有关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将来毕业后可以从事市场营销的基础岗位;其次,学生经过专业群知识平台的培养,实习期间让其在专业群相关岗位群进行轮岗,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专业群技能的实践,还能解决由于企业会计岗位的敏感性,学校难以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完全对口会计实习岗位的问题,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更多样化;最后,中小微企业可以实现专业岗位群内一人多岗或者多人多岗协同服务,节约用人成本,比如旅游行业淡旺季时企业可以错峰用人,旺季抽调人员重点到客服部帮忙,淡季轮岗市场部、物资部、财务部等协助酒店做好宣传活动营销策划、盘点整理物品等工作,又如建设新农村形势下,农村电商可以实现营销策划、电商服务、物流仓储管理、记账等岗位协同服务。

(二)对接区域经济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毕业生都很看中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把学生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实践是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要做到理实一体。我们在基础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课程都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加强技能锻炼的机会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机会,还增加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能力,保证职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对接。结合贺州“三个千亿元产业”的工业产业经济和“全域长寿市”“医养贺州”的大健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在工业会计课程为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为辅的基础上,增设如酒店餐饮企业会计课程,让毕业生从学校走出去就具备酒店、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性行业的财务、文员、前台、咨询、投融资等工作的从业素质和能力。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专业群职业资格标准重新修订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使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有“章”可循、有“尺”可量,而且“章”和“尺”与贺州产业发展始终保持在高度融合状态。

(三)对接区域经济建设智能化实训平台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整合校内外资源,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对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指导建设,将校内实训建设为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校内仿真教学,结合目前“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引入3D仿真智能化实训软件,满足以岗位为指导的实训教学模式。目前我校针对会计专业不同专业课程的实训要求和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要求,引入5个实训平台,主要由3D仿真会计实务云平台、业财税一体化实训系统、智能财税平台、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平台和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平台组建而成,让学生及时练习测试翻打传票等会计基本技能,还可以模拟企业财税人员从开始建账、日常业务操作、月末结账、报表编制到纳税申报的全过程会计电算化业务,并与防伪开票实训系统、增值税抵扣联网上认证系统、纳税申报系统等进行贯通,实现数据共享,业务流转。把岗位流、业务流、数据流整合在一起,通过岗位间的单据传递,进行沟通交流,實现分岗协同,让学生不仅了解会计工作外在的业务流转,还可以清晰地知道内在数据勾稽关系,从原理上掌握会计工作任务的本质。让学生体验虚拟现实场景,完成实务操作,实现理实结合目标,让会计综合实习更加有趣、有效、有用。

参考文献:

[1]鲁丹萍.基于工学结合示范性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9-32.

[2]张俊娟,王雪艳,史耀雄,等.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会计专业群建设探究[J].会计师,2017(19):68-69.

[3]房静.高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9):101-103.

[4]张新民,罗志.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J].职教论坛,2016(27):5-9.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贺州会计专业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李鸿光作品选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浅析隔断门